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十朋《点绛唇·十八香词》小议

(2014-08-06 10:36:53)
标签:

佛学

王十朋《点绛唇·十八香词》小议

潘猛补

 

近读礼阳兄所赠其编校的《吴鹭山集》(《乐清文献丛书第二辑》线装书局2014年),集中收录吴鹭山先生《王梅溪先生年谱》,此年谱非常详尽,是研究王十朋的重要文献。但鹭山先生认为王十朋十八香等词,“不见于《梅溪集》,疑是伪托之作。《梅溪集·和宝印师得小假山》诗注:‘予尝以瓮植莲,有词云:“一盆池地,十里西湖是。’知先生固能词。所惜今皆已遗失不得见耳”。其实伪托之说不能成立。

今检《乾隆温州府志》卷二八有王十朋《点绛唇·十八香词》,其中《清香莲》:“十里西湖,淡妆浓抹如西子。藕花簪水。清净香无比。 记得曾游,短棹红云里。聊相拟。一盆池水。十里西湖似。”末句即诗注所引句,只是“地”、“是”为“水”、“似”之误。可见该词未遗失。议证一也。

王十朋有“小小园中十八香”句,植有花卉十八种。又据南宋史铸《百菊集谱》卷四:“王龟龄取庄园花卉,目为十八香。以菊为冷香,有诗词。”可见王十朋咏花十八种各有一诗一词,诗为五言绝句,词为点绛唇。此即宋人转踏体,系诗词组合的连章形式,分别辑入南宋陈景沂《全芳备祖》的五言绝句内和乐府词组内。这种诗词组合的转踏体其内容往往互为映照。即以菊为例:诗“佳节逢吹帽,黄金染菊丛。渊明何处饮,三径冷香中”;词“霜蕊鲜鲜,野人开径新栽植。冷香佳色。趁得重阳摘。  预约比邻,有酒须相觅。东篱侧。为花辞职。古有陶彭泽。” 佳节与重阳,渊明与东篱,饮与酒,三径与野人开径,均相映照,且诗与词均以冷香点题,从而二者组合,构成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议证二也。

咏妙香薝卜亦是如此:禅友何时到,远从毗舍园。妙香通鼻观,应悟佛根源。”词“毗舍遥遥,异香一炷驰名久。妙香稀有。鼻观深参透。  问讯东来,与佛谁先后。称仙友。十花为偶。近有江西守。”《全宋词》此词辑自《全芳备祖》前集卷二二,过片第二句作“知□谁先后”缺字,今检《乾隆温州府志》卷二八王十朋《十八香词(妙香薝卜)》,此作“与佛谁先后”。诗词均言及毗舍、妙香、鼻观。悟即参透,何时到指东来而言。而薝卜相传来自天竺,异香扑鼻,被用以比喻清净法身,因而王十朋才有此巧妙的设问“问讯东来,与佛谁先后”。意即当初与佛法俱东的时候,是否此花清香先到呢?诗人妙悟,自不必有答案。此词得王十朋五言绝句参证,《全宋词》缺误可得以补正。议证三也。

《全芳备祖》前集七卷(海棠)有五言律诗散联,诗云:“诗里称名友,花中占上游。风来香细细,何独是嘉州。”词云:“丝蕊垂垂,嫣然一笑新妆就。锦亭前后。燕子来时候。  谁恨无香,试把花枝嗅。风微透。细熏锦袖。不止嘉州有。”诗与词吻合,非律诗散联,是五绝无疑,《全宋诗》未收,当补。《全芳备祖》此归类错误颇多,如《千叶紅桃》,见《梅溪集》,是五绝,《全芳备祖》就误归为五言律诗散联。议证四也。

(艳香茉莉)“畏日炎炎,梵香一炷熏亭院。鼻根充满。好利心殊浅。  贝叶书名,名义谁能辨。西风远。胜鬘不见。喜见琼花面。”“胜鬘”,《乾隆温州府志》《全芳备祖》作“胜鬟”,《全宋词》同。胜鬘夫人与其母末利夫人都是佛教人物,见佛教经典《胜鬘经》。鬟,鬘形近而误,当改。议证五也。

《全芳备祖》编者陈景沂,据戚学标《台州外书》卷六艺文志:“《全芳备祖》五十八卷,宋天台陈景沂撰。景沂名咏,实吾邑之泾岙人,宝祐间名士。”其名见《天台吴氏宗谱》和温岭《泾岙陈氏宗谱》,两家姓氏不同,而世系人名和顺序雷同,可能与叶适的水心西邻吴民表(陈烨)归宗复陈姓有关联。陈景沂在其《梅花》诗也称“平生足迹遍天下,止一东嘉却弗来。”东嘉即温州,可见其曾经在温州生活。又温州与温岭相邻,故陈景沂能收集到王十朋咏十八香词而将其辑入《全芳备祖》中。此书现有日藏南宋后期刻本,宋人宋刻其辑入王十朋词非伪托之作无疑议证六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叶适与花卉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