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京剧《贺后骂殿》穿戴及其它

(2013-06-24 08:35:34)

      京剧《贺后骂殿》穿戴及其它

                             张卫东

  京剧《贺后骂殿》原是一出旦角、老生的开蒙老戏,宣统年以来,已不见什么大角常唱,原因比较复杂。相传是隆裕太后过继宣统帝的缘故,摄政王载沣既是皇叔又是皇父,所以北京梨园行在此时一直比较忌讳这出戏,昇平署内廷传戏的目录中很少见到这出戏,京城民间也就自然不常上演这出戏。民国初年,《贺后骂殿》这出戏已经沦为开场小戏,自从程砚秋先生演出后使得这出戏重生光彩。

  这出戏的贺后应与《二进宫》中李艳妃的扮相相同,照例是娘娘孝服扮相。旧时舞台常用扮相应为:梳点翠大头,右鬓打水纱结儿、略戴少许白花;穿黄团凤披,腰系蓝色、白色或黄丝绦,内衬青褶子;穿马面海水兰花腰包,白彩裤、白彩鞋或黑彩鞋,也可以穿黑色团花、深蓝色团花或米黄色团凤披,其它扮相不变。

                      http://s9/mw690/afea0a43tdfdbc452fd78&690

                  刘宇辉扮贺后、王汐扮赵德昭、刘旸扮赵德芳   

 

程砚秋先生的扮相有两种,早期演出时常穿黄披,中后期因体形发胖故演出时就常穿黑色栀子团花披。目前艺宗程派的演员经常以后一种程式穿戴,早期宗程派的演员仍照程早年时穿黄披扮相穿戴。有的艺宗程派演员为了更好的突出个人表演风格,把团凤改为翔凤图案。因演员体形变化原因,大都喜用深黑色(不用亮色黑缎),腰包亦用黑色。

旧时民间带孝照例应用丧三色,即黑、白、蓝。皇家丧事要除了民间用的丧三色外还要用黄色,所以贺后除了穿黄色外还可以穿黑色、穿深蓝色。有些演员为了使其在舞台上的扮相更亮丽,把普通的黄色披特制成微白的米黄色,使观众视觉上有仿佛似穿白色之感。总之,不管穿什么样式的披,总离不开这几种丧色。扮贺后的演员应在大头右鬓打水纱结儿,穿完披后系蓝色、白色、或黄色丝绦,否则违背正旦有子嗣的寡妇扮相的规律。

                          http://s6/mw690/afea0a43tdfdbcba2ec95&690

           2002年张卫东先生传授北大京昆社带“打朝”的《贺后骂殿》演出剧照

 

                          http://s3/mw690/afea0a43tdfdbc8c1c472&690

                           李响扮杨业、丁智勇扮赵光义

 

这出戏的赵光义由安工老生扮演,旧时应穿黄蟒戴冕旒(即:平天冠)挂黑三髯口。汪派老生郭仲衡演出时还在黄蟒外加一黑色行龙大坎肩,显得庄重大方。另外,还要说明的是这出戏应摆“大高台”,就是将两张桌子摞起,上绑小帐子,桌子上放香炉,两桌之后设一竖桌,上摆椅子,桌旁各设一椅便于上下。设此大高台是因该戏有皇帝登基封官的场面,这种摆设今已不多见了。后来,因高台上的小帐子有碍演员表演,就改用一桌一椅的大座摆设了,演员也多穿红蟒戴王帽,俨然是《大登殿》中的薛平贵模样了。

                       http://s16/mw690/afea0a43tdfdbccd9072f&690

            丁智勇扮赵光义、黄璜扮潘豹、严志扮潘强、高广汉扮潘美

                                                      200089日(原载《北京戏剧电影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