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单元整体预习课的探究与思考     中心校 周鑫

(2016-04-05 21:06:53)
分类: 墨语

单元整体预习课的探究与思考

                 梨园镇中心小学  周鑫

在本学期的语文学科研讨季教研组磨课中,我依旧承担单元整体预习课的研究任务。经过四年级第一学期的研究与实践,基本确定了适合于学生的单元整体预习的自主合作学习方法。在此基础上,我和本教研组的老师们也在思考,如何让学生在整体预习学习中的语文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学生构画思维导图,了解文章脉络结构,其实最终目的应该是帮助自己写作,为动笔习作来做铺垫。

在两次磨课后,我们中年级语文组的老师与刘主任一起评课、探讨,刘主任向我们讲述了一些语文学习理念,让我仿佛有一种醍醐灌顶之感,不禁让我思考自己的课堂教学到底让学生在单元整体预习课中收获什么?语文思维得到怎样的发展?

构画文章导图的意义在于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想告诉读者什么;在深入一步就是弄清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例如《威尼斯的小艇》,第一自然段作为总起段,说明小艇是水城威尼斯的重要交通工具。第二到六自然段则是分别说明小艇的样子、船夫的驾驶技术好以及威尼斯人工作、生活都离不开小艇。这篇课文在概括段意及划分部分方面都是相对简单的,学生很容易就将课文的脉络结构通过画图表示出来。在我第一次磨课时,这篇课文的预习就截止到学生了解总分结构,知道每部分大意。但这是四年级上学期学生已经熟练掌握的方法,而本学期的拓展延伸点在哪呢?学生依旧没有新的发展和提升。所以在第二次磨课时,我试图引导学生理解作者为何这样表达?也就是说,开篇写了威尼斯是水上城市,小艇作为重要交通工具的介绍则在第五、六自然段才具体说明,而二、三、四自然段为什么要写小艇的样子及船夫的驾驶技术呢?其实,稍稍点拨学生便能理解,作者在介绍威尼斯的小艇是写给读者的,想要介绍清楚,必须先写大部分读者都没见过的小艇的外形及内部的样子。接下来叙述船夫的驾驶技术好也是为了五、六自然段做铺垫,引领学生站在作者写作的角度,站在读者欣赏的视角,一步一步由浅入深体会文本,梳理文本,才能让学生在预习中得到新的收获,新的感悟。

另外,训练学生听与说的能力是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关键。在平时的教学中,让他们尝试通过辩论的形式阐述理由,确定课文结构等。在这过程中,学生要先学会倾听,再进行表达,锻炼了双方面的能力,在本次磨课中,给《观潮》按时间先后顺序划分部分是一个难点,于是我设计了学生辩论环节,先明确如何划分四个部分,然后产生分歧再找到充分理由,想方设法说服对方。学生积极投入,讨论激烈,最终他们自己弄明白了最恰当的划分方式。

通过这次磨课,我认识到单元整体预习这种课型仍需不断探究、实践,有梯度、有层次地逐步向学生自主汇报展示的形式过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