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唐代韩愈 “鸢飞鱼跃” 碑刻欣赏
山东省潍坊市内的十笏园,是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由当时潍县首富丁善宝在明代刑部郎中胡邦佐故居的基础上建造的。园内布局新巧,匠心独运,素以兼具江南江北园林风格于一处著称于世。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十笏园内,在“四照亭”北面六角门上有“鸢飞鱼跃”四字石刻。其字体飞动婉转,气贯长虹,有草篆隶笔意,安排得有正有欹,冶草篆隶于一炉,寓情于书,表现出那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凌云壮志,有形神兼备、意到笔随之妙。这四字,原为唐代韩愈于贞元十九年(803年),由监察御史任上因体恤民情,上书《论天旱人饥状》,呼吁减免赋税一事,遭权臣谗害,惹恼触怒皇帝,被贬为广东省阳山县令时所书的自勉之作。此四字拓片曾发表在《书法》杂志1980年第6期上,为稀世珍品。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唐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世称韩昌黎。自幼勤勉好学,沉潜诗书。唐贞元八年(792)进士,后历官国子监祭酒、京兆尹等,官至吏部侍郎。卒谥“文”,故后世称韩文公。而其十笏园内的“鸢飞鱼跃”四字石刻,则是由清中期书画家翟云升临摹的,惟妙惟肖,与原作不差分毫,深得人们的崇敬。




前一篇:潍坊博物馆鉴宝免费鉴宝活动
后一篇:杨振华国画扇面《清明怀远》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