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温州通史
温州通史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23
  • 关注人气:3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刘基书画交游考

(2014-09-13 09:10:15)
标签:

股票

刘基书画交游考

潘猛补

 

刘基(1311-1375)作为元末明初著名的政治家、哲学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在书画艺术成就也非凡。本文就将其书画交游可考者作一番梳理,从而大致展示刘基书画艺术的演变历程。

吴自福,字梅涧,紫虚观道士。生平见刘基《紫虚观道士吴梅涧墓志铭》。刘基还作《题紫虚观道士晚翠楼》。吴梅涧既是刘基的忘年交,也是刘基的启蒙老师。其藏罗隐《谢恩表》楷书手迹,原件现藏复旦大学,有刘基跋。刘基集未收,为刘基佚文,特录如下: “详考《唐史》,吴越王于乾宁四年丁巳八月四日,亲受昭宗金书铁券。《谢恩表》一通,乃罗隐先生之所代也。于中忠君爱国,全始慎终,享用绥长,子孙安妥。前后三十多言,一百九十,馀字,读之令人不忍释手,诚绣纹锦心、良金美玉之不若也。紫虚观高士吴梅涧出以示予,梅涧遭世乱,闭户读《黄庭》《道德》,得其旨趣,少暇喜法书。此帖宝藏不偶。予细观之,罗君之作故如是之富,而絖稿亲书于兹有年矣。然上字之于下字,左行之于右行,脉络贯通,精神条畅。君故不以法书鸣世,而此稿之善,信乎人不能易到也。聊书数语于墨尾。至正十五年春三月。刘基跋。”

王麟,字文明,山阴人。温州王振鹏是麟之母姨夫,以界画名于朝,麟尝从之游,故遂工绘画。刘基曾寓其家南楼,王麟从刘基学诗。麟为诗益大进,基每叹而异之,谓王氏有佳子弟,必当复振矣。“至正十四年秋八月癸丑稽王文明卒,括苍刘基既志其圹,复铭其墓。”

余阕1303-1358),字廷心,一字天心,唐兀氏,合肥人。至顺四年进士。诗、文、篆、隶,皆精致可传,生平见宋濂《余左丞传》。余阕有《送刘伯温之江西廉使(得云字)》诗,《青田县志》收录,认为此诗是余阕送刘基的。其实此刘伯温不是刘基,此伯温是生活在元中后期的张掖人刘沙剌班的字 [①] 元吴元年(1367刘基过安庆作《沁园春》词哀余阙, [②] 词中充满崇敬之情。

陈镒,字伯铢,丽水人。出张翥之门。至正十七年任青田主簙,十八年官松阳教授。有《午溪集》十卷。集为平阳孔旸编选,青田刘基校正。前有黄溍、张翥、孙炎、孔旸、刘基序。 [③] 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原本前有刘基、孔旸手柬各一通。刘基柬称“其体制皆佳,而近日应酬之作去其一二,则纯美。”刘基柬今未见,仅存刘序。

陈太初,括苍人,善画松亦能墨竹。壮岁能词章,西适钱塘,复来四明,公卿多深奨之。 []刘基谓其善画松亦能墨竹。刘基有《陈太初充兵应点作诗戏之》、《题陈太初画扇》、《题石末元帅扇上有陈太初画松》、《戏和石末公催太初画山水之作》。刘璟称其 “陈公古君子” []陈太初当为刘基先乡贤。

陈彦徳,括苍人。刘基有《陈彦徳以画见赠诗以酬之》云:“能将翰墨争鬼工,天下流传名父子。括苍处士身姓陈,小郎英俊尤可人。”陈彦德与陈太初同为括苍人,又以画名,陈彦徳称小郎,疑为太初子。

高明,字则诚,自号菜根道人。瑞安人。戏曲作家。至正五年(1345 进士 任处州路录事、江浙行省丞相掾、福建行省都事等职。在处州任录事时监郡马僧家奴贪残,明委曲调护,民赖以安。既去,民思之立碑,郡人刘基为文。 [] 刘基文未见。至正十四年冬十月高明书《题康居国贤首祖师墨迹并序》,高明题跋之前的刘基跋 [] 可窥二公交谊。

文信,字道元,号雪山,永嘉人。从浮屠氏学。既悟禅旨,兼通儒老。诗文清峭,书画追赵孟俯,少与杨维桢、张雨齐名。住处州西岩寺,与陈镒交往甚密。洪武中,年八十馀逝。 [⑧] 刘基有《赠西岩道元和尚》。

苏天爵,字伯修,真定人,书学赵子昂,人称 “滋溪先生”。《元史》有传。苏天爵曾命刘基作《尚书王师鲁文集序》;至正九年,苏天爵曾除大都路总管,刘基为其作《送苏参政除大都路总管序(并诗)》;又曾作《书苏伯修御史断狱记后》,对苏推崇备至。

苏伯衡(?1392年后),字平仲。友龙子。至正十三年为乡贡进士。洪武三年.由学正擢翰林编修,以疾辞归。《明史》有传。著有《苏平仲文集》。洪武四年春,刘基作《苏平仲文集序》,苏伯衡也曾作《中丞刘先生斋阁前山茶一枝并蒂因效柏梁体呈》诗[⑨] 和《跋刘伯温手帖后 [] 文。

宋文瓒,字子章,裕州人。历任浙西宪司经历,右司都事,左右司员外郎,礼部侍郎。至元六年,出任绍兴路总管。后以两淮运使致仕,居绍兴。刘基作《前江淮都转运盐使宋公政绩记》、《题宋子章效米元晖山水图》。

赵天泽,字鉴渊,四川新都人,至正十年赣州知州。 [11] 擅画梅竹,与同邑杜圭明《春秋》齐名,弃官薄游江南,与刘基关系很好。《明史》刘基传“西蜀赵天泽论江左人物首称基,以为诸葛孔明俦也。赵天泽作《送儒学副提举刘公序》以赠基。

堵简,字无傲,金坛人。通经史,工诗画。至正戊子擢监修国史掾史,江浙行省检校官,平章庆童辟为参议,兵败,为贼所执,不屈死。 [12] 刘基有《耕云诗三首为堵无傲作》

詹同,原名詹书,字同文。婺源人。书学二王,擅长小楷,元末曾任郴州路学正,避乱寓居黄州,陈友谅任为翰林学士兼御史。明洪武元年任翰林直学士,赐名詹同,官至学士承旨兼吏部尚书。生平事迹见《明史》。刘基有《为詹同文题浙江月夜观潮图》、《戏为雪鸡篇寄詹同文》、《雪鸡篇赠詹同文》。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婺州浦江人。与刘基至交。宋濂有《和刘伯温秋怀韵》诗文。刘基有潜溪图歌为宋景濂赋等诗文。又编《潜溪宋先生文粹》十卷,并序。刘基不仅与宋濂交情甚深,还与其子交往。璲(1344-1380),字仲珩,濂次子,官中书舍人。洪武七年璲暂还乡,刘基以其“工楷、篆、隶、草书,诗属文,皆足以缵承家业。故于其行,序以送之。”《送宋仲珩还金华序》。

王祎 (13221374) ,字子充,婺州义乌人。洪武二年(1369),朱元璋下召修《元史》,王与同门友宋濂并为总裁官。他们的关系可追溯至元末。为刘基、石抹宜孙等人的合集《少微倡和集》作序,为《郁离子》作序。王有《次韵刘先生古诗十首》。

顾逵,字周道,中吴(镇江)人。 画山水、人物,并能写貌。 [13] 刘基有《顾周道山水图》。

吴镇1280- 1354),字仲圭,号梅花道人,浙江嘉兴魏塘人。善山水、竹石,并工诗文,为元四家之一。刘基有《槐阴读书图序》,槐阴读书图是吴仲圭所作。

柯九思(1290-1343),字敬仲,号丹丘生,台州仙居人。书画家,善写诗。授学士院鉴书博士。刘基有《题柯敬仲墨竹》、《题柯敬仲墨竹花石

王仲温,字辅卿,大徳乙巳来长江西省幄,大徳丁未杭守杭城饥公理赈事所活数万人。[14] 至正八年十二月除福建宪佥事。[15] 以是年之湖广省郎中。[16] 刘基《为王辅卿郎中题雪滩寒雁图》。

张雨12831350),又名天雨字伯雨又号句曲外史吴郡人,少时曾侍赵孟頫学书。著有句曲外史集三卷是在任江浙儒学副提举时始交张雨,张雨曾立遗嘱求刘基为其亲撰墓志铭 [17] 张雨有《寄刘伯温大监》,伯温大监指至正三年拜秘书卿的刘沙剌班,此伯温是沙剌班的字,非指刘基, [18] 而刘基传记误归。

王冕(1287-1359),字,号竹斋,别号梅花屋主,诸暨枫桥人。画家、诗人。刘基至正甲午,盗起瓯、括间,予避地之会稽,始得尽观原章所为诗。刘基曾作《雪晴偶兴因以成篇》,王冕作《雪中次韵答刘提举》,刘基为王冕诗集作《王原章诗集序》。王冕《题青田山房》诗,足见王冕对刘基的深厚感情。

吴睿1298—1355,字孟思,自号云涛散人,杭州人,精篆隶,有《吴孟思印谱》,与李孝光有交往。 [19] 刘基为之撰写《吴孟思墓志铭》。称其“篆笔初若不经意而动合矩度,赵文敏、吾子行不能过”。

褚奂,字士文,钱唐人,师吴睿、蒋冕,善书。至正二十一年为将仕郎,杭州路海宁州判官。 [20] 褚奂尝从刘基校文棘闱中,颇知刘基。于是刘基作《杭州实庵和尚福严寺记》,命褚奂书之。

贾性之,萧山人。爱画布衣。他在萧山建造 市隐斋 刘基有《贾性之市隐斋记》《为贾性之题山水图》《为贾性之赋松石》《宿贾性之市隐斋》等。

尹本中,江阴人,至正中为萧山尹,建吴越两山亭。 [21] 诚意伯青田刘公作《蜀川图》,为暨阳本中使君西行饯者。《图》为丹阳孙氏所得,徐兼山馆于孙。 [22]

富处善 [23] ,字好礼,会稽人。洪武初官四川顺庆府同知,著有政绩。 [24] 善写墨梅。刘基有《题富好礼所蓄村落图》。刘基《游云门记》云:“,天台朱伯言[]自浙西来,乃与东平李子庚、会稽富好礼、开元寺僧玄中偕往游。”

黄元徽,天台人,官理问。 [25] 刘基有《正月廿三日得台州黄元徽书有感》三首、《为黄元徽题画松》。

 ,字子先,华亭人素精奕称国手,比学黄大痴画辄逼真。 [26] 洪武中召至京师,厚赐遣还,刘基有《赠弈棋相子先序》,称相人无与敌

葛元哲(喆),金溪人。元至正八年登进士第,辟掾于江浙行省,充簿书役,书法与赵孟頫并称。有《葛元哲遗稿》十卷行世。刘基与之结交当在高安五年期间。元至正十年刘基有《送葛元哲归江西》诗。

袁尚志,江西人。明梁寅《石门集》卷四有《小留豫章袁尚志归自浙右得刘伯温书并寄吴兴温国宝笔十枚感其远贶一诗奉寄刘基有《有鸟一首赠袁尚志》,可见其交情。

葛元哲(喆),金溪人。元至正八年登进士第,辟掾于江浙行省,充簿书役。至正十四年,以大臣荐为金溪县令。私谥之曰文贞先生,有《葛元哲遗稿》十卷行世。刘基与之结交当在高安五年期间。元至正十年刘基有《送葛元哲归江西》诗。

冷谦,字启敬,一字起敬,本武陵人,侨居嘉兴。精音乐,善鼓瑟,元季以黄冠隐于杭州吴山之上。洪武初,召为协律郎。冷谦《白岳图》欵题云:“至正癸未秋,与刘伯温订朝白岳,泛舰遡流,由桐江经严台,之睦州路 。”而刘曰:‘前悮入仙山也。’咏吟不已。于是强余模写。刘基题云:“茅檐无事日长闲,中有山人不记年。观瀑已知秋雨过,听松欲拂夏云还。餐霞拟似神仙举,种竹情同君子坚。莫问朝来新历日,桃花红近野桥边。青田刘基题。” [27] 诗《诚意伯文集》未见。为佚作。

李康,字宁之,号梅月处士,桐庐人。从师永康胡长儒,书画琴弈,冠绝一时。著有《杜诗补遗》、《梅月斋永言》、《看山青暇集》各若干卷。 [28] 刘基寓居于李家设馆授徒,李宁之去世,刘基亲临其丧,并作诗以诔之。 [29]

吴溥,字溥泉,又字原博,吴人。溥泉读书积学,明敏晓时务,善于为歌诗,又工书 [30] 以才识自负,结交海内名士。后兵兴,福建守臣承制署名为其省参加政事。” [31] 官郎中,有《尚友斋记》。 [32] 刘基既从左丞公至越而辞戎事,始得与越士大夫游,乃四月丁巳与嘉兴王纶、赵郡吴溥、稽王俨、华亭唐虞民于黄本之舍。 [33]

    王伯衡,以国子试礼部,登第,擢为太常礼仪院郊祀署丞。 [34] 刘基有《题王伯衡县尹桑阴图》。

 

 

 

 

 

 

 

 

 

 

 

 

 

 

 

 



[]王颋元唐兀人刘伯温的家世与仕履》,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86  

[][]徐釚:《词苑丛谈》

[③] 《午溪集序》未见《诚意伯文集》。

[][]袁桷:清容居士集卷二三赠陈太初序

[][]刘璟:《易斋集》上《陈太初画竹》

[]弘治《温州府志》

[]此墨迹尚存,见中国书店1991年版《中国书法大成》第二册。

[][]陈镒《午溪集》中与其唱和诗颇夥。

[][]苏伯衡:《苏平仲文集》卷十五

[]陈胜华:《刘基“羁管绍兴项质疑”》, 刘基与刘基文化研究

[11]江西通志》卷二二

[12]柯劭忞:新元史卷二三三·列传第一百二十九

[13][]夏文彦:图绘鉴》卷五

[14][]王祎:王忠文集卷二二元中宪大夫佥庸田司事致仕王公行状

[15][]杨维祯:都水庸田使司记》,《吴中水利全书卷二四

[16][] 吴澄:吴文正集卷九三送王仲温郎中之湖广省序,徐明善:芳谷集卷上送王仲温郎中之湖广省

[17]此铭不见刘基集,见《句曲外史集》。

[18]王颋《元唐兀人刘伯温的家世与仕履》,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86  

[19][]李孝光《李孝光集校注》卷十四《题吴孟思八分书黄庭经后

[20]褚奂(时为将仕郎,杭州路海宁州判官)书丹,朱珪刻制,时间(1361年)十月五日。

[21][]姚桐寿:乐郊私语

[22][]李诩:《戒庵老人漫笔》卷二

[23][]朱右:《白云稿》卷六《游云门五记》“至正十五年正月二十一日,青田刘基伯温、汶阳李伏子庚、洛阳富处善好礼、越僧机玄中,与天台朱右见往。”

[24]《四川通志》卷七上《名宦》

[25][]刘嵩:槎翁诗集》二月十六日将赴台留别樊都事仲郛黄理问元徽》送黄叔勉自天台来北平收其先尊理问君行李却归天台》

[26][]王逢:醉赠相子先有引》,钱谦益《列朝诗集》甲集前编第四

[27]石渠宝笈初编卷十七

[28]光绪《桐庐县志》

[29]乾隆《浙江通志》

[30]《石渠宝笈初编》卷十《发建业帖》

[31][]郁逢庆:《续画题跋记》卷七,张绅《元贤翰札疏》

[32][]李孝光:吴溥泉尚友斋记, 《李孝光集校注补遗》,《温州文献研究集刊》

[33][]刘基:竹林宴集诗序,珊瑚木难卷五

[34][]李存:《俟庵集》卷二十《王伯衡诗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