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快乐地学,让教师幸福地教”,这几乎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共同愿景。教育不是简单的重复,如何引导青年教师走到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上来?特级教师管建刚的这本《不做教书匠》,值得一读。透过这本书,我们会欣然发现,管老师从一名名不见经传的农村教师成长为小语届赫赫有名的特级教师,这样的华丽蜕变,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不做教书匠》,是管老师专门写给一线青年教师的一部作品。他以深入浅出、寓理于事的方式,引导青年教师做一名有方向感、约束感、责任感、上进感、专业感、奋斗感、亲和感以及智慧感的老师。读他的书,就像在听一位成功者在娓娓讲述他的成长经历,他的教学、生活心得,一切都是那么亲切、一切都是那么自然!
何为教书匠?顾名思义,教书匠就是呆板地、机械地、熟练地进行教育的老师,通常含有贬义,又称“教书机器”。 南京教科所刘文先生指出:“教书匠”和“教育家”之间最主要的区别在于——是否“把心思用到精巧”,“把技术练到纯青”,“把小事作到极致”?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教师,我们必须对陈旧的、低效的、辛劳的“匠”说“不”!
青年教师如何成长?如何让自己身上的“匠气”变成“底蕴”?关键词是:坚持。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他的坚持,打破了传统的作文教学方法,给作文教学这片贫瘠的土地增添了许多新的活力;他的坚持,让学生的语言变成了铅字,让学生从成功走向成功;他的坚持,成就了自己的专业成长,让村小教师成长为特级教师。
心动了吧?请打开这本书,用心读一读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