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日志和笔记 |
原创,作者李芳芳,于肥即日。
(原创作品,勿抄袭转载,转载请注明链接出处。)
到周四了,日子有点难捱。
但既到周四了,周五还远吗?
我到现在仍没有去看假期表,有时候,假期无所谓有,又无所谓无。
从前假期有多拥挤,现今便有多踌蹰,真的是一年天上,又一年地下。不过我向来不是爱添热闹的人,如同棋外人,也可观望着了。
五月是劳动月,劳动一下筋骨,或便可能减却伤春情绪,颇是合算。再用倒置法,说三百六十五天里,不劳动的日子是多少呢?劳动劳动,劳动即是荣耀,所有的日子便多了些光荣的色彩了。可能没上光荣榜,但劳动仍是自己的事,默默,有默默的可爱处。
乡下的村庄是被田野围绕着的,乡村的校园也是,越过田野,溪流,小桥,跨过农忙时节,蛙鼓虫鸣,奏着乐,伴着鸟声啁啾,走进教室和书画里,仿佛世界被连接着了。时空流转,岁月更迭,少年们长大了,又再造着四季和教室,搭建着网络,也要将世界再度连接,更宽广的,新鲜的,美的,有些up能量的……
因为需要些能量值,能撑住这些年月,所以有希望。
假期怎么过,不知道,各有各的过法,各有各的希望。
我希望早春的假期,像是这样的暮春三月,便有孔子喟然的“吾与点也”:“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咏什么,或者《诗经》吧。然再有“采采卷耳……”
但暮春之暮,在于春已至末,将归之状。所以期以以劳代之,翻出春意,春华秋实,也是积极的态度和动作,这样,也是喜欢的。
也不在意辛不辛苦了,劳者未必是辛苦,劳而无获或者才最辛苦。
但是春天种下希望,总算便是播种了,播种过后是耕耘,我们奉行另一种“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心态,是一种加强过程管理的激励,谁会不喜欢收获呢。有时候为了反驳浮躁,总是要变换着腔调,百年有木,木已成荫,散着芬芳。
我有时候对那些“沧海桑田”的论调,颇不以为然,实衬出自我的渺小,他那边哪里不对?时间对,空间对,古往今来者,无日不在论诉。说的都挺对的。
暮春之暮,在于将息,一种歇足,春天的脚步巨大,堪堪一脚才过去,对于我,在春天步履沉重之间,也猛烈的欢喜,我的岁月在减少,而另一种岁月又将丰厚。
我也盼着假期,即使说它或者有,或者也很难有,但它有一种舒缓的节奏。像是音乐将要响起前的沉默,我异常沉默,暗下感叹,啊,有一种同样巨大的狂喜将要到来的感受。
啊,五月,勤劳的五月,就因为无所谓有,又无所谓无的假期。
劳者无需吩咐,劳者们永是大地的使者,在他们的血液里流淌着的,有来自祖祖辈辈的召示,有来自大地之上的呼唤。
劳者的假期,原来就是劳动本身,劳者的假期来自于四季。
我仍期待五月,在所有的日子,等待着它缓慢走出的假期。
20220428上午十时过,自Ipad草记,于肥,庐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