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深汕合作区一处令人心动的风景——赤河夕照***深圳游记***胡祖义

标签:
深汕合作区赤河美丽夕阳渔夫旅游 |
第一次游赤石河,是去年冬天,余庆带着顾雨菲、顾志雨和向丽君,从小漠渔港归来,路经赤石河广场景区,可惜的是,冬天,已经傍晚八九点,赤石镇万家灯火,赤石河广场一带却一片幽暗,余庆带着家人穿过空旷的影城商业区,途经山坡上的花园下到河边,商业区灯光的余辉越过草坪照到河面,河面上只有平铺着的暗夜。河水静静地流淌,河对岸有一两点渔火,渔火的微光照耀着河面,让人依稀看见河水漾起轻轻的涟漪。
顾志雨注意到,穿越草地的绿道铺着塑胶,几盏路灯光线微弱,让他大致看出,河边这片山坡布置得很精致,要不是天太晚,他完全可以一睹赤石河景区的风采。
从河边上来,穿行在商业区,但见商业区建筑一律奢华气派,草地上,五彩的景观灯映照着现代化建筑,墙壁把灯光反射到草地和甬道,音箱播放的音乐十分柔和,让顾志雨有沉醉其中的感觉,于是他心里说:这地方,一定要再来!
这一等就是大半年。这天下午,彬彬在深汕合作区管委会宿舍怎么也呆不住,顾雨菲就说:“爸,妈,我们带彬彬去赤石河边玩吧。”
这个彬彬真是怪得很,出生还不到五个月,一心只想去外面玩,一旦融入大自然,他就兴奋得手舞足蹈,快乐到极点时,他会情不自禁地欢呼。
顾雨菲开着车,沿228国道一直往东开。下午五点,赤石河停车场早已车满为患,顾雨菲找了好一会,才把车停好,然后,她带着爸妈,从广场最南端进入景区,走在前面的顾雨菲听见爸爸怀里的彬彬已经呃呃哦哦地欢呼起来。
广场西北边有一片平缓的山坡,山坡上种上茂密的花草,夕阳下,微风中的草棵子轻轻摇曳,顶在草尖上的花朵和花蕾像一些顽皮孩子晃动的小脑袋。虽然已进入秋天,深汕合作区的赤石河岸却还生意盎然,树木和花草正长得旺盛,从坡顶望去,山坡上绿油油的,河边也绿油油的,被金黄的夕阳一照,草地也涂上一层金黄。傍晚,草坡步道上到处是游人,彬彬跟其他游人一样,两只眼睛根本不够用,他先看整片山坡,再看近处的草地,然后看经过他身边的大人老人和小孩,孩子们在铺了塑胶的步道上奔跑,一个小女孩让妈妈举着风筝,在步道上一阵狂奔,不一会,妈妈放飞风筝,风筝随风越飞越高,女孩顿时呵呵大笑起来,其他孩子看了,也跟着欢呼。彬彬不会欢呼,他表达快乐的方式是乱蹬两腿,狂舞双手,再加上呃呃啊啊地欢叫。不,你不能只看他手舞足蹈,也不能只听他哦哦呃呃,还应该看看他的脸,他的眼睛,这时的彬彬,笑容从他的双眼漫溢,漾满整个脸,还顺带翘起他的嘴角,咧开他的小嘴,连带着身躯的快速扭动。
山坡上,音箱里的音乐像流水一般流泻,不,那不只是音乐,它分明是轻风、是晚霞,是孩子们的欢笑,还是宁静的赤石河水的轻唱。
在山坡草地上转悠了一圈,一家人来到河边步道,余庆今天正好在赤石镇办事,忙完工作,也加入到家人的游览中。顾志雨和向丽君抱着彬彬走在前面,赤石河斜对面,夕阳渐渐沉到西边的山尖,山顶只剩下半轮太阳,逆着光看去,太阳的光晕以山顶为圆心向四周散开,光晕的下半边沉了一小圈在河里,把一大片山罩住,而在天上,则染红半天云霞,淡淡的光晕里,山头的树木形成模糊的剪影。
顾志雨把目光转向河面,河上有一条木制渔船,船尾的渔夫正在划桨,船头的渔民正在撒网,渔网上的水珠落到河里,像洒落一粒粒珍珠。
渔船先是在东北方的河面撒网,渐渐地撒到河的西南边。最激动人心的正是从靠近赤石河花园开始的。他们刚刚撒下渔网,这时,从岸边上来一个渔夫,这个新上船的渔夫先举起一根长竹篙,朝河水直扑腾,河面上立刻传出扑咚扑咚的水响,不一会,他收起竹篙,拿出一只水桶,水桶倒置,桶底安有把手,渔夫把这只水桶伸向船沿,使劲往水里鼓捣,立刻,水面上传来沉重的咕咚声。刚才的竹篙扑水,犹如民乐演奏家吹奏的笛声,而现在渔夫用水桶往河面鼓捣,神似西洋音乐家大提琴的激情演奏,还有似于古代战场上进军的战鼓,声音虽然低沉,却传得很远。顾志雨明白,渔夫这是在驱鱼,他们刚撒过网,现在用竹篙扑水,用水桶鼓捣水,是想引起鱼群的惊慌恐怖,惊吓之下,鱼群一定会乱窜,一乱窜,就会慌不择路,撞上渔网,它们的鳍缠上渔网,岂不就成了渔获?
这是一种古老的捕鱼法,小时候在老家,顾志雨看见父亲这样捕过鱼。冬天里,要过年了,父亲用两块门板扎成木筏,门板下倒扑几只水桶,借助水桶的浮力,木筏在堰塘里划行。父亲把木筏划到堰塘中央,然后扑动竹篙,扑咚扑咚的水声惊起鱼群,鱼群纷纷向岸边逃窜,正好被岸上撒出的渔网捕获,不久,就成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此刻,赤石河边到处是游人,大伙儿都对这种古老的捕鱼法感到新奇,如果配上渔歌,比如《渔舟唱晚》《洪湖水浪打浪》,那定是一种捕鱼文化的展演。
深汕合作区建立没几年,这里的文化活动还十分单调,如果政府部门稍加策划开发,赤石河广场景区完全可以成为深汕合作区的一个亮点。
赤石河文化广场紧邻赤石河,能不能在近水的岸边修一列栈道呢,游人走上栈道,更方便亲近河水。
河西岸,Y360公路沿赤石河由西南而东北;河东岸,228国道亦由西南而东北而上,228国道大桥和深汕大道桥梁飞架在赤石河上,成为赤石河广场景区的一部分;广场对面,隔着深汕大道,有一家著名的风铃渡茶驿,听名字,很有古色古香的情味;广场这边,靠近深汕大桥,是一座万明影城,影城传播的,是兼收并蓄的文化。
听余庆说,这个赤石镇原来叫赤石圩,元朝末年,洪、李两姓人家在这里初设市场,开打铁店,因街道呈“日”字形,人们便称这个集市为“日隆圩”。清朝中叶,村民认为“烘炉地”要用红色的石头垒砌生意才兴旺,就把“日隆圩”改为“赤石镇”。当地百姓说,赤石河中的鹅卵石富含铁质,鹅卵石露出水后氧化,呈赤红色,因而河道中的鹅卵石就叫“赤石”。余庆产生联想,如果能修复一两座打铁炉,或者建一个湖泊,以河中鹅卵石砌岸,向游人展示“赤石”的由来,那就既是一个游览点,又是一种典型的科学普及。
离赤石镇不远,有一座新厝林古寨,据说始建于明朝末年,现在还有不少村民住在寨子里。古寨呈方形,四周用灰沙夯筑成很高的寨墙,围成一座坚固的寨堡,寨子四角各筑一个角楼,这让顾志雨很容易想起坪山区的大万世家,大万世家也是个土围子。新厝林规模更大些,古寨有一条中轴线,中轴线两边,呈东西走向建有一条中心街,布局着三街六巷,街巷两边各建五座三间两进的四合院式老屋,这样的古寨,历经几百年依旧保存完好,不能不说是深汕合作区一处值得打造的风景。
赤石镇既有一条清悠悠的赤石河,又有著名的羊蹄岭古道,还有几百年历史的新厝林古寨,不能不说,大自然和历史长河待深汕合作区很不薄,它赠给深汕合作区宝贵财富,这些财富,集自然、人文、历史和经济文化为一体,稍加点缀,就可打造成深汕合作区一张闪亮的旅游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