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四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

(2016-09-20 14:51:17)
分类: 三年级下册语文

小学四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

一、基本情况概述: 

本学期我担任四(1)班的劳动课。班里学习气氛比较浓,在每个班都有几位非常优秀的学生在他们地带动下,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和学风。孩子 们都有着很强的求知欲,其中,大多数学生的基础较好,有着很强的上进心。大部分同学对这门功课具有浓厚的兴趣,在劳动课上,同学们可以充分动手、动脑、动口,学得有趣的知识。

二、指导思想:

  以陪审样学生全面发展,实施创新教育工程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为重点,改革课堂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主要对手工制作做了较集中的安排,教材编入16篇课文,以编绳和折纸为主。

四、定位与反思

在劳动课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组织好劳动课的实践活动,是劳动课程计划中的重要环节之一。简单地“请你象我这样做”的教学方法,将学生完全置于消极被动的状态,使他们很少或者根本无法主动参与并认真思考,由此造成学生的操作动作机械模式化,制作出的成品雷同无生气。整个劳动课教学,教师更多关注的是结果,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发展。

五、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要钻研教材,全面理解教材,明确教学的目的,把握教学的重点,做到被学生备课、教材,备操作,备教具,让学生全面掌握每项劳动技能、技巧。

  2.劳动课不仅要以劳动实践为主,还要以培养学生的劳动概念,养成良好劳动习惯,如进行自己动手讲好卫生的教育,勤俭节约的教育,讲科学的经验教育。

  3.每项劳动都有一定的程序,教学中一定要紧密结合,做到规范化,只有这样才防止发生一些不安全的事故发生。

  4.教学时,教师可采取边讲解边操作的方式进行,也可去课堂讲解课外实践的方法进行,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的能力。

 六、本学期努力的方向

  1、培养学生的爱劳动的意识。

  2、 组织实际操作活动,培养观察、想象、推理、判断、思维能力。同时帮助学生明确概念,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3、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既争取大多数学生的积极参与,又有利于优生才能的发展。

  4、 组织实际操作活动,综合实践能力。同时帮助学生明确概念,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六、教学进度表

周次

日期

课题

教时

1

9.3

始业课

1

2

9.8-9.12

学折纸盒

1

3

9.15-9.19

简易垃圾盒

1

4

9.22-9.26

实用收纳盒

1

5

10.1-10.7

放假

1

6

10.8-10.10

学剪纹样

1

7

10.13-10.17

学剪团花

1

8

10.20-10.24

制作贺卡

1

9

10.27-10.31

机动

1

10

11.3-11.7

认识平结

1

11

11.10-11.14

百变平结

1

12

11.17-11.21

机动

1

13

11.24-11.28

编制手链

1

14

12.1-12.5

认识云雀结

1

15

12.8-12.12

机动

1

16

12.15-12.19

百变云雀结

1

17

12.22-12.26

编制太阳花

1

18

12.29-12.31

沙漏的设计

1

19

1.5-1.9

沙漏的制作

1

20

1.12-1.16

沙漏的调试与改进

1

21

1.19-1.23

探究执业劳动

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