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温州通史
温州通史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23
  • 关注人气:3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温州竹枝词知多少?

(2014-07-11 09:06:21)
标签:

文化

温州竹枝词知多少?

潘猛补

竹枝词,以吟咏风土为其主要特色,故与地域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它往往于状摹世态民情中洋溢着鲜活的文化个性和浓厚的乡土气息,是地域色彩极强的一种资料,故对于一地历史文化的研究,具有无可替代的史料价值。1997北京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中华竹枝词》,按地区编排,辑录两万一千六百多首;2003年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历代竹枝词》,按时代编排,辑录了二万五千余首。然竹枝词远不止这些,仅以温州竹枝词为例,除张綦毋《船屯渔唱》、郭钟岳《东瓯百咏》、《瓯江竹枝词》、方鼎锐《温州竹枝词》、石方洛《楠溪竹枝词》等被辑录外,还有不少温州竹枝词散见于诗文集中而未能收入。据笔者涉猎所及,初步收集到的就达2000多首竹枝词,其中不乏意韵俱美的佳作。不少竹枝词的作者是土生土长的温州人,他们熟谙乡邦掌故及当地的风俗民情;而另一些作者则是外来的观察者,这些人对于温州的风俗更是充满了好奇,沿途据所见闻,随地理风物以纪游踪。笔者以为,编纂出版一部高质量的、收罗完备的《历代温州竹枝词》显得十分必要。

根据现有资料,温州竹枝词的创作,始于北宋。现存最早是周行己《竹枝》五章。周行己(1067-1125字恭叔,世称浮沚先生,永嘉人。宋元祐六年进士。其《竹枝》分行乐欲及时、及时而乐、乐极而悲、悲而反省和言其反正等五章,非咏风土。而最早涉及永嘉风土的是叶适的《橘枝词》三首。叶适(1150-1223),字正则,号水心,永嘉人。淳熙五年进士,永嘉学派代表。其首创的《橘枝词》是仿《竹枝词》形式,记永嘉风土,与《竹枝词》名异实同。李孝光(1285-1350)字季和乐清人,著名文学家。有《西湖竹枝词》,一作《苏台竹枝词》。宋褧(12941346),字显夫,大都人。泰定元年进士,累官监察御史。有竹枝歌六首自温州抵处州途中作,咏温州风土。

元季明初,陈秀民字庶子,温州人,徙寓嘉兴。有《西湖竹枝歌》、《吴中柳枝》、《姑苏竹枝词》。刘基1311-1375),字伯温,青田(今文成县)人,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竹枝》十二首,但不是写温州的人、事、物,只是采用民间竹枝的体裁论述人生哲理曹睿,字新民,永嘉人,占籍华亭。元季为郡学训导,明初迁松江教授,有《和杨铁崖竹枝词》。文信,字道元,号雪山,永嘉人。有《西湖竹枝词》。李经敕(1513-1562),字明典,号后峰山人,乐清人。有《竹枝词》二首。王起元(?-1640),字邻喜,号皋东,永嘉人。崇祯十二年,以副贡赴试,客死于峄县,有《竹枝词》。何白(1562-1642),字无咎, 生于乐清迁居温州城区明末布衣诗人。有《竹枝词》。他们均无及温州风土。

清代是温州竹枝词的繁荣时期。徐凝,字幼发,号丞子,永嘉人。廪生。有《西湖竹枝词》四首,描写西湖风光。此后曾出现了数十位诗人,有大量的有关温州风土竹枝词问世。周天锡,字懋宠,永嘉人,康熙三十九年岁贡。有《竹枝词》咏瞿溪风土。虞元枋,字峭山,嘉兴人。康熙四十四年举人,雍正间任永嘉教谕。东瓯杂咏》。彭启丰(1701―1784),字翰文,号芝庭,又号香山老人,长洲人。雍正五年状元。有《东嘉杂题》四袁枚(1716-1797),字子才,号简斋,人称“随园先生”,钱塘人,乾隆四年进士。有《温州坐筵词》,自云“作《坐筵词》六章,补古竹枝所未有”。可见《坐筵词》咏温州风俗,为竹枝体甚明。孙霖,字武水,归安人,诸生。乾隆二十一年至二十四年,孙氏在瑞安知县秦廷基幕中。有《橘枝词》三首、《永嘉杂诗》四首,亦为竹枝体。严殿谔,字一士,一字讷庵,浙江定海人,徙居鄞县。乾隆二十五年举人,官钱塘教谕。有《东瓯杂咏二首。张綦毋,字大可,号潜斋,平阳人。乾隆四十二年岁贡生,任训导。在任期间,他广为搜罗,作竹枝体《船屯渔唱》,又名《昆阳百咏》,以采风之作,备榜人之歌,共一百三首陶元藻(17281801),字龙溪,号篁村,又号凫亭,会稽人。有《东瓯杂咏四首师范(1751-1811),字端人,号荔扉,又号金华山樵,祖籍山西,先世明初随征云南,遂为云南弥渡人。乾隆三十九年乡试第二名。嘉庆三年,师范参乐清军幕,寓温年余。作《温州杂诗》、《橘枝词》、《后橘枝词》。陈舜咨,字咨牧,又字云树,号春堤,永人,嘉庆六年拔贡。有《永嘉竹枝词》四首,作于乾隆五十四年。《永嘉杂诗》8十首,作于嘉庆四年。序云“杂诗,咏风土也。永嘉山海交错,农植利微,鱼盐业薄,家鲜恒产,人无远图,而习俗日靡,物情滋伪,作者有世道人心之感焉。依平水韵得三十首,语无伦次,故曰杂。杂诗,亦为竹枝体。谷廷桂,号文舟,永嘉人,乾隆举人。所为制艺名谷文舟稿》,《上巳竹枝词》八首。曾儒璋,字玉西,号琼圃,永嘉人乾隆五十二年任兴泉永兵备道。有《卖花声竹枝词》四首。余国鼎,羹,号梅川,瑞安人,乾隆十六年贡生。有《踏灯词》十二首。陈锡玠,号圭斋,瑞安人,约生当清乾隆、嘉庆时期。有《东瓯橘枝辞》十二首。周衣德原名灏,号藕农,永嘉书堂巷人。嘉庆十二副贡,二十四年顺天南元,拣发湖南知县,年六十四无疾而终《永嘉杂诗》自叶适有《橘枝词》纪风土之作,后人效为者十余家,而引征详瞻,独推此作擅长。戚学标(17421824),字翰芳,号鹤泉,太平人。乾隆四十六年进士,嘉庆十八年,出任宁波府学教授,后历主杭州紫阳、崇文诸书院,有《瓯江杂诗》顾清标(1757-1814),字介人,号睛村,平阳人。有《海屿樵唱》十一首、《重五杂诗》五首、《采茶词》八首、《拣茶词》八首亦为竹枝体。林启亨 (1771-1856),字刚中号礼门自号蒙轩乐清人。有《永嘉竹枝词》十二首、《红花词》四首。金衍宗(约1778-1859),字维翰,号岱峰,秀水人。嘉庆五举人,道光三十年擢温州教授,咸丰八年引疾归,卒年八十余有《织席词》八首,序云“乃为《瓯江竹枝词》继声焉。任一桂,字丛山,永嘉人,嘉庆五年举人,任钱塘教谕。有《江山船竹枝词》。张元启,字正可,号兰畦平阳人, 张綦毋弟,嘉庆十一年贡有《踏青词》十首。七言四句,吟咏风土,归竹枝体。项霁(17921841,字叔明,号雁湖,瑞安人。有《春社灯词》五首,作于嘉庆二十五年。郑均字以笙,瑞安人,嘉庆贡生。有《竹枝词》三首、《纪荒竹枝词》题下原注:“道光十四年五、六月事。”五首。黄汉(?-1853),字秋明,号鹤楼,自号小若山人,永嘉人。道光十七年成《修禊吟》、《竞渡词》各八章,盖竹枝仿谱。徐荣(17851855),原名鉴,字铁孙,号药垣,又号梅花老农,广东驻防汉军正黄旗人道光十六年恩科进士。道光二十五年升任玉环同知次年权知温州府事。有《玉环竹枝词》二十七首,内及洞头风土。张振夔(17981866),字磬庵,永嘉人,官镇海教谕有《瓯江竹枝词》八首。张光裕,字雨杉,浙江桐乡人。有《东瓯坐筵词》七首。曾燮,字鹤汀,曾儒璋子,有《永嘉竹枝词》六首。张凤慧,香筠号逸仙,为永嘉拔贡生应煦妹,祖居谢池巷如园,嫁泰顺生员潘福纶。有《罗阳竹枝词》三十六首。林大椿(18121863)字萱士,号恒轩,乐清,林启亨之子。有《章安灯词》二十五首。胡廷秀字俊卿,瑞安人。有《竹枝词》二首。释大川,字小默,瑞安人。有《云江竹枝词》四首。金璋字左永嘉人。有《橘枝词》六首、《午日舟游杂咏》十二首、《端五后二日舟游杂咏同颜二东川》十二首、《红花词》一百多首,世称“金红花”。词云“竹枝他日歌声起,乐府争传休洗红。”《红花词》和《坐筵词》、《织席词》、《竞渡词》一样,是仿竹枝词形式,记永嘉风土,与《竹枝词》名异实同。朱步墀字超之,厚田永嘉人。县学生员,以诗鸣于时。有《红花词》八首、《蚕词》十首。戴以晋景楚,号宝书,瑞安人。有《端午竹枝词》十四首、《丽屿元宵竹枝词》六首。蒋锋,字瑞安人,道光六年岁贡生。有《海城竹枝词》五首。郑烺荻畴永嘉人。有《温州竹枝词》二十首、《瓯江竹枝词》八首、《端午竹枝词》十首。端木百禄,字叔总,国瑚子,青田,道光二十九年拔贡。有《红花词》八首。端木顺,字少坤,国瑚女,青田。有《东瓯红花词》二首。彭镜清川,瑞安人。有《端阳竹枝词》三首、《夏日竹枝词》六首、《除夕竹枝词》二首。吴柟,瑞旦,号晓峰,乐清有《江村杂诗》十首。沈宝瑚六玉,瑞安人。有《章安竹枝词》四首、《红花词》十一首。孟锦城,号剑秋,永嘉人。有《上巳竹枝词》五首、《端午续竹枝词》四首、《清明迎神竹枝词》四首、《观竞渡竹枝词》、《红花词》七首、《续红花竹枝词》三首。叶树玉茞石,永嘉人。有《温州竹枝词》十七首。王德馨1820-1888),字玉才,号仲兰永嘉人。有《红花词用竹枝体》八首胡玠(1822-1877,字寿眉,一字介年,号桂樵,瑞安人,同治四年举人有《峃川竹枝词》八首、《瓯江竞渡词》十首、《上元观灯竹枝词用旧作竞渡词原韵》十首、《清明竹枝词》十首、《端阳竞渡竹枝词仍迭前韵》十首。约为清咸丰前后人题不食肉氏,有《瓯江竹枝词》四首。余思诚,心农,平阳人咸丰十一年拔贡。有《瓯江竹枝词》七首、《竞渡竹枝词》三十首。孙炳,字燮堂,瑞安人。有《渔父吟》四首,“余乡多业渔,四时之况,目睹之悉矣,慨然情见乎词云。”《竹枝词》七首,所咏为玉环大古洞风物。

同治年间,温州出现竹枝词创作的高峰。张应爔号少霞,永嘉人,同治六年举人。有《瓯江竹枝词》十二首。戴循良翰卿,瑞安人,同治六年举人有《覃怀竹枝词》四首。郭钟岳,字叔吾,号外峰,自号天倪子,江苏江都人。监生,同治十年任温州候补同知。同知是知府的辅佐官员,司马是对同知的尊称,故号郭司马。光绪十九年代理乐清知县。他客温三年,采风问俗,搜集轶事,于同治十一年作竹枝词一百首,名《东瓯百咏》,后改名《瓯江竹枝词》。其内容涉及温州的地理人文、民情风俗、社会风貌诸多方面。钱国珍,字子奇,号沁庵。道光二十三年优贡,二十九年举人,同治十年任永嘉知县。曾应和宋杨蟠的《永嘉百咏》,作过竹枝词百首,主要是咏永嘉风土人情,因钱子奇不自存稿。方鼎锐,字子颖,号退园,江苏仪征人。咸丰二年举人。同治八年五月由内阁中书入直,十年官温处道。取钱作而录之,并以己意增删数十首,合成一百首,刊于府署之且园,亦名《东瓯百咏》,后改名曰《温州竹枝词》。其内容和郭钟岳大体相同,咏风俗,歌民情,题材广阔,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戴文隽,生,嘉善人,附贡生。同治七年曾随宦来温候补。对温州世情民俗颇有了解。同治十三年夏,因病养疴在家,继方鼎锐《东瓯百咏》,又作百首,取名《瓯江竹枝词》。石方洛,字问壶,江苏吴县人。府增生,官永嘉县丞《楠溪竹枝词》十二首。吴城春台,永嘉人。有《表坛竹枝词》八首、《红花词》一首。戴庆祥,字商樵,瑞安人。有《丝市竹枝词》四首。孟守廉,字心泉,号宜园,永嘉人。有《自巴斗山十五里江面过渡,风不尽利,用瓯江竹枝体。张梦羲,永嘉人。有《东瓯竹枝词》六首。周鸣棡,瑞安人。有《瓯江上巳竹枝词》八首。题下原注:“己卯”,盖作于光绪五年。潘锟字少岳,瑞安人。有《安阳竞渡竹枝词》十首。洪荫南字子迁,瑞安人,光绪贡生。有《瓯江竞渡竹枝词》六首。郑梦江,字雪涛,乐清人,光绪年恩贡。有《东瓯竹枝词》四首。余澜字梅史,瑞安人。有《竞渡竹枝词》二首。佚名有《竹枝词·咏秀妇》四首。戴启文(1844-1918),字子开,号壶翁,江苏丹徒人。有《芝田竹枝词》咏南田,《拦街福词》八首咏俗,甚为珍贵。丁立中(18661920),字和甫,钱塘人,丁丙子。光绪十七年举人。有永嘉杂诗》二十首。则沄(1886-1947)字啸麓,号蛰云、逸园,福建侯官人。光绪二十九年进士官浙江温处道有《东嘉杂咏》三十首陈兆麟字涤,号玉井,瑞安人陈步云光绪三十一年恩有《红花词》一首、《清明竹枝》二首、《端午竹枝》三首、《清明竹枝》三首。李麟书字子温,瑞安人。有《竞渡竹枝》二首。池塘,号小谢,瑞安人。有《瓯江竹枝词》九首。蔡龙济,瑞安人。有《除夕竹枝词》二首、《竞渡竹枝词》七首。余朝钦,字信舫号沁芳,乐清,宣统年恩有《竹枝词》二十首。林骏(1862-1909字宝熙,号小竹,瑞安人。有《清明登幔词》六首、《清明竹枝词》十首、《瓯江竹枝词》四首、《东瓯竹枝词》十首。

到民初,温州又出现了竹枝词创作高潮。1917年,由永嘉主办的《瓯海潮》周报第十三期梅冷生曾发起征集《东嘉新竹枝词》,宗旨为仿古人竹枝词体,供人吟诵,为察邻观政之用。这次征集是温州竹枝词历史上的一次盛会,最后汇集了十五种,每种多则二十四首,少则四首不等,共一百二十四首竹枝词。作者有花信楼主人洪炳文、姜门外史郑猷以及芙蓉吟馆、听秋楼主人、吟红女史、湖上赘民、仲宽、章安潜庵、西山散人等十五人。洪炳文(1848-1918),字博卿,号楝园,瑞安人。是晚清影响较大的剧作家。他所写的《东嘉新竹枝词》,结合当时社会实际见闻所及,成七绝二十四首,恰合花信之数,以应社课。他写的竹枝词与众不同之处是,写了许多当时出现的新事物、新见闻,颇具新意,故名新竹枝词。这一百二十四首竹枝词反映了清末民初温州民俗风情。王季丹有《永嘉村居月令竹枝词》。陈拙夫,瑞安人。有《闰清明竹枝词》二首、《红花词》七首、《竞渡词》七首。吴翊,瑞安人。有《东嘉新竹枝词》二十首。张毓1886-1951醒同号组成,瑞安人。有《竹枝词》二首。苏大山,字荪浦,福建泉州人。清末廪贡生。1918年有《温州杂诗首。特别突出的是杨青的竹枝词,杨青(1865-1935),字淡风,亦作淡峰,别号甚多,有杨园主人、菊佣氏、四香老人等。世居温州城区大简巷,温州诗人。有《永嘉风俗竹枝词》、《丙寅冬闽军过温记事竹枝词》、《丙寅冬浙海陆省防军过境记事竹枝词》、《上元新灯词》达八百多首,内容丰富,涉及到温州传统民俗,对研究温州晚清、民国史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作为温州文献丛书之一《杨青集》的主要内容由上海社科院出版社出版过。本文仅抛砖引玉提供线索,冀望地方文化史研究者充分利用温州竹枝词这一宝贵史料,为探讨和解决温州历史文化问题服务。

 

作者单位 温州市图书馆(温州32500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