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老山坑行

标签:
旅游情感杂谈 |
梅林街道仇家村后,群山起伏,最高的2条山岗和一条大溪,当地人称它为山坑。上世纪八十年代前,山坑是仇家人世世代代伐树、砟柴、烧炭卖,掏竹笋、摘野果果腹谋生存的地方。
时光进入21世纪,住在喧嚣县城的城里人,开始寻找原生态的青山绿水,兴起一种叫“驴走”的户外活动。山坑距县城约10公里,距梅林街只有4公里,山峦重叠,岩石兀立,潭瀑奇异,森林茂密,就成了“驴走”的热线。驴友们利用网络、手机传播驴走实况,用大量图片撩开山坑的面纱,它的颜值吸引了更多的远方驴友。后来人们在网上热搜到,山坑还有十分秀气的名字:这条溪流因溪底岩石金黄叫金溪,溪流的发原地叫影潭山,南面的山岗叫平洋地,北面的山岗叫剑岩岗。
更让山坑名声大震的是,那里有成片的杜鹃花,10多个品种的野生杜鹃枝杆高大挺拔,花色各异,大红、粉红、玫紫…色彩交织。每年的4月中下旬,这里的杜鹃花盛开。雨止天晴后,站在山顶,身边成片的杜鹃花含露欲滴,置身于花海之中,让你心旷神怡。远处群山云雾飘渺,宁海县城、杨梅岭水库、高铁大桥、宁海湾洋面清晰可见。山、海、村庄重叠,层次分明,犹如人间仙境。那年“文峰登山队”和“宁海城市网”网友冒雨走进山坑,登上影潭山顶,网友“野洋芋”拍摄的一张美图,成为《宁海路书》的封面。随着宁海500里国家登山健身步道在全国走红,春天上影潭山看杜鹃花,成了很多驴友必选路线。
近年来,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指引下,宁海县进入全域旅游资源开发时代,山坑的自然资源也极大的吸引了开发商的眼球,仇家村已与浙江丽景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签订了旅游项目开发合同。该公司已投入1000多万元,开通了景区环山公路,在景区内建造了牌坊、凉亭等基础设施,不久的山坑景区,将成为宁海全域旅游的新亮点。
今年初,全球新冠肺炎暴发,全国人民响应国家号召,封城封村宅家抗疫,在家坚守了近百日之后,现在疫情缓解,出门可以凭绿码通行。投入大自然怀抱,到户外去呼吸新鲜空气,成了很多人的愿望,我们原供销社老友群的几位老人也按捺不住了,在群里纷纷聊起户外活动的话题。现在正值杜鹃花盛开之际,我提议去山坑赏杜鹃花,大家一致同意。群内6位老同事,除一名外出,其余5人都报名参加。
我们这个群,过去可都是县供销社的精英。A君姓朱,慈溪逍林人,1968年杭州商校毕业后分配到岔路供销社,后任县供销社副主任、县财办主任。1.81米的身高,在当时的人群中,有鹤立鸡群之感,现居住宁波市区,已74岁高龄。B君姓张,15岁进县城南货店当学徒,后任县商业局局长、县物价局局长、县供销社主任,现年71岁,本次活动因不在宁海,就没有参加。C君姓徐,知青下放回城,招工进入县饮食服务公司,做过包子、棒冰、当过摄影师,还在洗澡堂侍候过人,后任县供销社主任、县文广局局长。他多才多艺,能歌善舞,退休后曾独自驾车,畅游新疆18天。现年68岁,笔挺的身材,像个小青年。D君姓贝,从镇办企业顶替招工进供销社,是县蔬菜果品公司的创始人,后任县供销社主任。现年62岁,退休后担任县慈善总会常务副会长,兢兢业业为县慈善事业发挥余热。E君姓应,曾任县供销社业务科副科长,县废旧物资回收公司经理、党支部书记。天资聪明,爱好写作、文物收藏,《宁波日报》艺林版块,专门为他开辟了古家具、古玩具栏目,是群里公认的第一写手。现年58岁,是本群里惟一还没有退休的“后生”。本人姓仇,从小在山坑砍柴,部队退役后进供销社,以小学毕业的文化担任县供销社秘书,后任县供销社秘书股长、计划业务科长等职。现年71岁,退休后仍喜欢舞文弄墨,近几年来,在《今日宁海》报副刊上发表文章达十万多字,题材多是农家杂事。
那天上午阴天,凉风习习,是爬山的好日子,大家在茂密的丛林中行走,深深呼吸着负氧离子极高的空气,把百日宅家防疫的烦恼抛到九宵云外。说说笑笑,不知不觉中上了茅草岗。行走中,C君突然想起此行的目的,一路上没有发现杜鹃花的影子,就问我杜鹃花在那里?我告诉他,过了车坑岭,就有杜鹃花了,最佳的观赏处在影潭山顶。到了车坑岭,这里有浙江丽景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投资新建的大牌坊,牌坊脚下也锁着一条大铁链,阻止车辆通行。
过了牌坊进入十岩山,这里背光,生长着紫色杜鹃,树高、冠大、花叶茂盛,大家用手机拍图片、拍视频,忙的不亦乐呼。
到了黄泥浪,这里是向阳的山坡,有成片的杜鹃花,老友们目睹此景青春唤发,兴趣盎然,欢呼声响彻整个山岙。
上山容易,下山难,下山的路是前几年开发的登山步道,又小又陡,路面上还铺满厚厚的落叶,很容易打滑。我拿出柴刀,给老友们制作拐杖。前行的队伍作了调整:E君最年轻在前面开路,他从小在县城长大,怕走远路,更怕走山路,这次真是难为他了。我排在第二,负责保护年纪
一行人歇歇走走,奇迹终于出现了,下午1时半安全下山。5位老翁,平均年龄66.8岁,结伴山坑行,行程5个多小时,步数达到18000多,而且是从海拔572的剑岩岗,走崎岖的小道下山,这种艰难、这种惊心动魄的场面,将永远铭记在各人心中,载入人生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