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豆瓣评分9.4,央视用《国家宝藏》告诉观众:你爸爸,还是你爸爸!

(2017-12-07 10:32:34)
标签:

杂谈

文 / 清南-木子


央视新综艺《国家宝藏》,火了!

这个节目到底有多火?

播出第一集,豆瓣评分9.3,好评如潮,网友把电话打到欠费。

节目上传B站后,不到两天播放量30多万,收藏3万多,弹幕多到基本看不清内容。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2S3P1SjbYJDXDFKV5mQYCBYtVUbeBN9V81XTYIaKXHJsMlQyyn83Z3ctUbNzQeTW7skuqialGNFa6Pz5oa52LoQ/0?wx_fmt=jpeg

就连乾隆,他被吐槽最厉害的“农家乐”式审美,这个唯一黑点都被洗白白。摇身一变,成了王朝盛世的海纳百川。

https://mmbiz.qpic.cn/mmbiz_gif/2S3P1SjbYJDXDFKV5mQYCBYtVUbeBN9VWzEquEEOKXR8AqJbH59iaTu9ELHwXNwvbne0dRBwzYcYwWANP1OSzGw/0?wx_fmt=gif

刚开始听说这个节目,名字整的跟个历史鉴宝节目似的。

脑海中不自觉浮现出这样的场景▼▼▼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2S3P1SjbYJDXDFKV5mQYCBYtVUbeBN9V4957Vq9nu28iay5v2EeEdyWAsQSlylbIC1CJib4OwWxxNNnbmnGEiadBw/0?wx_fmt=jpeg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2S3P1SjbYJDXDFKV5mQYCBYtVUbeBN9V8kiciawJQZynzXMKu9JhoiantznyY3QQh9SaR3FeeB90dw2ibyMktz31jg/0?wx_fmt=jpeg

其实呢,这是一个很年轻的节目。

有多年轻呢,也就上下五千年。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2S3P1SjbYJDXDFKV5mQYCBYtVUbeBN9VAXZ1OEhSr5LPjDZgt2F7SAYEscn2QWibKx1Grib4AT5fDJkicGLZmqrKQ/0?wx_fmt=jpeg

节目的形式很新潮,国宝竞选

故宫博物院牵头,中国九大文博馆首次合作。节目每一期,由一家博物馆举荐馆内的三件藏品,每件藏品都有一位明星国宝守护人。

节目会介绍每件文物的“前世传奇”和“今生故事”。

“前世传奇”选取与文物相关的一段小故事,三位明星各自以舞台剧的形式进行演绎。

“今生故事”则邀请相关的匠人、志愿者和工作者来分享他们与国宝及故宫的故事。

现场9位馆长坐镇,讲解每件文物背后的意义。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2S3P1SjbYJDXDFKV5mQYCBYtVUbeBN9VFvAqe3CPnMSeBxFWficGEZ0nIjEoAPCxtgAGwxzibS8rSKtbWUXR0leA/0?wx_fmt=png

最后,由观众投票选出一件文物参加故宫《国家宝藏》特展。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2S3P1SjbYJDXDFKV5mQYCBYtVUbeBN9VSTzPcPHXBuMtyU8DL1RPEF6pE5fmicaBxq9JENZ1vQVXf4DJCRxxplA/0?wx_fmt=jpeg


这么一看,是不是有点像真人选秀的套路,还有点像《中国好声音》翻版,《中国好国宝》


https://mmbiz.qlogo.cn/mmbiz_png/2S3P1SjbYJDXDFKV5mQYCBYtVUbeBN9VwIdY7xpZ96GORhYabeQWh7PUgpFld0oAomCavp8OcicibRapkBQnXDsQ/0?wx_fmt=png


第一个出场的《千里江山图》,中国青绿山水画的代表作之一。全卷画长11.91米,比著名的《清明上河图》还要长。

记性再好点,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打开的那个大画轴背景就是它。

https://mmbiz.qpic.cn/mmbiz_gif/2S3P1SjbYJDXDFKV5mQYCBYtVUbeBN9V0dicG8RHXtOdA32cJQEnuLcwdBrltvicKZXGztSJD4tsxepujG41WGbg/0?wx_fmt=gif

整幅画卷气势磅礴,咫尺有千里,细看有生趣,每一个逗点都暗藏玄机,就连渔船上撒网的渔夫都姿态细腻,算的上是宋朝版“航拍中国”。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2S3P1SjbYJDXDFKV5mQYCBYtVUbeBN9VJSdDvyJEpp4rbAHzOK41VygkORcaQMfh5hel4icte5FeMUmRAXzMRAw/0?wx_fmt=jpeg

这幅画前段时间在北京故宫全卷展出,天天爆满,不少人都“打飞的”来看。观众排几个小时的队,最后进去才能看十几分钟。入库的最后一天,排队的人等到晚上11点多。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2S3P1SjbYJDXDFKV5mQYCBYtVUbeBN9VqywNjAEMoMHfDmuswU2SWvPG7ib6Ob5Wbg4mP7ukHthM5ibZ1txia09cw/0?wx_fmt=jpeg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2S3P1SjbYJDXDFKV5mQYCBYtVUbeBN9ViaNrZZpsNRGRDwPSLEwDwdH3mFrydxkibZ2eLnwChx0Y9gfTia6EJhIOw/0?wx_fmt=jpeg

看到这幅国宝,也许你会问,这是谁画的?怎么画的?在什么背景下画的?

根据画上的题跋,国宝守护人李晨和其他几位演员,通过小剧场的形式演了一场虚实结合的故事。

作者原是北宋徽宗年间的天才少年,王希孟

他年少入宫学习绘画,天赋被徽宗发现,遂命其完成《千里江山图》。整幅画竣工时,王希孟才18岁。徽宗看到画后,惊喜不已,连连赞叹“大几岁心力不足,小几岁经验不丰,18岁真是一个画家的黄金时期”。

https://mmbiz.qpic.cn/mmbiz_gif/2S3P1SjbYJDXDFKV5mQYCBYtVUbeBN9VajcyrRwk5HhgBu2CckJjdC9xEY2x8BsIWSJZict61aoKWDia0FzTPPNQ/0?wx_fmt=gif

对于欣赏一件国宝级画作,这样的内容显然不够。

为什么ta能被称为国宝?这样的一个东西,到底珍贵在哪?

这就引出了国宝的“今生故事”。

通过央美老师再现,画这样一幅画作耗费的精力非常大,实际上相当于画五幅画。

先是水墨打底,再是赭石色铺垫,然后石绿上色,其他绿色不停的叠加,最后青色渲染,明胶固色。整个过程复杂繁琐,耗时极长。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2S3P1SjbYJDXDFKV5mQYCBYtVUbeBN9VW9iab29oKtgc0u0gr3icaLKhCariajYXurd6ORyE2ytmDmhrOUzicZOj4w/0?wx_fmt=jpeg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2S3P1SjbYJDXDFKV5mQYCBYtVUbeBN9V0XgfTXyjDB1p1icHC9XutwI7XhCe7Aw02vmJ5YSh24heoeGibt6CiciaVw/0?wx_fmt=jpeg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2S3P1SjbYJDXDFKV5mQYCBYtVUbeBN9V8zHqJF6CltUcmE361ZxcCn8ToZsbIBhML7Yt0JfBuc07Drqicgm9Kkw/0?wx_fmt=jpeg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2S3P1SjbYJDXDFKV5mQYCBYtVUbeBN9VoYOO9X9G4clT7YQvmCtMDWdEIvYWrQmdX9l56dd1TUxTO39ACFSw6Q/0?wx_fmt=jpeg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2S3P1SjbYJDXDFKV5mQYCBYtVUbeBN9V6scyfAZeK3ibQzjnkHVT3e54k4cZCLH9WqYsugH8CZyZqiczbDrlcJgA/0?wx_fmt=jpeg


这个时候,张国立问了,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水墨打底呢,最后反正还是要全部被盖上?

这就体现古人的智慧了。

墨色勾线,并不能完全体现画作的璀璨。只有经过层层的叠加,最后才有我们现在看到的类似3d立体效果,以及颜色的多变。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2S3P1SjbYJDXDFKV5mQYCBYtVUbeBN9VzI6KzIWibzIPnpziaiazv5CKohEXg6UBk9E2RVkj6RUbLF3t9ia8QSkENQ/0?wx_fmt=jpeg

画作上色讲究,颜料就更讲究,全都是从上等的宝石和药材中提取。

孔雀石的绿、青金石的青、赭石的红,就连渔夫衣服上的白都是用千年的蚌类化石研磨而成。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2S3P1SjbYJDXDFKV5mQYCBYtVUbeBN9VIYMAkbZW3aKp7D31ic9kIXwF0ticT9g2nzdib718ibA1US6jRhWib51oyibQ/0?wx_fmt=jpeg

颜色原料宝石,精品中的精品,珍宝中的珍宝。现场老师演示怎么把矿石磨成粉末、变成颜料的时候,四处飞洒碎渣,张国立和李晨都心疼到看不下去,亲自弯腰一点点的捡起来。

最后纷纷拦住老师,可以了可以了,别敲了,咱省点用。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2S3P1SjbYJDXDFKV5mQYCBYtVUbeBN9VaH0dBrUb8rUCuZnDcaKYy3Yk4Gia3a6OicNnVo1lY5IgocCoooSWT7lA/0?wx_fmt=jpeg

更何况,所有的矿石都是老师一个人带着榔头去山里挖回来。能想象出来,原料有多珍贵了吧。

而且,固色胶矾水中的明胶,由鹿皮或者牛皮熬制而成。大家平常吃的阿胶,上等的都是用来画画,中等的才用来做补品。

最后,调制出来的颜色和达芬奇《蒙娜丽莎》中的用色一样,还整整的领先他们300多年。

正因为如此,过了千年,《千里江山图》不仅不掉色,现在看来还熠熠生辉,璀璨夺目。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2S3P1SjbYJDXDFKV5mQYCBYtVUbeBN9VZheo3vU8y4KtNMZV4X5LWOmyEaoQCnHHnFufwjibJbwzvI48MkTpcIg/0?wx_fmt=jpeg


https://mmbiz.qlogo.cn/mmbiz_png/2S3P1SjbYJDXDFKV5mQYCBYtVUbeBN9VwIdY7xpZ96GORhYabeQWh7PUgpFld0oAomCavp8OcicibRapkBQnXDsQ/0?wx_fmt=png


第二件宝物——瓷母,官窑瓷器作品中,器形最大,釉彩种类最多,工艺最复杂的瓷器。

一个瓶子,身上集结历朝历代最名贵的釉彩,数量达到十七种。每一种彩色都是瓷器界可以独当一面的扛把子,更别说全部在一个瓷器身上出现,其中的工艺复杂程度可想而知。

他的名字相当接地气——“各种釉彩大瓶

https://res.wx.qq.com/mpres/htmledition/images/icon/common/emotion_panel/emoji_wx/2_12.png

https://res.wx.qq.com/mpres/htmledition/images/icon/common/emotion_panel/emoji_wx/2_12.png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2S3P1SjbYJDXDFKV5mQYCBYtVUbeBN9ViauV7MHMiaAgic29SWcnkANFOdMxKMyFlZJ0XYjt5OGBuYbJ4honqtDZg/0?wx_fmt=jpeg

这审美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除了乾隆,这个盛世出身,一辈子顺风顺水的富二代。

乾隆一生把王羲之和黄公望视为偶像,非常喜欢二人的字画。等到王凯扮演的乾隆入睡,两位大家入梦开启对乾隆审美的官方吐槽

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短短的一篇帖子上有七十多题记,几十枚收藏印章。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2S3P1SjbYJDXDFKV5mQYCBYtVUbeBN9V3zcd9rKkaSY7Iz0Whh02s0eu10YDbFoaRSVLSjmUXLn40CpNeFI6sw/0?wx_fmt=jpeg

中间的那个“神”也是乾隆写的,好好的一个书法贴,远一看还以为是狗皮膏药。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2S3P1SjbYJDXDFKV5mQYCBYtVUbeBN9VSEXoeHXq6H5neRe6q6jI8zKEKEzWjzdK44xiclhY1ibx3u3lricvMibicbA/0?wx_fmt=jpeg

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活活的被乾隆题了五十五处字,创造了中国历史上同一人在同一画中题跋最多的记录。

看不出来啊,乾隆还有一颗追梦吉尼斯记录的心。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2S3P1SjbYJDXDFKV5mQYCBYtVUbeBN9VgfQyaVN0eLZUJicLP2v3lHApkskSP3gNgqYAv89eodTTL1ChLicj31Wg/0?wx_fmt=jpeg

这些都不是重点!

难得见一次偶像,乾隆兴冲冲的向爱豆展示自己的瓷瓶样本。

“偶像快看看,好看不?”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2S3P1SjbYJDXDFKV5mQYCBYtVUbeBN9V6Pal4ZhFptbRKPIibo8vUZhWXz3Kjl3Uh3nh0U0ibNULageSvQou4FGQ/0?wx_fmt=jpeg

对于乾隆要做集大成瓷瓶的创想,两位大家更是毫不留情的diss,一个表示“辣眼睛”!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2S3P1SjbYJDXDFKV5mQYCBYtVUbeBN9V8IIb7sFYcsxW6zEWXOjm5Z8sFSDEefM58OBciaHBnLuZcOGzSrUZsJg/0?wx_fmt=jpeg

一个问道:你这么做,你家里人知道吗?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2S3P1SjbYJDXDFKV5mQYCBYtVUbeBN9VicziacH1DJiaOJkbBJfdJ5Z9CzwldXJMrIaeNsiayLUxyflwHSnNGndkicA/0?wx_fmt=jpeg

被偶像嫌弃,乾隆委屈巴巴的表示,我皇阿玛要是在世,肯定支持。

说着说着,皇阿玛雍正真的出来了,一脸痛心疾首的看着自己不成器的鹅紫。实在想不通,这个莫名其妙的审美到底继承了谁?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2S3P1SjbYJDXDFKV5mQYCBYtVUbeBN9Vx2nTibz21SIQaqFQ871hdI9c3ricFMd1KMibWcMibW4yfIPGk5W5icN66rQ/0?wx_fmt=png

想想雍正爷时期的瓷器,一向以庄重淡雅为主,低调处彰显奢华,不经意间流露皇家贵气。到了乾隆这,画风一变,成了村东头暴发户铁蛋家审美,水平down了可不是一两个档次。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2S3P1SjbYJDXDFKV5mQYCBYtVUbeBN9V6lrnicwMlzcHAglf4TXjlicECF2O5fKvKDK4HOa7ARQw36DEIVe5I3Ag/0?wx_fmt=jpeg

可是能怎么办呢?自己营造的盛世,自己生出来的儿子,只能宠着啊。 

三个人开始对乾隆展开灵魂拷问:

你确定要做?你就不怕后世人嘲笑你的审美?你就不怕别人说你炫技?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2S3P1SjbYJDXDFKV5mQYCBYtVUbeBN9V4uuibQEriasrNo7UUeapgvtL4sGrFHOJX1kD7pYb007tpmCI9svAQuJA/0?wx_fmt=jpeg

乾隆的回复真是又中二又燃:我就是要炫,我炫的是景德镇的匠人,我炫的是大清盛世,中国匠人创造出多少瓷器,如此融合怎么会不美。

我不求天下人理解,只求让后人知道,鼎盛王朝就该海纳百川。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2S3P1SjbYJDXDFKV5mQYCBYtVUbeBN9VCw4IAwibXADgh5QgtqQxF5IqVKcyRvibwlld70Pib3gzHu5lJlx4JBaibg/0?wx_fmt=jpeg

(点送一首《最炫民族风》送给乾隆)

网友对这一段反响很是强烈,没想到乾隆爷竟然嘴炮满分,纷纷要给审美蜜汁自信的乾隆爷拍烂小破灯,穿越时空也要给乾隆打电话。

https://mmbiz.qpic.cn/mmbiz_gif/2S3P1SjbYJDXDFKV5mQYCBYtVUbeBN9VpmFfYTNuAhZS2ZM2bVOajcAgfjNpGF3RbG5NVJxVgiaOw59HAPA2NwA/0?wx_fmt=gif

其实,从瓷母烧造工艺上,青花与仿官釉、仿汝釉、仿哥釉、窑变釉、粉青釉、霁蓝釉等均属高温釉、彩,需先焙烧。而粉彩、珐琅彩、金彩及松石绿釉等均属低温釉彩,需后焙烧。如果任何一环节出现纰漏,便会导致瓷器尽毁。

如此复杂的工艺只有在全面掌握各种釉、彩性能的情况下才能顺利完成。最后的成功率,往乐观方面想,只有0.25%

这种瓷器确实只能在国力昌盛和文化自信的朝代,才能诞生,也预示着“天下太平”。乾隆皇帝有炫的资本。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2S3P1SjbYJDXDFKV5mQYCBYtVUbeBN9Vr9LKmXNVE22FZOcoh1qkTNrgzXiclaBozcMOlky2xQaljDGB6ibLeoxw/0?wx_fmt=jpeg


https://mmbiz.qlogo.cn/mmbiz_png/2S3P1SjbYJDXDFKV5mQYCBYtVUbeBN9VwIdY7xpZ96GORhYabeQWh7PUgpFld0oAomCavp8OcicibRapkBQnXDsQ/0?wx_fmt=png


第三件宝物和前面两件相比,外貌实在是太寒酸了点。

破旧的十块石头,上面篆刻着718个文字(现存327个)。看起来黑乎乎的,其貌不扬。其实啊,上面的石鼓文是我国最早的石刻文字,乃篆书之祖,也有人说是今天汉字的「祖宗」。

https://mmbiz.qpic.cn/mmbiz_gif/2S3P1SjbYJDXDFKV5mQYCBYtVUbeBN9V8NYtW6JEJedE4e795mJ4KBNNGVgUHyEP1L7JSMAsdGGOib8Qr9mWbAQ/0?wx_fmt=gif

都说“一字抵万金”,有文字的文物,其研究价值甭提有多高。

但是,从先秦开始,经过千年,多次战乱,十块石鼓聚而又散,散而又聚。中间无数先代志士付出心血,经过多次辗转,石鼓最后能完整的保存下来,实属不易。

沉稳古朴的石鼓,背后的护宝人选节目组慎之又慎。最后选择影帝梁家辉讲诉石鼓的故事。虽然说着港普,梁家辉儒雅的气质,低沉到仿佛从古时传来的嗓音,和石鼓相得益彰。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2S3P1SjbYJDXDFKV5mQYCBYtVUbeBN9VO53cCefO8wyb6CK5dQwkZOOWwicGRuh7YcTDCuUr6eoqIEriatyRvhIA/0?wx_fmt=jpeg

进入故宫,梁家辉回忆到,25年前,当时自己在故宫拍《垂帘听政》。

有一次,他穿着一身龙袍,走到太和殿外的城楼上,发现月亮映衬着故宫的剪影。那时候他就在想,以前的皇帝,会不会在这个角落看自己的家。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2S3P1SjbYJDXDFKV5mQYCBYtVUbeBN9VtJ1vVibtUtydm5FyTicCk1Wvl0qHaSCSiciaG6YLVF61kNn7h21c6YQ2Yw/0?wx_fmt=png

几句话,眼前仿佛就浮现出一幅“月色苍凉,宫殿巍峨,剪影绰绰,凭栏独立”的画面。

对于自己是石鼓护宝人身份,梁家辉看的很重:石鼓诞生于陕西,语言虽然和香港差别很大,但石鼓上刻着的汉字却把中国人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2S3P1SjbYJDXDFKV5mQYCBYtVUbeBN9VoCSvL6ap5icPZRDaO5yxCu9fic4wrj4xeyY154HUt9j7eF546CpicaGTQ/0?wx_fmt=png

这大概也是文化的意义。

我们可能身处世界各地,掌握着不同的语言。汉字,以及承载文化的各种文物,永远把我们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https://mmbiz.qlogo.cn/mmbiz_png/2S3P1SjbYJDXDFKV5mQYCBYtVUbeBN9VwIdY7xpZ96GORhYabeQWh7PUgpFld0oAomCavp8OcicibRapkBQnXDsQ/0?wx_fmt=png


在讲诉文物“今生故事”时,节目组邀请来许多与文物保护工作息息相关的人物。

上面提到的仇庆年先生,国画颜料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人,却面临着后继无人的窘态。无奈,只能硬拉着儿子女儿跟自己学。

面对着不断减少的原料,老先生握拳拜托,如果有宝石颜料的原材料,一点要告诉他。再远,他也会去。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2S3P1SjbYJDXDFKV5mQYCBYtVUbeBN9VMic0L33S3NibQYv3xFgKCJRWeWQlOx9YgZz8WNtW9ExhxslicCvzA8PBA/0?wx_fmt=jpeg

国外研究生毕业,从事公司战略指导的张甡,号称瓷器展览馆的“问不倒”。介绍起各种瓷器的花色、年代、烧制过程滔滔不绝。听他说,张国立都不敢相信的要回头看画面。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2S3P1SjbYJDXDFKV5mQYCBYtVUbeBN9VbsbGMtQ4QD2uraYSxsE4wBs3saiciaMhpKvXsNZwVhvhKZ0B0hhkqU7Q/0?wx_fmt=jpeg

感受下听完他介绍后,张国立的佩服之情。

https://mmbiz.qpic.cn/mmbiz_gif/2S3P1SjbYJDXDFKV5mQYCBYtVUbeBN9VBleKCoThwDA3pbhqhabqqo12ichRd2R1NicTeuZ2xqOy2LJpqbf3tAvw/0?wx_fmt=gif

一家五代供职于故宫的梁金生先生,30年代战乱,爷爷负责押运古物南迁,到了五十年代,父亲又接过这个接力棒。

兄弟姐妹五人都是在古物迁移的路上出生,以至于几个人的名字都是根据转移地点的简称而起。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2S3P1SjbYJDXDFKV5mQYCBYtVUbeBN9VDdG2B2ZZwAibObNHQBOAbNJEDWs1DicnnzNziaxljIQQZp0YVk7k2iaTsw/0?wx_fmt=jpeg

本该2008年退休的梁先生,不断接受故宫返聘,参与近几年的故宫文物清理项目。上次我们说道,网红院长单霁翔能脱口而出故宫一共有186万余件文物,背后都离不开像梁先生一样工作人员的付出。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2S3P1SjbYJDXDFKV5mQYCBYtVUbeBN9VYEjNk6icibrZWcX4AMXqF00tx2yacCaZ6V6icf0STBbiaBhia1wsukJmWcA/0?wx_fmt=jpeg

一件文物,从它的源头看起,我们可以触摸文化的发展、历史的脉络。

从今生看起,我们看到哪怕是现在,仍然有许许多多的人因为热爱,而甘愿成为历史传承长河中的那朵水花。

哪怕这朵水花微不足道,转瞬即逝。

https://mmbiz.qlogo.cn/mmbiz_png/2S3P1SjbYJDXDFKV5mQYCBYtVUbeBN9VwIdY7xpZ96GORhYabeQWh7PUgpFld0oAomCavp8OcicibRapkBQnXDsQ/0?wx_fmt=png


之前大家一直担心会很尬的小剧场,看到梁家辉、段奕宏、何炅、马苏、刘涛、雷佳音、秦海璐...的名字后,网友也把心安稳落下。

一档众实力演员加盟的节目,讲的竟然是国宝,却没有夺走国宝的风头。这可比隔壁台的转眼噘嘴、嘶吼鸡叫有保证多。

央视爸爸的舞台灯光更是美轮美奂,大气磅礴。随着小剧场的进展,背景屏幕依次呈现不同的场景。细致到,为了展现时间更替,后面的屏幕从白天变成夜晚,又从夜晚变成白天。

https://mmbiz.qpic.cn/mmbiz_gif/2S3P1SjbYJDXDFKV5mQYCBYtVUbeBN9VLgzGdm4NrOW7eibzv4fOayTN37FZUicpGg09d9gePKguXPkfGHdT8ZDw/0?wx_fmt=gif

历史情景剧还不够,中间张国立作为主持,随口就是各种有意思的野史轶事。

拿刚才的《千里江山图》来说,绝世之画作,天才之少年,传奇之人生。王希孟画完这幅画后,去哪了?肯定会有这样的疑问吧。

这不,有人说他精力耗尽,不幸去世。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2S3P1SjbYJDXDFKV5mQYCBYtVUbeBN9VezbMNFpacyxde2j6Jdzgla2Gn5MwLpVDbpZYh1RC6d3QY2yF4qPjIw/0?wx_fmt=jpeg

也有人说他要被宋徽宗所杀,最后请求独自再看一眼自己的画。等到人们打开房门,王希孟已经不见。后世就传言,也许他已经钻进画里,与千里江山融为一体,没准江上的哪个渔夫就是他。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2S3P1SjbYJDXDFKV5mQYCBYtVUbeBN9ViaWz2T1OSKCbpcxkjusgoEeiaEdIg8S9LwE0kkosakibBECuzfguz03vQ/0?wx_fmt=jpeg

这种感觉就好像在上历史课,本来昏昏欲睡,结果遇到一个有意思的历史百事通老师,故事精彩到你根本舍不得闭眼睛。

寓教于乐,把厚重的历史文化能通过以小见大的手法传递出去。不撕逼,不搞流量噱头,央视爸爸在综艺方面,日常神隐,一出手绝对是顶级水准,无情虐杀其他节目。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2S3P1SjbYJDXDFKV5mQYCBYtVUbeBN9VFv9nM3RutiarrLTUa2uxePYkeloDWn8TRZKKSoZZiba6r40ibEYhtUtibw/0?wx_fmt=jpeg

虽然小剧场中,演员的服化道部分有些失误,但瑕不掩瑜。

一档文化类节目能够引起现在的关注度,算是成功的。

而作为普通人,我们可能无法知晓所有的文物内涵,能够通过一档节目知道部分国宝的“前世今生”,了解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的文明,也算是一件幸事吧。


最后,你还有什么关于文化类节目或书籍的推荐,评论说出来一起分享啊~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2S3P1SjbYJBlDG05rrIFIYG6lFcO6tJdoCpuxOMC0lpgWibjUj7IXsvPIkhlggib3gMVVCvfGK6LBQo2NqQ6Nf2w/0?wx_fmt=jpe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