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常识】 何谓朔望月 上弦月 下弦月

标签:
天文常识杂谈 |
分类: 【天文常识】 |
http://s10/mw690/003dRoQpzy6Tgt5YT8t39&690何谓朔望月
http://s3/mw690/003dRoQpzy6TgtS6fmOd2&690何谓朔望月
http://s12/mw690/003dRoQpzy6TgtPtanpfb&690何谓朔望月
在果老星宗中,有《广寒赋》专门讲解太阴篇章,认为“晦明迥别上弦下弦。上弦之后月渐明,下弦之后月渐晦。二十八宿循环,祸福晓矣。”
简单识别上弦下弦,
在北半球
上弦月(新月)是从右边开始出现的。下弦月(残月)是“C”形。
上弦月——“)”这个样子
下弦月——“(”,
但是在南半球相反:
上弦月——“(”
下弦月——“)”
下面为大家补充关于月相方面的知识。
http://s15/mw690/003dRoQpzy6TgtocrbE3e&690何谓朔望月
就是太阳,地球,月亮处于一定的位置,你只要记得:“上上西西,下下东东”。
新月过后,月亮渐渐移出地球与太阳之间的区域,这时我们开始看到月亮被阳光照亮的一小部分,形如弯弯的娥眉,所以这时的月相叫“娥眉月”。这种“娥眉月”只能在傍晚的西方天空中看到。到了农历初八左右,从地球上看,月亮已移到太阳以东90°角。这时我们可以看到月亮西边明亮的半面,这时的月相叫“上弦”。上弦月只能在前半夜看到,半夜时分便没入西方。
上弦月和下弦月,娥眉月和残月的相貌差不多,但它们出现的时间、位置及亮面的朝向是不同的。娥眉月和上弦月分别出现在傍晚和前半夜的西边天空,它们的“脸”是朝西的,即西半边亮;残月和下弦月分别出现在黎明和后半夜的东边天空,它们的“脸”是朝东的,即东半边亮。由于我国农历日期是根据月相排定的,所以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有时靠它来判断农历日期及夜间的大致时间。月亮从新月位置到再次回到新月位置所需时间平均为29.53天,也就是说,月相的更替变化周期平均为29.53天,称为一个“朔望月”。
http://s7/mw690/003dRoQpzy6Tgu5iVAG46&690何谓朔望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