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六下科学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2019-03-24 17:22:27)
分类: 转载


一、单元设计特点及教学说明

   本单元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单元,所涉及的内容有光学、生物、物质的结构、科学发展史等方面。但教学的重点是拓展学生的观察兴趣,鼓励他们探究和发现大自然的奇妙,学习和领悟使用观察工具的好处,体会科学、技术、社会的关系。本单元一共设计了8课。其各课内容简要如下:

    1课“放大镜”,学生通过讨论和体验,对放大镜的构造和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第2课“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和第3课“放大镜下的晶体”,指导学生用放大镜观察昆虫的器官和物体的微细结构,体会用放大镜比用肉眼观察更有利我们对身边世界的了解。第4课“怎样放得更大”,帮助学生了解从放大镜到显微镜的发明过程,认识到是显微镜的发明及不断改进,使人类观察到越来越小和越来越精细的物体及结构,发现了微生物和细胞。第567课“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指导学生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和细胞,了解人类用显微镜探索生命世界的成果,同时认识生命体都是有细胞组成的,微生物具有生命的特征。第8课“微小世界和我们”,对单元学习进行回顾和总结,对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及对人类探索自然地成果进行梳理,并通过查阅资料汇报交流,了解更多的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

二、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三年半的科学课学习,学生对身边世界的许多物质及现象有了一定的认识。在六年级下册,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视野,指导学生认识较微观的世界。本单元学生将经历用肉眼观察,到放大镜观察,再到显微镜观察的过程。由于观察条件和学生理解水平的限制,只是让学生扩展到用放大镜和简易的显微镜能观察到的微细的观察领域。如常见的固体物质的晶体,小的昆虫,昆虫的器官,植物的细胞,水中常见的微小生物等。激发学生深入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三、单元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放大镜和显微镜能将物体的图像放大,使我们能看到物体的更多细节。

2.为了能将物体的图像放大,透镜应是透明的、中间较厚的,放大倍数与中间的厚度直径有关。

3.细胞是生物生命活动的最基本单位,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4.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广泛存在着,它和我们的生活、生产、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5.一些微生物太小,没有放大镜或显微镜便不能被看到。

6.微生物是生物,具有生物的共同特点,也是由细胞组成。

7.微生物有在特殊环境下生存的结构。

8.物质世界和生命世界是多种多样的。

过程与方法

1.运用手执透镜及显微镜观察生物及非生物标本。

2.学习使用适当的器材及技术观察细胞和微生物。

3.通过文字、绘画、讨论等形式记录、交流观察记录。

4.通过观察实验及收集资料,了解人类在探索微小世界方面取得的成果。并以多种方式交流及汇报。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发展探索微小世界的兴趣。

2.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会促进观察工具的不断进步,观察工具的不断进步对促进科学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3.认识到我们周围的物质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4.对人类的探索精神和发明成果表示敬佩。

养成教育训练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记录的习惯。

四、教学准备

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玻璃片,平面镜片,显微镜;昆虫器官标本,食盐、味精、矿物晶体;水中微生物,洋葱、动物、植物和人体的细胞装片;小刀、滴管、碘酒、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脱脂棉或其他纤维。

五、课时安排

用时9课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