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中如何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
(2016-04-30 23:12:12)
标签:
教育 |
分类: 杂谈 |
在课堂教学中,常常要遇到学生出现的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错误并不是坏事。“错误”是学生学习中的一种思维过程的体现,也是课堂教学中的宝贵教学资源。 如何让学生的“错误”成为科学课堂教学的有利的教学资源,我有以下两个方面的体会:
一、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误”,分析原因带领学生从“错误”走向“正确”
《新课程准标》指出:“让学生在科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良好的情感与态度是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重要前提,也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克服困难和探索创新的动力。学生的“错误”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只要合理利用,就能较好地促进学生情感和思维的发展。因为学生受认知水平的限制,出错是不可避免的,但教师要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尊重、理解、正确对待出错的学生。这样,学生在课堂上才会没有心理负担,思维才更活跃,探索和实践劲头就更足。也就是说,学生的学习,必须在一个宽松的和谐的氛围中进行,才会在探索与实践的过程中发挥得更好。因此,教师要允许学生出错。反之,由于学生怕说错,怕老师批评总是有一种压力感,就不可能很好地去探索和创新。在教学过程中对待学生的错误,现在教育理念下课堂教学提倡几个允许:错了允许重答;答得不完整允许再想;不同的意见允许争论。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自尊心得到了切实的保护,人格得到了真正而充分的尊重。在这样的环境里学生没有忧虑,更没有被同学耻笑的顾虑,在民主的气氛中学习,才能使学生的思维活跃,敢说、敢做,敢问,勇于大胆创新,以健康向上的情感态度投入学习,体会到学习的乐趣。面对学生已出现的错误。作为教师要针对不同的原因,帮助学生灵活纠正错误,带领学生从“错误”走向“正确”。在教师的正确引导,鼓励下,学生在错误面前敢于正视错误,自我反省,增强战胜困难和学好生物的信心,逐渐形成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和敢于克服困难的性格及良好的学习品质,并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作为学生学习引导者的教师,不同的“错误”观将成就不同的课堂,教师对待学生学习中的错误的态度,对学生在学习上的积极性和探究问题的热情都有着比较大的影响。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出错的过程就是学生学习中的一种思维过程的体现,是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一种必然过程.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中学生错误有效教学资源,让学生的思维在矛盾中碰撞,并闪出智慧的火花,成为知识的生成点。学生的“错误”伴随着教与学的整个过程。教师在对待学生的“错误”时,首先要冷静分析错误的原因,正确处理学生的错误。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处理好这一宝贵的教学资源,并正确、合理地加以利用,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思维能力、和情感态度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学生出了"错误"没关系,关键是教师要把”错误”变成课堂教学的亮点。使课堂更加精彩.让学生从“错误”走向“正确”,不仅真正达到了“吃一堑,长一智”的目的,而且还使学生建立了自信心。这样不仅使对这类知识“回生”了的同学重新得到了理解和掌握,同样也使其他同学对这类知识探研究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升华。真可谓收效甚广。
总之,学生的“错误”是宝贵的教学资源,只有善于“找错”、“改错”,并及时进行探究,就会为课堂教学服好务,使课堂更生动,教学就会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