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环岛游——阿里山上的红桧树

标签:
台湾环岛游嘉义县阿里山红桧树 |
分类: 旅游观光 |

红桧树,是台湾特有的树种,生长于海拔1050-2000米之间气候温和湿润、雨量丰沛、酸性黄壤地带。 是柏科扁柏属大乔木,又称为台湾红桧、松梧、松萝、薄皮、水古杉。在台湾,红桧又被尊称为“神木”。在林海茫茫的阿里山上,有一株高57米,胸径6.5米的巨大红桧,树龄约有3000年,它的材积量有504立方米,相当于几公亩30多年生杉木林的木材蓄积量。
在日本统治台湾的数十年间,对阿里山上的红桧树大举伐木,几乎被砍伐殆尽,运回日本国内用于日本皇室宫廷建筑以及神社、庙宇等建筑之中。就连臭名昭著的靖国神社里的“顶梁柱”,也是使用的阿里山的桧木。现阿里山上所遗留红桧树桩,遍布山上。现在所见的红桧树,除有几棵有上千年树龄外,大部分属于当时被认定生长不良、不利于建筑开发的树材。
图片拍摄于2018年6月16日。
“树灵塔”,为日本人1935年所建。据说,当年日本人在阿里山上大量砍伐桧树运送回日本时,森林里时常发生种种让日本人毛骨悚然的奇怪事情:原本行走得很正常的小火车突然翻车并且滚落到山谷之间;原本艳阳高照时突然暴雨倾盆而至山石滑坡掩埋了监工的日本士兵;晚上,原本好好的大树突然倒下,压在日本士兵的帐篷上……此类事多了,日本人便怕了,赶紧建了一座“树灵塔”以祭亡树之灵。
琴山河合是日本的林学博士,在占据台湾到阿里山考察后,提出了砍伐红桧树并通过修建铁路运下山,然后运回日本的计划。日本政府为了表彰琴山河合,在阿里山的香林区建造了这座“琴山河合博士旌功碑
”。日本投降后,台湾光复,愤怒的阿里山人要砸掉这块碑。但是为了留记这段耻辱的历史,有识之士还是把它保留了。
曾被日本盗伐后的阿里山上生长两千多年珍贵树种红桧树的树根桩。
前一篇:台湾环岛游——阿里山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