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作业分层优化设计的案例研究》
阶段性总结
【课题确立的背景】
《英语课程标准》提出:小学阶段的英语课程要以激发兴趣为目的,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推动教学改革的深化,单调、机械、重复的作业不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必须进行深刻的重大改革。在教学中,我们发现传统的小学英语作业存在以下弊端:作业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却忽略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作业形式比较单一,缺乏多样性,趣味性,主要是重复机械地抄写生词句、课文等,或是进行题海战术,做英语活动用书,英语配套练习等,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完成作业的现状是:学生每天做英语作业花费的时间过长,负担过重;学生对重复书写的作业缺乏兴趣,有敷衍现象,书写不规范;作业不分层次,不同能力的学生得不到相应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学生希望尝试做一些形式新颖、具有探索性、开放性、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的作业。
小学的英语教学活动不应该仅限于课堂,而应该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中。英语家庭作业就是将英语教学延伸到课外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学生课外学习英语的重要手段。但是目前,大多数小学英语教师把教学的重点放到课堂内,往往忽视了课后知识的巩固和拓展。特别体现在学生对于枯燥的说教和单一陈旧的操练方式不感兴趣,他们的注意力也较难集中到学习上来。随着英语学习要求的提高,学生容易产生反叛和厌学的心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当代教育强调的是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不仅仅是应试考试的能力,更重视的是对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在英语教学中,重视课外作业是根据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培养的基本理念提出来的。课外作业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形式之一,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是连接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的关键环节,它既能巩固课堂教学,强化对课堂学习内容的理解,又能对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进行有效反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学习的能力。其中作业设计的量、形式,也是透视教师教育理念的窗口。而当前英语课外作业的分层设计还没有引起英语教育研究人员的普遍关注,
【课题研究实施过程】
今年九月初,我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以及英语教学的需要,确定了要研究“小学英语作业分层优化设计”方面。
一、收集资料,学习理论
我们用一个月的时间进行理论知识学习,确保从根本上认识反馈的重要性,从而研究反馈。研讨学习并总结出现阶段我们英语教学和布置英语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学习途径则是多途径学习,通过网络搜集、各自研读、集体交流评析等。
(一)理论储备,充实自我。
在课题研究中,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课题方案”以及有关即时反馈的多篇文章。老师们除了各自研读以外,还一起进行交流,记录心得体会,以求融会贯通,对课题研究有所帮助。并最终确定我们的分层作业的即时反馈将从“布置作业的有效性”和“作业设计的有效性”两方面进行研究。
(二)找准根源,把握方向。
我们了解到目前我们现阶段布置英语作业存在的一些问题:
(1) 低年级学生的作业布置存在的问题:
1.统一布置作业多,自由选择少
很多老师喜欢布置统一的作业,以便批改,很少或没有让学生自由地选择作业。因为有的教师认为低年级小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还比较薄弱,需要教师的引导,因此,不太敢放手交给学生。这样千人一面的作业布置,违背了分层教学的原则,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作业单调乏味
很多教师基于“熟能生巧”的心理,给学生布置的作业内容大部分是教材中的练习题。对于部分学生来说这无疑是浪费时间,而且成了学习的负担,使学生厌烦做作业,甚至厌烦学习。
3.独立完成多,合作完成少
现在普遍强调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但是很多时候,合作学习仅仅在课堂上得以体现,而其他时间教师就不闻不问了。在作业布置方面,不少教师缺乏思考,学生仍然是独立完成的多,合作完成的少,甚至没有。
(2)高年级学生作业布置存在的问题
1.作业形式单一
还是传统的作业形式,听写单词,背诵课文,写句子。
2.机械重复的作业多
许多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多着眼于巩固所学的知识,走入了机械重复的误区,忽视了作业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3.作业没有分层性
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英语学习的要求在于提高,学习程度的差异性也在不断加大。对于传统的英语家庭作业模式来说,教师只考虑到大多数相同水平学生的完成情况,采取的是一刀切的手段,势必会出现“吃不饱”和“吃不了”的情况。
针对现在小学英语作业出现的问题和学生完成作业的现状,我们提出开展此项“小学英语作业分层优化设计案例研究”,试图探索出适合低年级和高年级不同层次学生的家庭作业,丰富学生的英语家庭作业形式。强调作业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设计一些深浅不一的作业,选择性强的作业,让学生可以获得更多的选择余地和更大的发展空间,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生心理需求。试图提高低年级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并试图减缓高年级学生两级分化的现象,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英语学习的学习效果
二、实验成果
课题组成员通过这段时间的摸索和实践研究,并学习了相关的理论知识,并把理论应用到实践当中,从教学效果看取得一定的成效。
(1)低年级学生分层作业取得的进展
1.减少统一布置作业的次数,增加学生自由选择作业的机会
三年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一二年级有所提高,只要老师给与正确的引导,他们肯定能很好完成作业。因此,要给学生学选择自己喜欢做的作业的机会,让学生在快乐中写作业、学英语。本学期我让学生自己选择做他们喜欢的作业,比如选择制作手抄报还是录小视频,选择口拼单词还是默写单词等作业形式。这样做,不仅巩固了所学内容,而且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2.作业形式多样
作业形式不再是传统的机械性操练,如读读背背写写等。而是加了听一听,说一说,演一演,做一做等多样的作业形式。如,本学期我让学生共完成了4次实践作业。每次实践作业都是根据课本所学内容合理设计布置,其中有“制作购物清单”“制作相册”“我是小演员”“制作计划”等实践作业。如让孩子根据课文内容手绘地图,并把本课所学的重点句型写在旁边。孩子们积极性特别高,每次都积极完成这类动手操作类的作业。
3.增加合作完成作业的机会
三年级的学生更喜欢小组、同伴之间一起学习,他们喜欢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他们更喜欢去向别人表达自己。因此本学期在课堂上我常使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学生积极性很高,在课后,我会布置一些调查类的作业,他们更乐于去找自己的好朋友甚至家人去一起完成作业。比如,我有一次布置了一起作业中的亲子作业,要求孩子和爸爸妈妈一起看视频学英语,并让家人给出评价,孩子学习的积极性特别高。还有我布置了做调查表的实践作业,那次作业我采用分层布置作业的方式,将作业分成ABC三层,根据这样的分层作业要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ABC三类作业中的一个,调查或采访自己的朋友、同学或家人的周末计划,学生们保质保量的完成了那次实践作业,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特别高。
(2)高年级学生分层作业取得的进展
1.作业形式多样化
作业形式不拘泥于是传统的作业形式,听写单词,背诵课文,写句子。而是让学生根据本课主要内容进行动手的实践性作业。比如让孩子根据课文内容手绘地图,并把本课所学的重点句型写在旁边。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巩固本课重点,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避免机械性重复
为了避免机械性的重复,比如机械性的重复读课文,老师会选择让学生通过录视频的方式,把课文的主要内容复述出来。学生在通过录视频的过程既可以提高自己的自信心,又可以更好巩固本课内容。
3.作业具有分层性
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英语学习的要求在于提高,学习程度的差异性也在不断加大。对于传统的英语家庭作业模式来说,老师采取把作业进行分层布置比如,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How can I get there?为例:
本次分层作业老师并不事先把学生分成ABC三类学生,而是根据作业要求,让孩子根据作业要求自己选择完成。
分层作业设计和要求:
1.
根据课本第七页Be a tour
guide内容,手绘一个地图。
2.
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以手绘地图后,并在地图上标注出方向性的标识,再有能力可以在地图旁写出对话。
3.
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可以手绘地图,并在地图上标注出方向性的标识。
4.
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只要求手绘出地图。
根据这样的分层作业要求,希望学生可以给与自己更多的自信,对自己的要求更高。而且根据作业完成情况,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学生都会选择第2和第3项完成。
大多数学生对于分层作业还是会积极完成,积极性大于完成之前单调乏味的英语作业。作业上交情况很好。
学习稳定的学生,除加强基础训练之外,有的学生有了适当的提高和拓展。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也可以坚持完成作业,达到了一定的复习效果。
分层作业布置中存在的问题
(1)低年级学生,分层作业布置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在完成分层作业时,有的学生态度有点不端正,写句子或单词时字迹不工整,涂色时涂的乱七八糟。有个别A类学生竟然选择C类B类作业去完成,让我大失所望,因为我知道他们是想选简单一点的作业,提早完成任务。
2.有的学生过高评估自己的能力,挑战高难度的A类作业,导致作业完成的质量不高,句子写的不完整,错误多。C类学生自尊心很强,他们不愿意选择C类的作业,他们怕别的同学嘲笑,他们更需要老师的关注和鼓励。因此,不要把学生分ABC三类,这样可能会打击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每一个孩子都有闪光点,我们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鼓励学习差一点的孩子,给与他们耐心与教育期待。
(2)高年级学生,分层作业布置中存在的问题
1.学困生还是有畏难情绪,会选择对于自己相对来说简单的作业来完成,使得有的学生还是没达到复习巩固的效果。
2.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对于自己的评估过低,会选择低于自己能力的作业来完成。
分层作业布置的改进措施
1.客观公正地划分层次
要客观公正地给学生分层,就必须深入研究学生。了解学生能力、兴趣、动机、学习方式的差异,了解学生以往成绩,初步认定学生层次。综合其他各学科情况,评判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力。要以动态的观点观察学生的层次,发展地看待学生层次。
2.循序渐进地提升自己
分层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在及时掌握学生学习的动态的同时,还要不断采取新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达到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
3.因人而异地制定目标
课程标准要求教学目标为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层次。在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方面,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定不同的学习目标。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因材施教,因人而异。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达到的目标也各不相同,应充分体现“主体多元教育理念”,避免一概而论,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这样做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接受教育,始终保持学习的兴趣。
4.灵活机动地选择方法
在学法指导上,基础差的学生应以积累性学习为主,通过积累,丰富知识,提高水平;而基础好的学生应以创造性学习为主,通过运用,让他们在运用、创造中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
在分层作业是分层教学的课堂外的延伸,能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因材施教,能够使教师的教育和教学适应学生的情况、条件、要求和思想认识的发展规律,真正做到“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分层作业不但可以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让学生在心理以及学习能力方面都有大的提高。
以上是我校小课题研究完成的一小部分工作,以后我们会本着“想到一点就做到一点”的课题研究作风,扎扎实实地做好课题研究工作,决不敷衍了事,一切本着课题研究的精神,实实在在地做好每一项工作,使课题研究成为日常课堂教学的一部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