加载中…
个人资料
烟雨平湖
烟雨平湖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198
  • 关注人气:11,72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鹅埠深山谭公庙(深圳游记)*胡祖义

(2022-12-19 14:46:09)
标签:

谭仙圣庙

鹅埠镇

深圳市深汕合作区

游记

旅游

鹅埠深山谭公庙

 

 鹅埠深山谭公庙(深圳游记)*胡祖义


谭仙圣庙(深圳市深汕合作区鹅埠镇)

深汕特别合作区鹅埠镇北面约两公里处,山坳中隐藏着一座谭仙圣庙,庙不大,地方却幽静,因为建在鹅埠镇近郊,游人颇不少。从山上流出一条小溪,溪水潺潺,铮铮淙淙,水尤清洌,溪中青苔、水草、石子儿历历在目,更重要的是,溪水甘甜,无污染,富含多种有益于人体的矿物质,所以,前往谭仙圣庙朝拜的人里,很大一部分,是冲溪水而来。

我们从管委会生活中心大院出发,沿创文路一直往东北方向行驶,在松正学校附近拐上新明路,再行驶一段弯弯拐拐的上坡,不一会,便到达谭仙圣庙。

大凡庙宇,都建在风景优美的山里,谭仙圣庙也不例外。公路两边山不高,当公路蜿蜒而上,似乎到达尽头时,前面豁然开朗,谭仙圣庙突然出现在眼前,让人精神为之一振。庙前有个不大的广场,寺庙建在广场北面,大殿前一座山门,山门前有一座香炉,铸铁的,香炉大致呈长方形,圆角,炉壁上立起几根柱子,柱子上方,有一座造型别致的顶盖,似屋顶,飞檐翘角,炉体古色古香,炉身铸有精美花纹。

香炉后的山门很小巧,山门正中一张供桌,穿过山门,越过一小片空地,就是辉煌灿烂的谭仙圣庙正殿。因为疫情防控,我们去的时候,大殿正门紧闭,有铁将军把守,由于是圣殿,我们不敢偷窥,只留下些遗憾。

正宗的谭仙圣庙在惠州,叫谭公庙,与香港那座著名的谭公庙同名。惠州最早的谭公庙建于清同治元年,距今已有160年历史。民间传说,谭公本是元朝时广东惠东地区的一个牧童,本名谭仙,自幼天生聪明,十二岁得道,后在惠州九龙山修行,成仙后显灵化身为小童,帮渔家预测天气,治病救人,被渔家奉为保护神。

谭仙本为道家,道家修行处,应该为“观”,不知为何,这里却把供奉谭仙的圣地称之为“庙”。谭公庙在广东沿海一带,尤其是在粤东沿海名气颇大,仅次于妈祖。无论佛家还是道家,大都慈悲为怀,从谭仙帮渔家预测天气和治病救人的行为看,他跟妈祖一样,普施恩惠于渔民,所以,沿海一带多建谭公庙。

鹅埠镇边溪河下游有一条南门河,南门河在小漠入海,过去,南门河里应该行驶过不少渔船,不然,渔民们不会在鹅埠北面山坳里为谭仙建起这座小庙。谭仙慈悲为怀,即便是现在,他也在履行保护沿海渔民的职责,除了保佑渔民出海,从山上蜿蜒而来的那条小溪,也化为一泓圣水,一直以来,滋养着鹅埠镇附近的渔民和其他居民。

我们到达谭仙圣庙时,有两拨取水人开着车,用大塑料桶,正在一桶一桶地灌溪水,我询问,其中的一位回答:“我们拉回去,稍作处理,便可供公司职工饮用。”问另一位:“你开着车来取水,也不嫌麻烦?”他答曰,“谭仙圣水,做饭,饭香;做菜,菜肴滋味美;口渴时饮用,甘之如饴,何可谈麻烦?”

我掬一捧水,啜之,果然甘甜爽口。女儿后悔说:“早知谭仙圣庙的山泉水这么好喝,我们应该带几个水桶,灌几桶回去。”

谭仙圣庙前有个放生池,可能是放生的龟鳖太多,池水浑浊,与山泉水质形成鲜明对比,不少乌龟从水面露出头来,看天光,观云影,优哉游哉。我们沿着放生池转悠,与游鱼、乌龟、甲鱼相乐,小外孙肖博文看着往岸边游来的一群红鲤鱼,高兴得哦哦啊啊地大叫,一边叫,一边手舞足蹈,似与游鱼同乐。

庙前广场南边种着几棵大树,其中的两棵南洋杉高大挺拔,高约30米,遗憾的是,它的躯干有些弯曲,不过,弯有弯的好处,稍作想象,岂不象征谭仙对渔民的鞠躬尽瘁,又似渔民对谭公庙的竭诚护卫。

既然是庙宇,当然少不了菩提树,据传说,2000多年前,佛祖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修成正果,在印度,无论是印度教、佛教还是耆那教,都将菩提树视为“神圣之树”,鹅埠镇谭仙圣庙前种了几棵菩提树,是当地百姓对谭仙的敬重、敬仰和赞美,鹅埠镇人把谭仙看成圣人。

站在菩提树下,我不由得肃然起敬,我敬的不仅是释迦牟尼,不仅是谭仙,还包括所有为黎民苍生谋福祉的圣人、君子。这样的圣人、君子越多,黎民百姓越幸福。鹅埠镇是深汕特别合作区管委会所在地,谭仙圣庙建在小镇北面山坳里大有深意,深汕特别合作区的居民,会因此大受荫庇!


鹅埠深山谭公庙(深圳游记)*胡祖义

 谭仙圣庙的泉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