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張衛東《“侃山”還有個名字叫“侃大山”》

(2015-10-02 14:44:27)
标签:

情感

文化

“侃山”還有個名字叫“侃大山”

張衛東

   說起“侃山”倒是有個會晤專題,我的好友孫金彭與李燕生兄曾專門約過一次侃山……

   清晨從靈境胡同地鐵上來,前行進了小醬坊胡同有一種說不出的喜悅,見劉延東的府邸原是洵貝勒府時不禁又是一番思索。前朝遺老身已朽,今朝陽宅又生輝!還是說說孫公住的廿一號院吧……

   民国初年,這裡原是沒有格局的散落式民居,到了傅作義当政北平市的時節,就變成他身邊警衛人員下處,而後當然算是西城區房管局的產業了。

http://s12/mw690/003dJzb5zy6VT7UdsRtdb&690
                 孫金彭先生與張衛東在西四南小醬坊胡同家宅

   金彭先生已年過古稀,卻是多情人不老,一直沒有用翁、公等雅號題畫,這便是成就怹是個多思、敏捷、理智、友愛、仁德的不老人。

   彤彤是孫先生的惟一兒子,比我小一歲,我們第一次見時他剛離開學校參加工作。今日相見頓使我浮現出他母親憨厚慈愛的面龐,那是個非常有自製能力的女性,也是一個北京女人完全具備的恬靜端莊,但是天神並沒有給予她多少憐憫,這位天生下肢癱瘓的媽媽,以金彭先生為首的這一家人卻付出十七年的心力,不論是兒子彤彤還是女兒以及兒媳,終於把這個家安排的僅僅有序。

http://s12/mw690/003dJzb5zy6VT84HR593b&690
        孫金彭先生與張衛東、李燕生在西四南小醬坊胡同家宅合影

  作為北京的平民多與外省人家的生活方式不同,舊時京華人士學習藝術都是用學費花錢砸出來。但近百年來才有外省勞動階級為了改變生活屬性,紛紛流入京城用作手藝工匠方式學習謀生。金彭先生的畫作卻是在那個物質匱乏的時代習得,而且還是真傳無誤的不在江湖中經營。這是因為他是國畫大師齊白石老先生的鄰居,在萬里山河一片紅的時代向正在改造掃街的齊良芷老先生學畫,因此說無論是從鄰居的角度還是從師承的關係都是“白石門後”,就是在白石老人的門後居住呀……

   幾句戲談卻擋不住我們三十年前的謀面,攙著八十多歲的高博陵老師到金彭先生的家,那是個坐東朝西的大門道,應該算是個南耳的門房。彤彤的媽媽先天腿有殘曲,卻還一邊架著拐一邊忙前忙後的沏茶倒水。高老說:“這蝦畫的有點兒意思啦!”金彭先生說:“高老,請您幫我題個款兒吧!”老先生欣然提筆,還連忙說:“我眼睛不好,沒有以前寫的好!”天將正午,本來留飯,高老卻說:“我們回去了,家裡不知道我出來這麼長時間。”金彭先生就是在這樣的老先生圈子裡熏陶學習,而今卻發展到花鳥、山水等諸多領域。論起對京味兒民俗的知識積累,也是他的一大強項。

http://s4/mw690/003dJzb5zy6VT8iiPGre3&690“福樂安康文會友”孫金彭先生與張衛東、孫彤彤、李燕生於家宅 

   

   這天,我與李燕生師兄在他家會面,海空天空無所不談。燕生兄好佛,法號惟圓。在京城八角鼓界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最拿手的是梅花大鼓。說來金彭母親原是西四北大街潔民幼兒園的老師,李燕生就是在那所幼兒園畢業長大。他們的交情年份太久了,每到西城文化館過排唱曲時總有他們的身影。

   我們聚會的主題就是聊,但是原來叫“侃”,還有個名字叫“侃大山”,小名兒是“侃山”,亦稱之為“坎山”。究其原因就是漫無邊際的閒聊,說到哪就算哪,沒有路徑沒有邏輯地瞎聊……

  好日子過的快,苦日子過得慢!我們的侃大山是最幸福的,也是最長知識的會晤,既不是雅集也沒有聽眾,只有一個不成文的規矩,那就是“哪說哪了!”也就是說了不算話的話,對知識以及歷史不負責任的話嘛,出了門就忘了的話,既不重要又很有趣兒,在哪個地方都找不到的歡快與興奮的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