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斜坡的科学》后反思
(2017-03-06 08:39:28)
3月1日在东风西路小学听了两节《斜坡的科学》,两位老师用心设计,精心展示,让我们看了两节精彩的科学课,课后李进启老师的评课,把这次活动推向高潮。
实验前指导:(让学生)形象感知——思考记忆——反复观察——再记忆,实验时,把实验步骤呈现在黑板上。
我把李进启老师的讲评和要求梳理如下
1、本课的重点是归纳,不是知道、了解。(对教学目标的把握)
2、突出学生的实验能力:能设计实验、操作实验。(学习目标)
3、两位老师突出的教学目标:实验(过程)和分析数据。
4、选三个组(的数据展示),(每个数据)都取3次的平均数,处理得好,可以提现科学的重复性。(也是为了数据的相对准确,避免偶然误差的干扰。)
5、用录像演示(实验过程),值得学习,但要(对学生)提出看录像的目的。
6、避免学生课上有空白(时间)。
7、2018年全部换新教材。
8、新教材体现四维目标:科学知识、科学探究、情感态度、STSE。
9、教学过程综合化(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适合采用)单线递进式:用25分完成知识内容,15分体现科学、技术、工程的联结。
①(如本课)涉及技术设计:利用斜面设计一个东西。
②体现与多个学科的整合:做个模型。
③技术原理:体现一项(工作)过程,有斜面原理。
④技术知识(的应用),了解斜面与生活的联系。
设计时,思路要宽些,(尝试)与工程的整合。
李老师的讲评,含金量高,能够吸引老师们关注,也能激发老师们的思考;同时评课的氛围和谐,老师们不感到拘束,谁想发表看法,直接说,不怕说不好没面子,大家可以自由争论,李老师只在大家争论后,总结大家反映出的不同观点,给出合理解释或提出解决办法,让每个老师都感到有收获,李老师因此吸引了不少粉丝……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