洈水与亚洲第一土坝胡祖义

标签:
湖北松滋洈水水库亚洲第一土坝青山绿水美如画 |
洈水与亚洲第一土坝

隐约记得,洈水水库号称亚洲第一土坝,我上网搜索过,网上呈现的亚洲第一土坝却在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毛家村。毛家村水库大坝全长463米,高80米,顶宽8米,总库容量5.5亿立方米。可是,湖北松滋洈水水库全长却近万米,网上的表述是亚洲第一人工土坝,库容量6亿立方米,也比云南曲靖毛家村水库大,为什么湖北省松滋县的洈水水库却没有云南曲靖的毛家村水库名气大呢?可能与大坝的高度有关吧。毛家村水库大坝修建在一条狭窄的山谷,80米的坝高,显得它很有气派。
那一天,我站在松滋市洈水水库大坝上,万米土坝宛如一条蜿蜒的巨龙,从西边山咀绵延到东边山咀,那一刻,我立刻在心里叫起来,这洈水水库大坝,真气派!
我们去洈水水库,是在11年前。那年年底,我们从宜昌回公安老家过年,特意绕到洈水水库。冬天的风很凛冽,站在大坝上,从湖面刮过来的风吹得我们直打趔趄,但是,浅黄色的土坝,因为坡面平整,它的画面立体感很强,被大坝拦起来的库水简直就是一块巨大的深绿色碧玉。土坝的外坡种植着密密匝匝的袢根草,内坡砌着厚实的水泥护坡,如果在春天来到这里,袢根草一派葱茏,土坝外坡的草坪,本身就是一道迷人的风景。
我们开着车绕着水库转悠,看着水库中星罗棋布的岛屿,恍然觉得,我们是在浙江千岛湖。
这几座水库,无论是云南的毛家村水库,还是浙江千岛湖,包括洈水水库在内,它们都是上世纪60年代前后修建的,以蓄水灌溉农田为主,没想到歪打正着,在旅游业高度发展的今天,三座水库都成了旅游风景区,洈水水库因为离我们近,我们近水楼台先得月,便觉得跟它更亲近一些。现在,洈水水库已成为3A旅游风景区,洈水流域内,由森林、库水、湿地和温泉资源,构成众多游览点。库区生态环境保护得好,水体未污染,水库里的水,几乎不需消毒,即可直接饮用;库区森林覆盖率高达80%以上,它地处北纬30度,海拔300米高,气候宜人,形成丰富的旅游资源,被誉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湿地公园”,人称不可多得的森林氧吧。除此之外,洈水库区还有“喀斯特奇观”的地质溶洞群。即使在隆冬,溶洞里也温暖如春。你若没在其他地方见识过大型溶洞,那么,在洈水库区,便可一饱眼福。
我一位大学同学,老家就在洈水镇,同学告诉我,洈水水库不仅是自然风景区,在洈水镇,还有新石器遗址、东周和汉代古墓群,水下文物众多,被誉为“楚国西极”。 洈水水库左近有个西斋镇,因为行政区划的调整,而今,西斋镇已跟洈水镇合并。西斋离古城荆州只有百把公里,曾留有伟大诗人屈原的足迹,老先生在他的《楚辞》中对西斋有描写。据说,这个西斋,古时本来称“西寨”,至今,鱼巷子一户居民家山墙上还砌着一块刻着“西寨”的石板。西斋镇西头有险要的七里庙山,此地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早在南宋,西斋就建起许多庙宇,镇东灵鹫寺,武汉归元寺的昌明法师曾在此修行;西斋还有一座关帝庙。这里一年四季火烛缭绕,香烟不绝。香客一多,为解决香客的饮食问题,镇上糕点斋铺应运而生,后来,人们将“西边的斋铺”简称为“西斋”,西斋因此而闻名于湘鄂两省。今天,西斋虽然与洈水镇合并,附近年纪稍大一点的居民,依然对西斋古镇情有独钟。
沿着洈水河往南,经过杨林市,到大河北,洈水河就进入公安县境。与大河北一桥之隔,曾经是公安县最著名的石子滩小镇,上个世纪60年代前后,石子滩是我们老家东河公社所在地。
上世纪50年代末,上游的洈水镇还叫大岩咀,水库修建之初,也叫大岩咀水库,60年代中期,洈水水库下游开始修水渠,其中的南干渠水一直流到我家门前。我曾经在南干渠工地挖土、筑堤。几个月的水利工地劳动,肩膀上肿起很大的疙瘩,扁担一挨上去就钻心般疼,但是,每当上工号一吹响,我们还得挑着土筐硬着头皮上。那年月,无论修渠还是筑坝,都以人工为主,要不,洈水水库大坝怎么叫亚洲第一人工土坝呢?
像洈水水库大坝,全长近万米,当然不可能全部靠人工,那时候已经有东方红履带式拖拉机,把土坝夯实,尤其是土坝的主体部分,非得靠履带式拖拉机。洈水水库库区跨越湘鄂两省,涉及五峰、松滋、石门、澧县等四县市,灌溉着湖北省松滋、公安和湖南澧县三县市50多万亩农田,大坝上还安装了4台发电机,这是上个世纪水库的主要功能。至今,在我们老家公安,如果天大旱,洈水水库就会开闸放水,我们老家的那座卷桥水库,必要时还靠洈水水库补水呢。可见,几十年来,洈水水库的主要功能依然是灌溉农田,而旅游观光,则是近年才发展起来的新功能。
11年前,我们到洈水水库旅游没有尽兴,看来,如果真的想饱览洈水水库秀色,没有个三五天,显然是不够的。总有一天,我会重游洈水水库,我要在青山绿水环抱中饱览湖光山色,还要深入到各个山村,把古代和现代的人文景观一一看个够!

2019.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