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日志和笔记 |
原创,作者李芳芳,于肥,即日。
(原创作品,请勿抄袭,转载请注明链接出处。)
考试似乎考完了吧,从月初一直叨叨到现在,那就可以松口气了。
我说呢,这几天往外面去,孩子们多起来了,大街上凭空也热闹了不少。小孩子们都喜欢扎堆,有一必有两,三三两两,交头接耳,信步而行,如果空气能青春一点的话,这个时候,它已经充满青春活力了。
合肥也还是热,雨也尚未盼得,得忍着。
早上看到一句话说:“热极则风。”然则,便等着些风雨吧。
热到不想动弹了。
但我们夜里仍没有整夜的开着风扇,总又怕吹过头了,我早上醒的早,热醒的,蒲扇又摇起来。屋子里转悠的时候,到哪都带上,像是上了老大年纪的人。蒲扇又不像小团扇,蒲扇形大,不像团扇小巧,怎么看都没有轻盈灵动之感。
我们儿时拔了大白鹅的鹅毛管,不为做鹅毛笔,也有专为做鹅毛扇子的,但我也不喜欢那个,总觉得过于莽撞,缺失了同情心,摇起的风里都带着鹅儿味呢。它轻巧是轻巧的,又白白的,不喜欢了,也是真的喜欢不起来。
老人们说:“心静自然凉耳。”颇也有些道理。又王维的诗云:“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那自然是能静下来的。
但我总是想着这些缭乱的世事,它怎么没有静下来呢?总归还是有人是能静下心的。
那些热也不说热的人,不说,即是个凉快了。
晚间出门去,遇到晚练的熟人,一阵寒暄,说些怎么瘦了的话,瘦夏么,自然是要瘦些着了。但其实别的季节也未必不瘦,只是一身肥衣,哪里能瘦的下来呢?
夏天的时候,才喜欢看竹,春天的时候看春笋到处钻泥,也颇为有趣,顶个尖帽子,像是出门旅行去的。说是居不可无竹,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哪里有竹无竹,也不是我们能做主的事。能有,便欣喜,没有,也总归能遇到,不为这些愁。不过说它也是个瘦竹,夏天看着颇生精神,不觉我瘦你瘦,整囫囵个的夏天说不定也就是个瘦的?瘦夏不在瘦,在夏,瘦瘦生们(未必真“瘦”)和竹子齐都挤在夏天里了,将夏天也挤的这样出挑了。
总是对着绿竹的人,焉能不静不瘦。
不过,能不能出门去看风景,做不得主,吃不吃肉却是自己个能决定的。吃货的夏天,因为热,将肉肉也舍弃了,挺可惜的。我回回刷到视频,看到摆出红油的肉,真是令人食欲大动,但要说到在厨房里挥汗如雨,那还是算了吧,这其实是个伪吃货的事。
这几天只要能出去,总是要绕一绕,绕到竹边,只是经过一下,原是想着,瞅一眼吧。常是事多,动辄就跑过头了,再又回头想起,还未看上几眼呢,也是个费劲的事儿。
有些夏天里,也常坐在松树下,看它松顶上的白云,烈日当空,委实也不觉得热。老人们说的话,大多是对的。
但也着实期望什么时候能下个雨呢。
20220617上午十时过,自Ipad草记,于肥,庐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