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让学生快速地学会20以内加减法口算?

(2012-11-21 16:24:39)
标签:

杂谈

 
 
http://www.mathtalent.com/24hourmath/images/usa.jpg
图为美国学校使用《24小时数学》进行教学

视频:三岁的孩子学会加减法

    24小时能让4岁的孩子学会加减法?有没有搞错,很多学了2,3年上了学的孩子还在那数手指头呢,这怎么可能?是不是在忽悠家长呢?

孩子学习加减法需要1,2年,这大概是共识。但共识不等于正确,而学一年才能学会加减法更是不可容忍。实际上,学习一年才能学会加减法这个事实本身就说明当今的数学教学理念和方法有问题。

好,那我们就先看看问题何在,然后再找解决办法。总体来讲,如今幼儿数学的教学存在三大误区:

误区之一:数手指头

    大人买东西找零钱的时候是不会数手指头的,但孩子为什么要数手指头? 很简单,是大人教的。大人教完孩子还责备孩子,孩子冤不冤?孩子数手指头(或者苹果橘子什么的)大概是最“古老”的学习加减法的方法了,但却是极其错误的方法。总体来说,数手指头至少有如下三大“罪状”:

    1. 算不对。大人可以试试,数上几次,恐怕自己就糊涂了。10以内的加减法还好些,手指头还够用。10以上的怎么办?脱袜子吗?20以上,还能脱什么?难道要数头发吗?

    2. 算不快。应该一步得出结果,数上好几次,能快吗?

    3. 如果前两条是“小罪”,那么这一条则是“大罪”。通过数数来作加减法是件极为痛苦的事情,特别是数又数不对,一来二去,孩子们简直是在受折磨,怎么能不讨厌数学?

孩子必须要明白和理解,5加3就是8,不需要数手指头来计算5加1加1再加1!

数手指头必须要杜绝!

误区之二:死记硬背

    当数手指头不能有效地帮助孩子的时候,死记硬背似乎就成了必然。

    老师一遍遍地说着:“5是2和3组成的”,孩子机械地重复着,如此反复多少次,终于记住了。但“5是2和3组成的”如何能让孩子理解2加3等于5?同时3加2也等于5?很遗憾,不能。绝大多数孩子知道9加1等于10,因为9往上数1就到10了,很容易。如果再追问孩子1加9等于几,超过半数的孩子会卡壳,因为从1开始数9次很麻烦,更不知道1加9和9加1是一回事。就这样,加法交换律这个运算中最基本的概念,孩子却没有学会!

另外一个例子则是加减法之间的关系。老师总是教孩子背完加法再背减法,反反复复不知几个回合。殊不知加减法如同孪生兄弟,是相互依存的。当孩子学到3加5等于8 的时候,也应该知道这意味着8减3等于5。理解好这种加减法互为逆运算的关系,对于孩子今后学习乘除法和其他数学知识是大有裨益的。

当孩子刚跨入数学大门的时候,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与计算能力同样重要。计算不太熟练,可以慢慢弥补。而数学概念不理解,则直接影响到他们进一步的学习,积累起来孩子的数学可就跟不上了。

绝不能只学计算而不学数学概念!

误区之三:寓教于乐

    寓教于乐也是问题?开什么玩笑!

    寓教于乐当然没有问题,问题在于矫枉过正。

    现在出版的幼儿数学教材无一不是印刷精美,色彩艳丽,零碎繁多。熊妈妈狗爸爸,粉墨登场;苹果香蕉大鸭梨,一应俱全。小册子,大画报,加在一起十几件足有一大兜子,家长觉得非常合算。孩子连涂带画,连剪带贴,读了一个又一个的小故事,也很开心。

但结果呢?都学完了还是不知道数学是什么,做加减法还是要伸出小手指!问题何在?问题在于孩子的注意力不是在数学上,而是在游戏上,孩子根本没有学进去数学。

    例如,孩子会在画报上读一个小故事,然后写写画画作作数学练习。而下一页又是一个全新的练习,介绍另一个的数学话题。对于孩子来讲,本来80%的精力都在故事上,而用20%精力学到的那点数学,在翻到下一页接触新的内容的时候也就所剩无几了。这样学下来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实际上略微有些枯燥的重复练习对孩子是很有益处的,因为这可以培养他们的自制与专注力,让孩子体验一下学习应该是什么样子,因为读书毕竟不等同于游戏,觉得学要跟玩一样,那是很难适应课堂的,孩子早晚会吃亏。

数学教学必须以教会数学而不是玩为目的!

    好了,3个误区已经很清楚了,那么解决方法是什么呢?什么是好的幼儿数学教材呢?好的幼儿数学教程应该具备如下特点,这也是我们编写《24小时数学》的指导思想:

    1. 设计思想应该建立在正确的数学理念之上

   《24小时数学》将教孩子先理解数字的分解与组成,再学加减法,而不是反过来。

    2. 训练方式应该符合孩子的心理特点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的科研成果证实 “5岁孩子对数学有天生的直觉判断” ,孩子擅长的是识别图形而不是背口诀数手指。《24小时数学》正是发挥了孩子的这种能力,通过图形来帮助孩子理解数字的概念,进而掌握加减法。

    3. 易教

   《24小时数学》的核心教具为我们的美国专利产品 - 数字图形牌。教学以牌的游戏为主,并辅以书本的练习和软件上的游戏。没有多余的零碎教具,不需要背口诀,比数手指更简单!

    4. 易学

    无论是最基础的10以内加减法,还是比较难的进位加法和借位减法,《24小时数学》均给出了孩子可以掌握的图形讲解,并提供了相应的游戏来帮助孩子掌握。

    5. 坚决杜绝数手指头

《24小时数学》将数字的概念和加减法转换为对图形的识别,根本不涉及到教孩子去数手指头或者数苹果橘子。

    6. 在教会孩子计算的同时能够教会数学概念

    和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同,在理解数字概念的基础上,《24小时数学》同时讲解加减法,进而让孩子理解加法的交换律与结合率,加减法互为逆运算等被传统教学所忽视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数学概念。除此之外还教会孩子识别顺时针与逆时针,寻找图形与数字的规律,感知解析几何中的象限与坐标,理解奇数与偶数等高级数学概念与技能。

    7. 孩子喜欢并效果显著

    顾名思义,《24小时数学》将通过累计24小时的游戏与学习教会孩子加减法。无论是孩子与家长玩的纸牌游戏,还是书本上的学习和计算机游戏,都是针对孩子的心理特点设计的。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是本书的特点,更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8. 算得准,算得快,孩子能够心算100以内加减法

    算不快算不准的原因在于不知道如何去算,特别是数手指头更是罪魁祸首。数错了或忘记了口诀,孩子自然就算不快算不准。很多家长在网上给孩子找10以内加减法练习题,20以内加减法练习题,或者100以内加减法练习题,但实际上这是一个误区。和很多其它的学科不同,重复的加减法练习并不能使孩子有很大的长进。经过长久重复的练习孩子确实可以死记硬背住加减法,但却学不到数学的本质。心算10以内的加减法的关键在于10个数字的分解与组合,而心算20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则取决于能否正确理解多位数。《24小时数学》通过图形完美地向孩子揭示了这个概念,孩子将具有跟成年人一样的计算能力,请参见视频中希希是如何心算的。

   《24小时数学》适用于多大的孩子呢?满3岁的孩子都可以试试。准确地讲应该是适用于所有没有正确掌握加减法的孩子。能否心算100以内的加减法是个标准,能够做到的话就不必了,做不到的话说明孩子至少在某些细节上存在问题,建议来尝试一下。在美国采用本教材的孩子多为7到10岁,而在中国不少上了学的孩子也是我们的客户,并且效果极佳,毕竟数字的概念与加减法是数学的基础。

效果如何呢?这段视频揭示了3岁的希希是如何用《24小时数学》学会加减法。 

http://www.mathtalent.com/24hourmath/images/bottom.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