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八角鼓中的岔曲、腰截

(2013-05-12 11:09:21)

                                北京八角鼓中的岔曲、腰截

                                    张卫东

 

岔曲是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阿桂奉旨征金川平定土司叛乱回京后,根据军中宝恒(字:筱槎)首创“脆唱”曲调,以群曲形式演唱的凯歌,并以八角鼓作为击节乐器,加入三弦伴奏,专门由满族旗籍子自娱弟习唱而成的。这种腔调是根据当时北京盛行的“高腔”(即明代传入北方的“弋阳腔”,北京人称“京腔”。)中“脆白”曲调改编,最初仍叫“脆唱”。后因此曲乃宝筱槎所创,其名讹为“小岔”,故称“岔曲”。

早期岔曲大都是歌功颂德、景物寄弄之类,后来曲词因多出自文人手笔,擅写四时即景、风花雪月、渔樵耕读、琴棋书画、闺中琐事以及改古人文赋、诗词、小令等……单弦八角鼓初学者必先习岔曲,因流行日久,且内容各有不同,音乐伴奏和演唱行腔上也有所变化,有“短岔”、“长岔”、“起字岔”、“荡韵”、“别韵”、“平岔”、“赶板数子”等多种唱法。

短岔俗称“小岔曲”,就是“脆唱”。 因从高腔“脆白”演变而来,又有词、腔、板“三脆”特点,亦称“脆岔”。如《春至河开》、《夏日天长》等就是短岔。

长岔也叫“大岔曲”,一般词句组成三字句、五字句、七字句和连串垛句,相互交替运用。它的唱腔灵活多变,节奏明快流畅。笔者最喜爱演唱这种岔曲,唱时赶板、垛字、顿、挫、扬、抑,而唇、舌、齿、喉并用,节拍与休止气口安排最难掌握。因唱腔起伏跌宕,故悦耳动听。如《八花八典》、《风雨归舟》、《紫绶金章》、《烟鬼叹》、《百戏名》等大岔曲。

起字岔是曲首第一个字用长音散板起唱,又分为“起字短岔”,如《江干远眺》;“起字长岔”,“起字短岔”,如《急风骤至》、《秋声赋》等大岔曲也是以“起字岔”的唱法。

荡韵岔曲音乐性较强,行腔悠扬婉转,起伏性较大的慢数子。一支曲中高、低、立、嗖等音调并用,是岔曲中演唱难度较大的一中。

平岔的旋律平稳,节奏抒缓,跳跃性小,叙述性强,如《秋色凄凄》等。

岔曲在“过板”(大过门)前后各为三个唱腔段落。二、四、五乐句中以伴奏“小过门”把句子分开,五乐句的切分处称“卧牛”。“卧牛”原为老满语译音,即将到达之意。卧牛有“软卧牛”和“硬卧牛”。软卧牛为重叠字的切分句,如 “青山化作黄花地”句,即成为:“青山化作黄(软卧牛、过门)黄花地,”在“黄”字时重叠出现。硬卧牛只是句式的切分,无重叠字,如岔曲《赞风》中的“帆挂高悬急如箭”句,即为:帆挂高悬(硬卧牛、过门)疾如箭。

岔曲中加入一些曲牌称“腰截”,如《扫松》、《马鞍山》、《四季黄鹂调》和《大春景》、《渔家乐》等。

因在岔曲“过板”后拦腰截断,再加入若干曲牌,故称之为”腰截”,北京口语为“腰截”。一般对只加一个曲牌的腰截习称为“两头尖”、“令”、“穿心岔曲”或带某曲牌,如《秋景带【黄鹂调】》,惟有【硬书】称之为某某【硬书】,如《扫松》【硬书】。这是只加一个曲牌的格律,是因其曲牌词义并不与岔曲同一创作风格,其内容也多不大相符。因此,惟独【硬书】的岔曲头尾与曲牌完美合一,故以【硬书】命名。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北京曲艺音乐集成》把只带一个曲牌的称为“枣核”,当属编者主观杜撰之作,并不是北京八角鼓票房中活态称谓。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此名字在文字中出现多年,说唱与音乐研究者又不断引用此名称,却成为一个极为误导的现实史料……

 

http://s12/mw690/afea0a43gdc7d7c10c24b&690
 1996年6月张卫东先生在厂甸中国书店东厢北京民俗馆的“京味茶馆”演唱腰截《渔家乐》

 

 

        岔曲《春至河开》

    春至河开,绿柳时来。梨花放蕊,桃杏花开,遍地萌芽在土内埋。〔过板〕

农夫锄刨耕春麦,牧牛童儿就在竹〔卧牛〕

竹林外。渔翁江心洒下网,单等那打柴的樵夫畅引开怀。

 

        岔曲《八花八典》

    兰为王者香,孔夫子在幽谷称扬;海棠是花内仙,苏东坡常恨有艳无香;菊同隐逸士,独立晚节芳,凌霜傲骨篱畔飘香,陶居士酌酒在花间意如狂。〔过板〕

    唐明皇广寒曾赴蟾宫桂,归来龙衮带幽香;始信那桂子月中落,云外飘香果异常;莲乃花君子,亭亭独占芳,淤泥不染中通外直,映日荷花伴柳塘;西施曾被吴王宠,逞风流采莲戏舞在龙〔过板〕

    龙舟上;桃之夭夭色最狂,春来蜂蝶舞花忙;武陵渔子曾垂钓,误入桃源到仙乡;梅傲清奇品,冰肌玉骨凉;雪霁横窗影,庾岭尽梅香,浩然独步寻梅叟,灞桥策蹇踏银霜;牡丹人称花富贵,堪夸国色与天香,春苑万卉谁能比,唐伯虎故写奇花伴玉堂。

     

       岔曲《紫绶金章》

紫绶金章,懒做辞王。跳红尘,出世外,闲居旷野,归隐山庄。最喜那槐荫里,小溪旁,黄岗竹楼去纳晚凉。〔过板〕

闲来时身披鹤氅,巾带飘扬。足穿那步苍苔,寻幽径,踏遍山河履一双。手拄着号青藜,挥星斗,葫芦斜挂方竹杖。一步步,或山旁,或水旁,飘然潇洒有多舒放。一任他傀儡场中真真假假,装模与作样。怎似我乐天知命,随缘守分,清凉世界,将将就就在壶中包罗乾坤与万象。收收收,放放放。收起那,利锁名缰一点心,放开那,海阔天空的真度量。清晨起,在竹楼上,推窗斜倚靠雕栏望。云中飞雁自成行,鹤鸣九皋在青霄上。片帆只影赴中流,那万顷的烟波只一望。茶饭罢,消烟瘴,见那海边红日高千丈。鲈鱼莼菜饭胡麻,充饥醉饱又何须让。午饭毕,携竹杖。独步前村把良友访,一路上,在这花柳荫中,落红满径,鸟弄笙簧,清溪荡漾,小桥边见蜻蜓戏水,粉蝶纷飞鱼吹浪。霎时来至在隐贤庄,叙礼同登待客堂。着棋饮酒乐非常,瑶琴一曲有多欢畅。只吃得喜孜孜,醉醺醺,乐扬扬,带醉归来见明月上。这正是紫袍玉带皆虚谎,似这等快乐逍遥〔卧牛〕

    强如将相。我隐居胜似个登金榜,敢比那弃职归山的张子房。

 

      【硬书】《扫松》

〔曲头〕年迈不衰,苍颜白发老精神,张广才,义胆忠怀。只皆因,蔡伯喈,求名去,抛撇二老,信杳音乖,幸有那,贤妻子,行孝道,奉翁姑,咽土吃糠把苦挨。〔过板〕

【硬书】俺老汉既为乡党,须看顾,时常的供米又供柴。不料那,蔡家哥嫂双辞世,赵五娘只身孤影怎安排?欲葬双亲无钱钞,可怜她,卖了头发买棺材,只落得一抔黄土在枫林外。你孩儿,昧理忘恩去不来,俺怎肯,坐视孤坟绝祭祀,尽一尽故旧知交来扫荒台。观则见,淡淡秋光,飘飘败叶,好教人泪洒长空,怒满胸怀。

〔曲尾〕见一人,背雨伞,担行囊,自言是李旺来问路,奉蔡状元差派,前往陈留郡蔡家庄,迎请那有福的爷娘〔卧牛〕指引何碍。张公说,他老夫妻皆不在,你与我多多拜上蔡伯喈,你就说,在敝乡庄遇见个讲孝谈忠的张广才。

 

 

       腰截 《大春景》

[曲头]

    奇花荡漾,柳絮飞扬。花明柳媚,云外飘香,时逢美景,又到艳阳。〔过板〕

[南锣]

    到春来,雁北忙;春日暖,透纱窗;桃开杏谢梨花放。

[罗江怨]

    杜鹃声悲,勾惹凄凉;渔翁樵夫,水面山旁;牧童牛背哎把风筝放。

[倒推船]

    小桥流水潺潺响,粉蝶双双舞花忙,鸳鸯戏水鱼摧浪。

[曲尾]

歌罢一曲归来晚,临行又把高〔卧牛〕

高歌唱,唱的是天地有情容我老,碧天云外雁成行。

 

       腰截《渔家乐》

[曲头]

     绿柳河湾,驾一小船。虽无有肉山酒海凤髓龙肝,就便是果酒青梅到也香甜。〔过板〕

[南锣]

     真幽雅,果轻闲;鲜果品,列几盘;驾一小舟河中串。

[罗江怨]

     得鱼景况,悦目遥观;鱼儿浮水,叶底藏莲,香风阵阵哎扑人面。

[倒推船]

     一竿一线无拘管,一身蓑衣酒一坛,得鱼便把琼浆换。

[柳叶锦]

     渔舟拢河岸,收拾钓鱼竿,轻轻转过芦苇湾,坐在亭子前。

     饮酒已半酣,慢把荷花观。见池内鸳鸯卧,白鹭上青天,茨菇叶儿尖,沉鱼共藕间,荷花颜色鲜。

      照纱衫,醉卧在青纱帐,连把彩扇儿扇。

[曲尾]

      只吃得醉似八仙,醉似八仙,东西难辨。双合眼醉卧船头〔卧牛〕

      将渔歌儿念,念得是渔翁一世好清闲,消遥自在乐几年,日月穿梭催人老,转眼青须换白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