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面结合写出活动的精彩 梨园中心小学 &n
(2017-12-01 22:19:43)
标签:
文化教育 |
分类: 墨语 |
接下来,我就让学生边做边体会,留心应该注意的的观察点。为写文章打好基础,再次强调点面结合的观察。点就是具体描写个人的表演,抓住动作语言神态进行细致入微的刻画,就是活动中闪亮的点;面指的就是他人和全面的描述现场的气氛,只有做得点面结合,活动的场景才会栩栩如生。
活动结束,孩子们回味活动的过程用手中的笔记录活动中精彩难忘的部分。作文点评的要求与标准我主要围绕此次作文的指导重点展开。点面结合,文中的亮点,感悟深刻。孩子们在读改习作中再次提升了记写活动的方法,知道了怎样观察,观察什么,重点写什么,怎样写精彩。
修改后的佳作欣赏,让学生进行评价,读改评的过程也是学生提高的过程,把训练重点分级体现在不同的作文训练中,首先孩子们不会自顾不暇,训练点练习充分,其次由于训练的针对性强,教学效果显著,能够更快地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阅读了管建刚的《我的作文教学课例》一书,那个在课堂上滔滔不绝的老师,教学主张引领下的作文教学革命,他在学生面前绽开一块土地,用自己的心灵和汗水,让孩子们寻找到种子,又帮助自己把种子播种在希望的田野里。
纵观管老师的作文教学课例,主要特点是以精彩分享为起点,仔细阅读学生的每一篇习作,把精彩之处在课堂上共同分享,激赏为先,让学生尝到写作的甜头,产生将习作改好的强烈愿望。管老师的讲评为学生言语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接下来以问题呈现为关键点,“关联病”、“然后病”、“哑巴病”、“心想病”、“说病”、“重复病”、“套话病”、“我病”、“大话病”、“外貌病”一一分类进行治理,讲评课的灵魂就是学生学习修改。学生面对习作中出现的毛病,讨论得津津有味,解决得顺顺利利;最后以二次练笔为生长点。总之,整个课堂以激赏为先,修改为轴,训练为重的教学模式呈现。
回顾自己的作文教学,学生作文的毛病也有存在,但是却缺少这样一个讲评后二次指导有效提高的环节。以往通篇讲评,存在着针对性不强,激励面过于狭窄的弊端。朗读学生的优秀习作,只能激励学生一二。而其他学生的精彩语句没有得到彰显,应该让更多的孩子尝到甜头,体味写作带来的快乐。让被激赏的孩子成倍增加,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就能激励更多的孩子,同时让其他孩子“跳一跳就能摘到葡萄”别人能那些好句子,我努力一下也可以达到。
再有就是讲评课要以训练为重,力争为学生作文书面语言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磨练的利器。管老师的讲评课做到了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扎扎实实的训练。在《一堂别开生面的作文讲评课》的课堂实录中,针对学生作文中出现的环境描写,但是学生却不能很好的情景交融的不足,管老师补习浓墨重彩,推出了相关的习作修改训练。设计了“例话”“说话”“写话”这样三个台阶,步步为营,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引导学生经历了一个由感悟到实践,由说到写的学习过程,考虑周到,练习缜密。训练板块的别具匠心,颇有分量,教师的训与学生的练在教学中巧妙结合,师生互动结合,使作文讲评课充满灵气与活力。
总之,读了这本书,作文讲评课应该怎样上,课堂训练的重点应以学生的作文语言持续发展为目标,做到有的放矢,训练更有针对性,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才能更富实效性。开卷有益,“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习才能提高自己,更好地服务于孩子们,为他们语文能力的提高尽心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