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教育叙事—— 通过活动区游戏来实施《指南》课题阶段汇报小结
(2014-05-10 21:25:10)
标签:
班级活动 |
分类: 教育叙事 |
一、学习《指南》之后我在教育观念上的转变。
反思自己的十几年的幼儿教育,游戏真的没有那么的被重视,对游戏的把握也不够,所以是应该改变观念的时候了。以前总觉得自己还算敬业,孩子们在园的一日生活计划会排的满满的,总想让孩子们多学一点是一点,如果让孩子们玩的时间多了,就会觉得良心上过不去,耽误了孩子宝贵的时间。
首先,结合《指南》的学习,根据自己的领悟,我认真记下了这几个关键词句:
4、充分发挥幼儿个体差异
在园长的带领下,我们利用业余时间,坐下来专门进行了“通过活动区游戏来实施《指南》”以及五大领域的微课视频的学习,并结合实践活动进行了研讨、反思和交流,进一步梳理了思路。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边学习边实施《指南》,我把“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来实施《指南》中的目标定位为自己实施《指南》的目标:
下面以举例的方式,汇报一下我们班实施以上三个目标的具体做法。
(一)以“随主题不断丰富搭建区的材料,支持和促进孩子的游戏”为例,尝试“创设符合幼儿发展需要的游戏环境”。
搭建区是最受孩子们欢迎的区域之一,从开始创设搭建区,我们和孩子们一起搜集各种瓶瓶罐罐,然后孩子们分类整理与尝试统计搜集的材料,这一过程中孩子的参与积极性、分类整理统计的能力得以锻炼。接下来随着主题的进展以及孩子们的兴趣点,我们陆续投放了诸如鹅卵石、玩具汽车、恐龙模型、多米诺积木等材料推进了幼儿的游戏。
孩子们还尝试着与其它区域进行互动合作,如美工区制作的小亭子、花和树投放到搭建区,孩子们便搭起了春天的花园,投放的恐龙模型一直是孩子们使用频率最多的,他们搭的恐龙乐园创意无比;在进行了绘本《形状游戏》的拓展之后,我们又新投放了纸牌,对孩子们的搭建活动又推进了进一步。
总之,从单层面的排列搭建到垒高再到情景组合搭建;从独立搭建到合作搭建、设计后搭建、自发竞赛性搭建;从搭建中的交流商讨到孩子们的评价讲述;从大动作的垒高到精细动作的纸牌搭建···短短几个月,孩子们搭建游戏中,获得了大量有关数量、图形以及空间的核心经验,对审美规则的运用上,比如对称、有序排列、均衡等形式美的体现上,运用到了许多的数学经验,促进了幼儿思维、操作、艺术、创造等各方面的发展。
(二)以“在游戏中促进班级读书活动的开展”为例,尝试“有效推进幼儿发展的游戏指导”
1、通过“绘本还可以这样玩”活动,促进班级读书活动。
第一轮是园长请我们每一个老师自选一本绘本,然后从中挖掘活动区游戏素材,设计出几种活动区游戏,进行材料准备,如拼图游戏、美术游戏、手指游戏、表演游戏等,像绘本中的画面、角色、情节、都可以成为投放材料的关键元素。
游戏设计前的相关资料调查也是必要的。之前绘本在活动区中多是出现在阅读区或语言区中,其实绘本是可以涉及更多领域的。
2、让绘画讲述记录成为一种习惯,在续编、仿编、创编中发展语言思维能力。
渐渐地我觉得,让孩子讲述自己的画真的是一个很好的办法,有时看不太懂的一幅画,被孩子一讲述,顿时觉得神似,富有灵性。坚持了这两年,可以说我们班孩子现在是个个大方,想说、敢说也会说,对事物充满了好奇和探究欲望,能清楚表达对事物的看法,我想这也与读书与绘画讲述记录的结合不无关系吧。只是由于孩子太多的原因,一直以来我都是频繁的让孩子们带回家讲述然后记录,这已经成为了我们班的一个习惯。像护蛋行动后,经过体验一天护蛋的辛苦、成功或失败,孩子们画出了“蛋宝宝的故事”,生动而富有情趣,还有根据故事、古诗、儿歌、歌曲等而改编或仿编的绘画,也是有了孩子们对作品的理解而进行的创作。
例如:主题活动《勇敢的我》进行中,我们一起学习了儿歌《小熊过桥》,就像故事一样生动有趣的朗朗上口的儿歌内容吸引了孩子们的兴趣,孩子们喜欢这样富有情节的作品,活动后我们进行了创编活动。
班上悦自编的《小熊猫过桥》故事:小熊猫和它的好伙伴一块去玩,小熊猫不敢过桥,小鱼就鼓励它说:“小熊猫你别看下面,看我,如果你走过这个桥的话,你就有鲜美的竹子吃了”,小熊猫很高兴,立刻走过了桥。等下午它们回去的时候,小鱼早就不见影了,小熊猫伤心了。然后下面大浪听见了,说:“小熊猫你真是的,中午都过不了这个桥,”小熊猫更加伤心了。乌鸦又过来说:“你真是的,中午都过不了这座桥,”小熊猫更更更伤心了。下午的小鲤鱼听见了,非常生气,一下子就把大浪给踹走了,大浪垂头丧气,晚上,大浪妈妈气得把大浪扔进大海里了,被鲨鱼给吃掉了。晚上,乌鸦也被乌鸦爸爸狂批了一顿。小熊猫就回家了。
3、形式多样的小故事大王的评选——创设宽松的氛围,激发孩子们参与的欲望。
我们的“小故事大王活动”是以游戏为连结的,我们设置了多种形式:树立小榜样、游戏“传递小熊”、问题互动、小评委点评、自制小奖杯为奖品等不同的形式,使得讲故事活动最大化调动起孩子们的参与热情,发挥其教育价值。在游戏中开展“小故事大王评选”活动让孩子们更自信、更大方了。孩子的参与欲望更急强烈了。
(三)、以集体活动《折爱心比赛》、《水有什么变化?》为例,尝试“为教学设计游戏”
三八节期间,我们围绕爱的主题开展了许多活动,其中稍有难度的折纸爱心,居然会有绝大多数孩子都能熟练折叠,在老师教之前就有门庭正等个别孩子会折了,常看到他像个小老师一样一步一步教给小伙伴们,被他教会的小朋友便又成了小老师,就这样,在下午离园时间教给他们时,就有大部分孩子学会了,然后我又请孩子们做小老师教给爸爸妈妈折,凡事想要达到一定熟练程度不练是不行的,这样在第二天折纸添画时,就基本没有不会的了。在布置主题墙活动《我爱你妈妈》时,孩子们提出自己折爱心来布置主题墙,我便和孩子进行了一场折爱心比赛的集体活动,我可远远比不过孩子们呢,兴趣被激发的同时,不但每一个孩子都学会了折爱心,我想更重要的是孩子们还体验了自主学习的快乐吧。
2、小实验:《水有什么变化?》
这样的实验,孩子印象是深刻的,过程中有设疑、猜测、验证,孩子们习得的是实验的方法,这时的集体活动便是一个引领,虽然在活动中由于班额大的原因,并不能每一个孩子都去亲手试一试,但集体活动结束后,我们将实验材料投放到活动区中,便可以满足孩子们的探究欲望,而且孩子们还会将它带回到家庭继续探索,如果没有集体中的引领,可能是没有这样的效果的。
二、学习了《指南》家长的变化
1、对家长的宣传。
一开始实施《指南》,有的家长也许会认为幼儿园怎么不学东西呢?其实幼儿园是有引领家长正确育儿的责任和义务的,只是一味迎合家长,其实是对孩子不负责任的一种行为。
我们以“给家长的一封信”的形式,向家长宣传《指南》学习对孩子发展的好处,在班级群里与家长交流游戏等相关话题,渐渐地让家长们也走进《指南》与班级同步,共促幼儿的发展。
2、春天里和孩子们一起带着小任务走向大自然的家长们
1)、在主题进行中,怎样解决教学资源的缺失以及教学形式的单调呢?我们充分利用社会这一大课堂,请家长参与到班级主题活动中,适时地和孩子带着任务走出去,动用各种感官,直观的去丰富主题经验。如到中草药店参观等。
2)、带着小任务去春游
主题活动《春天的聚会》结束时,孩子们还意犹未尽,孩子们对关于春天的话题、对春的感受与发现还在不断产生,主题活动只是一个引子,生活才是一个大课堂,我们要做的就是在孩子需要时提供帮助,继续支持鼓励孩子的发现和探索,所以周末我们请孩子带着《生活百科》新主题中的任务——用相机亲自拍下游玩时找到的不同建筑,继续我们的春游活动。
我分层次的列举了几种方法,如:去植物园可以到规划馆反拍日照的老房子;带孩子回老家可以拍农村的平房;去竹洞天可以找到昨天孩子们说到的竹楼,还有一间茅草房并拍下来;
在主题开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是需要家长的配合的,大自然是鲜活的教育资源,可以调动幼儿各个感官的感受,是书本或教师讲所远远替代不了的,所以带幼儿走进大自然,融入其中,才能有更深的感受和体验,所以调动起家长对这一活动的重视是最重要的,我们和孩子交流了怎样制定春游的计划,请家长将找到的春天和孩子合个影,然后发到群里,在过渡时间里循环播放孩子们春游的照片,因为是孩子们亲身体验的,所以相互之间的交流更多了,这样也促进了家长们带孩子走出去的决心,清明回来后,孩子们激动的交流着,抑制不住的开心想和老师伙伴分享,这亲子春游可是大大弥补了幼儿园教育的局限啊。
3、家长带孩子参与到班级收集材料中
三、是游戏让孩子们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1、表演区让内向的孩子活泼起来,让孩子和我们建立起了连结,像班上几个性格比较内向的孩子,因为活动的吸引力,主动参加到表演区等各项活动中,性格也渐渐开朗,这次讲故事活动,还能主动去表现,可见,游戏真的是尊重了孩子个体的差异。
2、再也不用开展“按时入园好宝宝”活动了。
因了对活动的兴趣和喜欢,孩子们遵守着进区的规则,也因此想要到自己最喜欢的区域,就要早来园,不然区域满员了,就可能有的区一直轮不上,所以,孩子们都会早早来园“抢占区域”,据家长反映,早上赖床的没有了,吃饭磨蹭的也快了,有一次班上王泽威由于接连三早上早来园都没能进到搭建区,居然在第二天早上六点半就来的幼儿园在教室门口等了一个小时呢。每天早上来园,我们班都会有三五个孩子早早等在教室门口。孩子们多喜欢这样的活动啊。
3、孩子们脸上洋溢着满足、自信与快乐。
4、可喜的变化:在游戏中合作意识建立了起来。
在搭建区孩子们会齐心合力搭建一个建筑物、在益智区孩子们会与伙伴对弈一番、配好色的孩子会逐一送到所需的区域里、在午饭后孩子们会凑成一堆合作完成一组拼图···合作就是在这样自主、自发和自由的游戏活动中渐渐习得,是自然状态下为了让游戏继续下去,孩子们自发去做的,相信,这必将对孩子将来社会性发展起到有益的帮助。
6、生活活动中的数学游戏
1)、举例:值日生分加餐。在刚刚学了6的分成时,有一次加餐正好是鹌鹑蛋每人六枚,苹果半个,值日生是瑞和萌,两人分工明确,瑞负责分鹌鹑蛋,萌要分盘子和苹果。开始时瑞一下放两个,坐前面的萱会马上说不够再放,直到正好六个时萱马上说够了,然后就往后传,整个前面桌子的小朋友也都会去点数一遍再往后传、、、最后瑞居然能一下分六个,非常麻利和准确,看得出瑞对6的组合理解已经很熟练。
这一操作过程下来,点数、分类、6的组合、验证···都在真实生活中得以运用和练习。放手给孩子你会发现孩子们对自己的能力水平是能客观分析的,他们的分工往往比想象的要合理的多。相信孩子能行!只要时间允许,我都会请值日生来帮忙分加餐,一是增强孩子们的服务意识,二是锻炼孩子们的动作发展,三也是通过在操作中丰富孩子们对十以内数的理解和运用。
2)、举例:水杯架中潜藏的教育价值
学习了“在活动区游戏活动中实施《指南》”的视频后,我们马上将孩子们的水杯架做了一个小小的改动,首先将原先贴在每个杯子洞里的名字和学号一一清理掉,然后换上的是左边框和上边框的第几排、第几列的新标志。
四、接下来的计划
1、科学区新改革:9元活动区材料大卖场。在活动之前要进行一轮竞选,选出卖场工作人员发工作证上岗,在这样的游戏大背景下,不同发展水平的孩子都会熟练掌握9以内数的分合运用的。
2、下周开始制作绘本剧服装和道具, 并在表演区中开始分组排练绘本剧。
3、结合幼小衔接活动,引领家长在家庭中开展相关亲子游戏,如整理、家庭值日生、小任务、生活中的数学、阅读活动等。
4、尝试放手给孩子独立完成主题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