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与体育学科整合----贾春波
(2017-05-23 09:07:24)分类: 阳光下的力与美 |
综合实践活动与体育学科整合是素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必然结果。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化带来了两方面变化:一方面是体育学科在课程目标上的变化,体育新课程标准在原有课程目标的基础上,明确地将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培养学 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确立为重要的学科目标,从而使这个本来就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亲历和实际操作为外部特征的实践性学科具有了明确的社会培养的目标,预 示着它将以本学科实践性、社会性的特点,承担起更多的社会培养的责任和义务。另一方面,作为在新课程改革中应运而生的新兴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确立的本 身就标志着以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进而提高国民素质,实现民族复兴为目标的素质教育改革进入了一个关键性和实质性的发展阶段,而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自身 而言, “引 导学生在实践学习中获得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形成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体验并初步学会问题解决的科学方法,具有问题意识,发展良好的 科学态度、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有良好的个性品质”的学科目标,实际上是在诠释着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同时也更加明确地预 示着综合实践活动将渗透于学校教育的所有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它与学校教育诸学科的整合是新课程改革深化和发展的必然结果。
综合实践活动与体育学科整合是两学科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选择。综合实践活动与体育学科的整合是综合实践学科发展的必然要求。社 会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恰如当初素质教育改革中新兴的思想品德学科一样,既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体系而存在,同时又必须与学校所有学科的教育教 学活动相关联,以所有学科的教学实践活动为载体从而实现自己的学科目标。设想,如果把综合实践活动仅仅看作学校课程表上单纯的一门课程而不能与多学科的教 学活动相整合的话,则必将使综合实践活动囿于一个狭小的时空而失去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舞台。事实上,单从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师资源而论,综 合实践活动的任课教师不可能是精通所有学科的专家和行家里手,他们不可能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涉猎所有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所以,实现综合实践与多学科 的有机整合,以综合实践活动完备的理论指导各学科的实践活动,是促进综合实践活动学科发展,保证综合实践活动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有效开展的必由之路和 必然要求。
体育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整合是体育学科发展的必然选择。随 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学科的地位在不断增强,其内涵和形式也在不断丰富和完善,特别是由于实践性、群体性和广泛社会性的特点,时代更赋予了体育学科 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更多的义务和更大的责任,这标志着体育学科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然而,我们又必须承认,作为体育学 科,单单依靠校园里有限的几节体育课、狭小的活动空间、单一的活动形式来承载这样的目标是远远做不到的。体育学科的进步与发展,体育课程目标的达成,必须 通过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整合,必须借助社会实践领域这个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借助于体育课及学生在校时间之外更多的社会活动时间和更丰富的社会活动内容、形 式等课程资源才能实现。
学生自发的体育实践活动表明了实行学科整合的必然性和迫切性。学生自发的体育实践活动已经预示着学科整合的必然和必要。现实生活中,体育学科教学与 学生自发的体育实践活动已经呈现出一种相辅相成的密切关系,比如,我们在体育课中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当我们在教授某一项新的技术动作时,往往发现班级中 一部分同学已经掌握了这个动作,甚至个别学生能够做出比教师的示范更准确更复杂的动作,探其究竟,我们发现了学生自主掌握动作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通 过查阅资料、预习课本和观看网络视频自学;二是在与伙伴的活动中通过观察、模仿和交流互学。不管那种形式,都应该属于学生的实践活动,有经验的体育教师在 体育课教学中充分利用了这一点,组织这一部分学生进行演示示范并任用他们担任小组活动时的“技术指导”,往往起到“以点带面”的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学 生的实践活动促进了教学,而教学又反过来提高了学生的技能和兴趣,使他们更乐于参加实践活动。由此形成体育教学与学生的体育实践活动之间客观存在的相辅相 成的密切关系。学生自发的体育实践活动构成体育与综合实践进行学科整合的内驱动力。随着素 质教育改革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与体育相关的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已占据学生个体实践活动的重大份额,特别是后奥运时代人们对体育锻炼的重视,各社会团 体、各阶层群众的广泛参与和相应的设施投入更是为广大中小学生提供了广阔的社会实践的舞台和便利的条件。归纳学生的社会体育实践活动大体上可以分为这样几 种形式,利用假期和课余参加社会各类体育特长班,如参加业余体校的田径、举重、摔跤、武术训练以及文化馆的街舞、乒乓球等等;利用社会各类体育场地设施进 行自发的体育活动,如灯光球场的篮球活动,大广场的轮滑、舞蹈、踢毽子等;利用自家庭院及周边的自然环境所进行的体育锻炼如晨跑、登山、游泳;利用网络、 广播、电视、报纸收集查阅体育新闻、故事,观赏体育比赛、学习体育动作等等,虽然这些还不能算做是严格意义上的体育实践活动,但从其发展速度来看,已经预 示着它将成为未来学生从事体育锻炼的一个重要的形式。这是我们可以看到的令人鼓舞的好现象,然而,我们又不能不正视这样的现实,学生们的体育实践活动毕竟 是一种缺乏明确目标,缺乏科学指导,缺乏计划性、系统性的一种自发的、盲目的实践,作为一种有完备、系统的理论为依据,有科学合理的运作模式为依托,有明 确的活动目标,具体的操作方式与方法,参与更为广泛,内容更加丰富,组织更为科学规范的活动形式尚不够成熟,尚待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因此,实现与综合实践 活动的整合,以科学的理论引领其发展,以科学的方式方法规范其行为,以更丰富的活动内容充实其内涵,将是学生体育实践活动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迫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