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殿屋脊瑞兽多少有讲究

标签:
北京旅游故宫屋脊瑞兽 |
分类: 旅游观光 |

中国古建筑的檐角屋脊上常常排列着一些数目不等的小动物作为装饰,这些美丽的装饰品是中国建筑装饰的一大特点。这些小动物一般叫做屋脊走兽、檐角走兽、仙人走兽、垂脊吻等。
中国木构建筑,最怕遭遇雷击,它是人们防雷的希望。它们也有建筑功能。屋脊的坡度,会使脊瓦下滑,交梁上需要铁钉固定。为了保护铁钉免受雨雪侵蚀,角兽就用来当做铁钉的帽子,并起到装饰作用。垂兽,戗兽,套兽,也都是一样的作用。唐宋时,还只有一枚兽头,以后逐渐增加了数目不等的蹲兽,到了清代形成了今天常见的“仙人骑凤”领头的小动物队列形态。
在小仙人之后,坐姿排列着一队小动物,根据建筑规模和等级不同而数目有所不同,多为一、三、五、七、九等单数。这些琉璃釉面小兽的排列顺序为: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押鱼、獬豸、斗牛、行什。其中天马与海马、狻猊与押鱼之位可置换。排在最前面的是骑凤的仙人。
脊兽的等级、大小、奇偶、数量、次序等都有严格规定。如在故宫太和殿的角脊上,排列10个琉璃坐姿小兽,成双数,为最高等级。乾清宫是皇帝理政和居住的地方,地位仅次于太和殿,檐角兽减去“行什”,为9个。坤宁宫明代是皇后寝宫,清代祭神和举行婚礼之用,檐角兽为7个。东西六宫是后妃居住的地方,檐角兽为5个。宫墙门檐角则多为1个,即琉璃小兽只有“龙”一种。
图片2017年11月24日拍摄于故宫内。
故宫太和殿屋脊瑞兽是十个,天下无二,除了象征着皇权的至高无上外,大概也意味着只有皇帝才配享受到“十全十美”的待遇。
前一篇:故宫的门、殿、宫
后一篇:清朝时期皇家园林——颐和园【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