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人过年最讲究做年菜,因为这是年终最丰盛的饭菜,也是一般节令中难得一见的菜肴。虽然旧北京也居住着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士,但一提到“过年”,不论是什么民族、什么信仰,都会不约而同地入乡随俗,同北京人一起庆祝这一古老的节日。
所谓“年菜”是指正月初一至初五的所有菜肴,在这些天里妇女不做新菜,只是将年前制作好的菜肴加热而已,这是她们忙碌一年的特殊假日。年里对妇女还有诸多禁忌,最重要的就是不准动刀、剪、针、线等物,因为些东西主“凶”,不动这些东西能保证一年里不会发生“血光之灾”。
年菜必须要在除夕前准备好,此时北京的气候还是较为寒冷,荤菜、素菜以及馒头、炸货甚至饺子等一般都放在院子的大缸里上盖储存,隔个十天半月也不会变质。所以在年里是不能做炒菜的,因“炒”与“吵”谐音,是意味着在新的一年有口角“吵架”预兆。上蒸锅加热食物也绝对不许说“蒸”,只能说“遛”或“串”,如果是馒头,就说“遛遛馒头”或“串串馒头”,这是有“争吵”的谐音,“蒸(争)”与“炒(吵)”的忌讳是为了在大年里取吉利之意。
已故国学家溥叔明先生是老恭王奕訢之孙,除了擅长诗词、书史还对古乐以及八角鼓曲词创作方面多有研究。民国年间,他曾创作过一篇描写老北京人过年风俗的八角鼓牌子曲《新年乐》,在描写置办年货一段是这样唱的:
一过祭灶,手脚不拾闲儿,为买年货得开个清单儿。就怕临时干瞪眼儿,宁教它富余可不能揪心扒肝儿的将可将沿儿。
鸡鱼猪羊肉,海蜇、大虾钱儿,素咸食、豆儿酱、酥鱼、甜酱瓜儿。晾肉劈、排骨、鱼冻儿、卤煮鸡什件儿,芥末墩、酥海带、甜菜是炸枣扦儿。
不多几句唱词,却把年菜叙述得淋漓尽致。在府邸、宅门的年菜更为丰富,一般是由荤素两大类组成。
荤菜大概有鸡冻儿、鱼冻儿、炖羊肉、酱牛肉、红糟苏造肉、松肉、红烧猪肉、元宝肉、扣肉、米粉肉、酱豆腐肉、干炸丸子、红白丸子、四喜丸子、红焖肘条、炖吊子和酥菜类的鸭条、鲫鱼、海带、羊肝、牛肝、猪里脊、猪心、猪肝、猪肺以及野味类的山鸡肉、野兔脯和卤煮鸡、野鸭肉等,除此以外还有豆儿酱、山鸡丝炒酱瓜丝、肉丁炒咸黄瓜丁、肉丝炒干佛手丝等荤咸食。
素菜大概有芥末墩儿、拌芹菜、拌萝卜丝、卤煮黄豆、卤煮花生、卤煮蚕豆、腌胡萝卜、炝笋片、素咸食、独豆腐、独面筋、辣菜等。
饺子在除夕和初五时必备,老北京人通常叫“煮饽饽”,口语也有说吃“捏饺子”的,京畿附近民众口语上习称为“包饺子”。一般有羊肉白菜馅、猪肉白菜馅、猪肉酸菜馅、牛肉酸菜馅、猪肉韭菜馅和用虾仁、冬笋、猪肉做的三鲜馅以及海参、虾仁、冬笋的三鲜馅等。也有牛肉胡萝卜馅、牛肉芹菜馅以及用鸭肉、鸡胸、口蘑切成的碎丁做的馅。另有为祭祀而准备的粉丝、排叉儿、胡萝卜丝、黄花、木耳、蘑菇、大白菜做的素馅,还有用白肉汤煨的干菠菜或干白菜做的饺子馅。京城人家的习俗是除夕年夜饭吃荤饺子,初一则食素馅饺子一天,代表一年不杀生。在接神上供时的饺子不能放醋,而吃蘸腊八醋的饺子也必须局限于吃羊肉白菜馅和猪肉白菜馅,吃其它馅的饺子蘸腊八醋不香,旧的习俗也是蘸普通老醋或米醋加香油。腊八醋也必须是在除夕年夜饭时上桌,早吃晚吃都是没有意义的事。
年菜的主食最重要的就是蒸食和奶食了,近来年菜中的奶食早已绝迹了。
蒸食当以馒头为首,另有豆沙包、椒盐花卷、芝麻酱甜花卷、禧字饼、福字饼、寿字饼、如意卷以及各种的酥盒子等。
奶食有奶饽饽、奶卷、奶饼、奶乌它、酪干儿、奶节子、奶茶、奶酪、酸奶等。奶食虽然在年菜中绝迹,但您可以光顾崇文门的梅园乳品店,这儿的奶制品虽有改良,依旧万变不离其宗。
除此以外还有炸元宵、炸年糕条、炸馒头、炸咯吱、炸咯吱盒儿、炸排叉儿、炸芝麻条、炸素丸子等炸货。
北京贫民过年必备的几道应景年菜也大同小异,还要说:“咱们日子再穷,也得要捏顿煮饽饽过年,放几个爆竹崩崩穷气!”还有无论贫富人家必有的几个菜,只是质量不同而已。过年的饺子是必须要有的,穷人就是借钱买面也得要包上这顿煮饽饽。富贵人家应上的四碟年菜,一般的穷人家庭也能对付得出来,一是素菜芥末墩儿、二是炒酱瓜丁、三是豆豉炒豆腐、四是豆儿酱,除了这四样小菜以外就有什么上什么了。
正月初二是祭祀财神的节令,这天早上不论贫富都对财神敬重得五体投地,特别是商业和演艺业。北京人口头语儿素有:“心到神知,上供人吃!”因为供品是与神相互沟通,据说人吃了以后保佑的力量更强。溥叔明先生的《新年乐》中对祭祀财神这样描写:
到初二把祭财神的供品忙预备,点上素蜡平好香灰。上供的烧酒可别兑水,满满斟上三大杯。把酒烫得比开水的温度还要高一倍,就怕点上之后那火苗儿微。公鸡一只要染红冠子插鸡毛叫它有头有尾,倒并不在乎肥不肥。欢蹦乱跳的鲤鱼一尾,怕它打挺儿拿着红头绳儿一通儿勒。还有一块羊后腿儿,这就是财神爷的份儿饭也是一定之规。就不知道这生肉活鱼是打哪儿下嘴,这种吃法可没法奉陪。到了吉时这才点上高香忙下跪,一时间鞭炮声音响如雷。
祭祀财神后的早饭除了年菜主食是白肉汤煮馄饨,这还有个配合这祭祀财神的吉祥名字叫“元宝汤”。清代以来京城还有在祭完财神后吃羊肉白菜馅素汤馄饨的习俗,据说是因财神中有位西域回回,为了尊重隔教的财神爷,除了供上一块羊后腿,还要喝这顿羊肉白菜馅的“元宝汤”。
也有用猪肉韭菜或猪肉菠菜做馄饨馅,菠菜、韭菜两羼更具风味,而羊肉馄饨只是应景而已。旧时春节很难见到韭菜、菠菜,一般多是右安门外樊家村一带种的“洞子货”,这种韭菜叫“青韭”,菠菜则称为“火焰儿菠菜”,因菠菜的叶子如火焰一般而得名。外城的陶然亭、天坛东的四块玉也种植洞子货,但内城当属西直门里王家菜园的洞子货品位最高。我曾与王家后人、京剧金派名票王少峰老先生一起在新街口的一家饭店吃饭,当他看到还有馄饨时说:“前清哪晚儿过年吃馄饨,我们家的洞子青韭、菠菜能当重礼往庆王府、恭王府里送!”可见当初城里的王家菜园在彼时多么有名气。
年菜中还有各种白肉火锅,府邸、宅门还做“一品锅”,这是京派旗人从关外老家传来的风俗,这同闽、粤、台等地在过年时围炉吃“佛跳墙”即为相似。北京的“一品锅”也与“佛跳墙”一样,既有高级也有普通。
一般的大家庭用一口五印大铁锅煮制“一品锅”,把各种干炸的年菜分别摆列其中。锅底是用干扁豆和扁萝卜条、冬笋条等码放,其次是炉肉、五花带皮猪肉条和炸豆腐泡。中层是炸制的豆腐盒以及用鸡蛋包的肉馅儿蛋饺等,上层码放干炸鱼块、鸡翅、鸡胸和油豆腐条等。表层发放整棵带红根儿的火焰儿菠菜,也可以用酸白菜或白菜叶子。添入事先熬制的高汤,即可用大武火煮制,开锅半小时后用中武火慢炖,而后改文火靠煮两小时即可出锅。府邸、宅门人家的一品锅除了常用菜料外还放鸽蛋、燕窝、鱼翅、鲍鱼、海参等高级海味,这与南方的“燕菜佛跳墙”和“鲍鱼佛跳墙”有异曲同工之妙。用韭菜花、芝麻酱、酱豆腐、卤虾油、香油、辣椒油等调制成酱,再佐以葱末、香菜末、糖蒜做一品锅的蘸料。吃一品锅每人都平均分配,但也可按个人口味而取,关键是要趁热吃方能尽兴。新春之际,在一品锅前围炉大嚼乃过年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