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和热测定实验中的八个问题

(2013-10-24 09:27:23)
标签:

一轮明月复习中

理论

文化

中和热测定实验中的八个问题

 

1、测定酸碱中和热为什么要用稀溶液?

答:中和热是酸碱在稀溶液中发生中和反应生成 lmol水时所放出的热量,为什么要指明在稀溶液中呢?

因为如果在浓溶液中,即使是强酸或强碱,由于得不到足够的水分子,因此也不能完全电离为自由移动的离子。在中和反应过程中会伴随着酸或碱的电离及离子的水化,电离要吸收热量,离子的水化要放出热量,不同浓度时这个热量就不同,所以中和热的值就不同,这样就没有一个统一标准了。

2、为什么强酸强碱的中和热是相同的?

答:在稀溶液中,强酸和强碱完全电离,所以它们的反应就是H+与OH-结合成H2O的反应,每生成lmol水放出的热量(中和热)是相同的,均为 57.3 kJ/mol。

3、为什么弱酸、弱碱参加的中和反应的中和热小于 573 kJmol

答:弱酸、弱碱在水溶液中不能完全电离,存在着电离平衡。弱酸或弱碱参与中和反应的同时,伴随着电离,电离过程要吸收热量,此热量就要由H+与OH-结合成水分子放出的热量来抵偿,所以总的来说中和热小于 57.3 kJ/mol。

4、是什么原因使中和热测定结果往往偏低?

答:按照课本中所示装置进行中和热测定,往往所测结果偏低,造成如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有:

(1)仪器保温性能差。课本中用大小烧杯间的碎纸片来隔热保温,其效果当然不好,免不了热量散失,所以结果偏低,这是主要原因;

(2)实验中忽略了小烧杯、温度计所吸收的热量,因此也使结果偏低;

(3)计算中假定溶液比热容为4.18 J/(g·℃),密度为1g/cm3,实际上这是水的比热容和密度,酸碱溶液的比热容、密度均较此数大,所以也使结果偏低。

5、为何说保温效果差是造成中和热测定值偏低的主要原因?

答:实验中温度升高得不多,所以烧杯、玻璃棒吸收的热量甚小,影响不大;而酸、碱溶液是稀溶液,实际密度对比热容与水相差甚微;所以此影响更微弱。因此说,结果偏低的主要原因是保温性能差,若能改进装置,比如用保温杯代替烧杯,使保温性能良好,就更能接近理论值。

6、离子方程式H+OH-=H2O代表了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能否用此代表所有中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答:离子方程式书写要求“将难电离或难溶的物质以及气体等用化学式表示”,所以弱酸、弱碱参与中和反应时应以分子的形式保留。例如,醋酸和氢氧化钠的离子方程式就应当写为:

HAC+OH-=Ac-+H2O

只有可溶性强酸强碱的离子方程式才可能如此表示。

7、为什么中和热测定中要用稍过量的碱?能不能用过量的酸?

答:这是为了保证碱(或酸)能够完全被中和。H+与OH-相互接触碰撞才能发生反应,如果用等量的酸、碱,随着反应的进行, H+与OH-相互碰撞接触的机会越来越少,越来越困难,可能有一部分 H+与OH-就不能反应,而在一种微粒过量的情况下,则大大增加了另一种微粒完全反应的机会。不能用过量的酸,因为碱中含有杂质碳酸钠,酸过量就会有酸与碳酸盐反应导致中和热测定不准.

8 为什么 要用环形玻璃棒搅拌?若用铁丝取代环行玻璃棒会不会有影响

答 为了使反应充分.若用铁丝取代环行玻璃棒会使铁与酸反应放出热量而且铁丝传热快,使测量值偏低。

 

 

 

 

其它问题

 

 (1)教材有注,“为了保证0.50mol·L-1的盐酸完全被中和,采用0.55mol·L-1NaOH溶液,使碱稍稍过量”,

那可不可以用0.50mol·L-1NaOH与0.55mol·L-1HCl,让酸稍稍过量呢?

答案不是“可以与不可以”而是“不宜”。原因是稀盐酸比较稳定,取50mL、0.50mol·L-1HCl,它的物质的量

就是0.025mol,而NaOH溶液极易吸收空气中的CO2,如果恰好取50mL、0.50mol·L-1NaOH,就很难保证有

0.025molNaOH参与反应去中和0.025mol的HCl。

(2)为了确保NaOH稍稍过量,可不可以取体积稍稍过的0.50mol·L-1NaOH溶液呢?

回答是可以的。比如“量取51mL(或52mL)0.50mol·L-1NaOH溶液”。只是(m1+m2)再不是100g,而是101g或102g。

(3)关于量HCl和NaOH溶液的起始温度“t1/℃”

①不能以空气的温度去代替酸碱溶液的温度;也不能以水的温度去代替酸碱溶液的温度,因为空气、水和溶液

(这里是酸碱)的温度是有差别的,会明显影响实验结果。

②为了使NaOH和HCl溶液的温度稳定,最好是把配成的溶液过夜后使用。

③最好不求HCl和NaOH两种溶液温度的平均值。两者的温度悬殊差别越大,实验结果越是失去意义,最好是两种

溶液的温度相同。办法是:用手握住烧杯使温度低的溶液略有升高,或用自来水使温度高的溶液略微降温,以达

到两种溶液温度相同的目的。

读者注意,中和热的测定最好在20℃左右的环境温度条件下进行,不宜低于10℃以下,否则低温环境容易散热,

会使中和热的测定值明显偏低。

④为什么采用环形玻璃棒搅拌混合液,可不可以用普通玻璃棒?能不能用振荡的方法混匀溶液?

环形玻璃棒的优点在于:上下移动搅拌的面积大、范围广(切不可把环形玻璃棒移出混合液的液面!),混合均匀,

普通玻璃棒显然不具有这种优点。

至于振荡混合液,一定会有部分混合液附着在烧杯壁,这样散失的热量会使中和热的测定值偏低。

⑤强酸与弱碱,强碱与弱酸的中和反应热值如何估计?

鉴于弱酸、弱碱在水溶液中只能部分电离,因此,当强酸与弱碱、强碱与弱酸发生中和反应时同时还有弱碱和

弱酸的不断电离(吸收热量,即电离热)。

所以,总的热效应比强酸强碱中和时的热效应值(57.3KJ/mol)要小一些。

值得注意的是,有少数弱电解质(如氢氟酸)电离时会放热,

它与NaOH的中和热会大于57.3KJ/mol(实为67.7KJ/mol)。

⑥酸碱的浓度该有个什么大小范围?太大、太小对测定值会有什么影响?

如果强酸强碱溶液的浓度太大,混合时由于体积增大,离子继续扩散水合产生热效应。离子的水合热大于扩散热,使总过程放热,使得测得的热值偏高。但是酸碱溶液的浓度也不可太小,否则中和反应放出的热太少,温度变化不大,不易测出。经验指出,测定中和热的酸碱的浓度大小范围以在0.10mol·L-1~1.0mol·L-1之间为宜。

⑦本测定有许多难以克服的概略因素:反应容器(烧杯、环形玻璃棒搅拌器)要吸收一些热量,

反应混合液的空间要散失一些热量,以及量取溶液体积、温度计读数以及温度计的精确度等都会产生一些误差,

所以本测定只能是近似测定强酸强碱的中和热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