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师图教育申论作文高分笔记和思考

(2018-04-03 14:46:00)
分类: 第一发布

 

翘哥申论文章写作的笔记及思考

@翘哥

本着业精于专,精于勤的理念。在师图学习完这两天的作文专项课程后,我迫切需要的并不是迅速写作业,而是第一时间从笔记、课堂作业中回顾老师的精华,揉碎了在来个思路总结,之后要用思路贯穿写文的过程,才算真的吸收了。

其实对于申论写作,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我采用的都是准备几个不同角度的模板,审题之后分析题型,从材料提炼论点,在套入模板中去。具体的语言可以通过日常的积累来提升理论水平,字迹工整的卷面可以通过每日的量化训练来提升。但我认为模板教学最好的一点是可以快速让一个小白申论到中等水平,之后到了中等水平想再往上走,要怎么办,模板真的是万能吗?如何提升自身思维的活跃性,一直是困扰我的问题。

短短两天的课程,黄老师的教学不仅让我解决了心头的疑虑,也让我困惑不已的申论进阶中找到了新的目标。我们总是想着堆砌优美的辞藻,看似霸气的对策,灵机一动的好想法,而却缺乏了科学的分析我们这篇文章的受众到底是谁?他阅卷是一种什么样的状况?换位思考后,确实又不一样了。对啊,作为阅卷老师,而申论大作文没有实际标准的界限下,实际上,文章的目的不是流芳百世,文章的目的“直白一点”,甚至“上来就脱”直击要点,就是讨好他,就是让他看完我们的标题、文首句知道我们在写什么,就算成功。所以喽,三段论的主题“国家-社会-个人”、“万能八条的维度:制度-机制-法律-法规-宣传-教育-观念-要素”、以及自己的奇思妙想,别用。因为,大多数考生想的都差不多,背的模板都差不多,阅卷老师审美疲劳了,那基本就与高分无缘了。要么我们秒他,要么他秒我们,就这两个结局。

其实老师讲完这个,也验证了之前我对我自己准备申论过程中的疑虑。文章真的要往锦绣时代,歌颂功德上写的框架那么大吗?其实经过之前的学习,耳濡目染,练得多后,自己写文,不由自主喜欢写的比较虚,风格也倾向万能,但我也不知道如何在这一点基础上优化改善,虚实结合。老师也跟我点了这一点,帽子还是要戴好的,但是对策落实,就要在点上,要暴力地让阅卷老师看到你找到了点,从材料中找到的点,而且用虚帽又表达了自身的逼格,这不就是从文风中提现作者的综合能力嘛?我表示懂了。

而在写作上,框出逻辑,用逻辑思路来写,也是对的。之前我的风格确实太偏模板,那样就偏离了自己的东西和思想。太过万能就易虚,而目前文风改变的背景下,看人民网的主流评论,都是接地气、能落实、通俗易懂。申论考的就是考生的思维能力,我迫切需要的就是快速写文的能力。而老师传授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步曲,都均有相应逻辑蕴藏其中。先提出一个分论点,分论点,一定要死扣“关键词”,就是老师说的“词比意重要”。否则,在分论点上抠不到分,结局又是被阅卷老师秒杀啊。

接下来分别阐述。“是什么”+“名词解释”用各种俗语解释,堆砌,“为什么+正反案例、排比案例、原理效应”,“怎么办+对策词汇、政策词汇+维度”等来展开,此处的对策万望能具体点,务实一点,不行你就看看第三题对策题,抄一点过来,也比我们重复论点,空对空好上百倍。如:保护民族文化,重在保护精神内涵,促进文化延续性。一个人的状态可以用“精、气、神”来描述,对于一个民族来讲也可以如此描述。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涵就是“神”,象征着文化内涵。正如美式文化象征自由的“山姆大叔”、日本象征忠义文化的“武士道”精神的代代相传,传承五千年历史的中华文明,不仅有岳飞“精忠报国”的忠义、“季布一诺”的诚信、更有当今“女排精神”的团结、“汶川救援”的奉献.....传承民族文化,保护文化的“神”,就是要做好教育宣传的常态化。开始于妈妈教育孩子的盈盈期盼,开展于校园教育学生的积极引导,更热传在全社会对好人好事榜样的积极弘扬。以教育传递文化保护,让文化的“神”引导我们前行的道路。

哦买噶。老师的思路真的是ok易学。在深入体会老师的思路后,发现自己写作的速度大大加快了,我来此求学的问题一得到了解决,那下一个问题,如何写的又快又好呢?

答案显而易见,苦练。边练边分析,通过不同的思路,写法,范围来练分论点的展开,这既是一个活跃思维的过程,也是调动自身知识储备的过程,想想有点小激动。那分论点如何亮化?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用freestyle口述的方式来了几段,完美地展示了面试的思维及表达能力,让我瞬间享受这个过程。这种东西,没有储备和理解,完全玩不来的好吗?那一瞬间,我在心里面已经默默对公开身份的黄国斌老师,彻彻底底路转粉成为小迷弟了。对于强者,就是要紧紧抱住大腿!!!

分论点如何亮化?一是用材料中的词,怎么找看眼力。因为材料中往往有高度概括好意思的关键词,要好好发挥拿来主义;二是用“诗句+分论点”,这种方式往往适合骚气文风的考生,这个我学不会;如“艰难困苦,玉汝乃成”扶贫工作不是一蹴而就,需要长时间努力深耕,迎难而上;如“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特色小镇建设重在顶层设计,紧紧结合当地资源开发设计;我编不下去了,老师的话说,这种诗句储备,这条路,走不通。三是排比,排比是把双刃剑,排比用的好,逼格高深度有内涵,排比用不好,被阅卷老师秒杀,理由就是不允许这么牛逼的考生存在。那我就,保护传统文化,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保护传统文化,重在弘扬,轻在表面。保护传统文化,上为创新,下为守旧。保护传统文化,内在精神,外在形式.......我觉得我还是老老实实回到“是为怎”三步曲吧。

在怎么写好开头结尾中,老师还是点了点那个“惯性”思维,不要跟大家一样。万能的东西很一样,申论写作中,怎么样一针见血地和别的考生拉开特点,是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这个很实用也很关键。不管老师提的“名言警句”开头(储备难题)、“原理效应”开头(我觉得最不好用,又俗)、“成绩+问题+论点”开头,这个实用,但是也要玩出自己的风格,值得深思熟虑。看过老师的案例,有点抛砖引玉的意味。可以用“诗句/俚语+背景+问题+论点”的方式,灵活运用。如:记忆中那个故乡的模样,是乡音袅袅,青砖白墙绿瓦头,天青色烟雨的秀美赣鄱乡村景象。而如今,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逐步实施,故乡也换了新颜,城镇化建设日新月异。江西省疆域辽阔,有许多留存许久的特色文化、经典产业,如何在历史进程中完成保护与发扬的融合,建设与传承的交相辉映?特色小镇的建设正期解决这些问题。我觉得这个开头,点题,点江西,又有一点人情味,可能能讨好阅卷老师把~正如老师说的,自己思考,形成自己的style最好。

而结尾,作为阅卷大大必看的地方,老师总结的真实击中了我幼小的心灵。我就酷爱展望式,极善于无病呻吟。号召式,号召地自己都没底气,尴尬结尾。老师分析的透过现象看本质我就不奢求了,自个的肤浅决定这条装逼之路是无法选择的,那我觉得警醒式的难度系数不那么高,可以小小学下啊!如:特色小镇的提出,即是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及创新,更是树立特色地方产业,弘扬特色文化的有利机遇。但一番热度的背后,我们还需冷静思考,特色小镇的建设如果没了“特色”,该如何可持续?避免成为政绩的“顺风车”,避免成为“城镇房地产化”的催化剂。警惕“上有对策、下有政策”,特色小镇建设才能真正为民所建,为民所用。

上述即是本小学员对申论写作专项课的总结。事务性文书纯粹靠练,就不总结了。申论是一种必备的思维能力,在接下来的17天里,找到了新的前进目标,就是用老师教会的思路,不断找真题,找话题来练写作的快速反应思维,将全真模拟的状态习惯于练习之中,再联系手写速度。手写和电脑写最大的区别是,电脑可以不断推敲出自己的表达,完成度很高。而手写不提前规划好的话,很容易被思维推翻,而且错字问题。所以,打框架的构思阶段,就要把逻辑都构建好,另补充的就是,老师提的填空法真是无敌有效的,框架好了,用铅笔在卷子上定好各段的位置,才帮助自己定位差不多的字数,完成卷面的整洁。于是乎,整个卷面,结构清晰,字迹清楚,开头结尾精彩,分论点点题,论述okbingo我们就可以秒杀阅卷老师了。

愿自己在这个美梦中不要惊醒,还是起来好好背素材吧。最后17天,战友们一起加油呗!最后感谢CCTV,感谢师图教育,感谢码天阔老师,感谢乱用照片欺骗学员的黄国斌老师,感谢大家的互相学习交流。祝福大家顺利上岸,面试我们龙市大厦C7楼再见。

 

                                                       翘哥哥42日亲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