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定篇”、“例文”、“样本”和“用件”

(2013-02-13 21:17:47)
标签:

教育

在阅读《小学语文教师》时,一篇文章中提到 王荣生教授在《语文科课程论基础》里对课文做了四种价值定位,一是定篇,二是例文,三是样本,四是用件。对文中所出现的定篇、例文、样本等词弄不清是什么意思,通过上网查阅,才知道是根据教材中文本的不同功能,将文本分为:“定篇”、“例文”、“样本”和“用件”四类。下面是复制过来的内容,供学习用。

“定篇”应该是指语文课程规定的内容要素之一。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中规定语文课程必学的篇目。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并未对小学生必学篇目做出明确规定,只是在《课程标准》后附录推荐背诵的古诗文。“我国传统的语文教育,教材一直代替课程,行使课程的权力。按惯例,教材的篇目,往往主要扮演着‘定篇’的角色。” 实际就是指语文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中规定的篇目。

 “例文”是采用了夏尊的含义。夏先生提出,语文教学就是明里探讨那些“共同的法则”和“共通的样式”,而选文,则主要说明“共同的法则”和“共通的样式”的“例子”。王荣生教授认为,“例文”是为相对外在于它的关于诗文和读写诗文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态度等服务的,成篇的“例文”,大致相当于理科教学的直观教具,它给语文知识的学习添补经验性的感知,并通过感知,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知识。例文有可能是成篇的,也有可能是片段。

“样本”说在我国最早由叶圣陶先生提出,他说:“教材的性质等于样品,熟悉了样品,也可以理解同类的货色。”叶圣陶先生认为,语文教学内容就是怎样读、怎样写的方法,这其中最首要的知识,而知识的获得和生成是学习者在选文阅读和揣摩中实现的,离开了特点的选文,知识无法生成。“知识不能凭空得到,习惯不能凭空生成,必须有所凭借。那凭借就是国文教本。国文教本中排列着一篇篇文章,使学生试去理解,理解不了的由教师给予帮助在这里,学生得到了阅读的知识(即方法)。更使学生试去揣摩它们,意念要怎样地结构和表达,才正确而精密,揣摩不出的,由教师帮助;从这里,学生得到了写作的知识(即方法)。”王荣生教授认为,“样本”说的课程内容是不能事先约定的,而是随着学生技能的增加而逐渐减少的,因此课程内容主要来源于具体学生在与特定文本交往的过程中。

如果说“定篇”、“例文”、“样本”可以作为语文学科中的“学件”的话,那么,“用件”则体现在“用”上,“用件”类选文的目的主要是提供信息、介绍资料、使学生获知所讲的事物。

选文的四种类型,实际上也构成了研究语文课程、教材乃至教学的一种认识框架,同时也是对“语文课程与教学目标”与“选文学习目标”之间关系的具体化,对于四种选文类型的鉴别,可以促进我们对语文问题的认识、分析和研究的深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主角与配角
后一篇:情人节的短信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