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用纸造一座桥教学反思

(2015-10-26 20:42:03)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学反思

本课是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的第八课,本课通过学生综合运用本单元形状和结构的知识及经验设计和亲手制作,在制作过程中发扬小组团结合作的精神,探究其中的奥秘,并体验创造的快乐。

甭管在什么课的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新课伊始,我通过创设情境,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我说:同学们,在前面我们认识了各种形状和结构的桥,今天我们也要象桥梁工程师一样来造一座既坚固又美观的桥,最后咱们九个工程队比一比,看哪个队的作品既美观又结实。由于课前我早已让学生预习了本节课,所以在课上,我激发起学生兴趣之后,接着让学生明确今天的任务,读用纸造桥的任务要求,再引导学生分析用纸设计和建造桥需要综合考虑的诸多因素,如造桥的要求,材料的特性和数量、形状和结构等,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接着是设计制作活动,让学生利用课前准备好的材料进行设计创作,学生表现出了很高的学习积极性和精诚协作精神,充分展现了他们的聪明才智,达到了很好的学习效果。老师勤于巡视,并实施了个别指导,多表扬鼓励,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低估儿童学习科学的潜能比高估更可怕。 出乎我的意料的是学生能灵活运用前面学过的知识,改变薄型材料形状增强抗弯曲能力。儿童天生的好奇心是学习科学的起点,而且他们想象力丰富、思维活跃,只要善加引导就能转化成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行为。于是,我将学习的主动权放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纸桥制作过程中,学生的操作技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

最后进行工程验收。看着他们激昂的情绪,我感受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我选了两个同学做验收员,让他们挨组放钩码,看哪组的既结实又美观。意料之外的是平时不起眼的几个小组长都表现出了极佳的动手能力和组织能力,其中表现最出色的是张芳,她组的,设计虽然很简单,但是很牢固,而且外形美观,抗弯曲能力强,小组成员间也非常团结协作。从这件事上,也提醒了我今后该怎样去看待和评价学生,不能形成刻板印象,用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待他们。之后,我再结合巡视时发现的问题,对各组的进行了简单评价。因时间关系,评价显得很仓促。

本课的最大成功之处:

1.制作前的交流,有效的科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科学概念理解知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要十分重视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训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获取知识。

2.这堂课,目的是让学生运用本单元所学的形状结构的知识,自主考虑选择什么样的形状和结构,自己设计和制作一座美观坚固的桥。教师放手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本课不足之处及改进建议:

1.在工程验收时,采用集体测量的形式,虽然提高了大家的成就感,但浪费时间较多,也导致评价时间仓促不到位。最好采用小组自己测试,报出数据。小组进行自我评价,再进行全班交流,对承重力最好的桥和最差的桥进行比较和分析。这样,评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

2.因为时间较短,学生制作的作品也比较粗糙。一到了下课时间,学生就将自己的作品当做了垃圾或立即破坏掉。其实,科学课的教学不能受时间限制,一节课完不成的任务,可以用多一些的时间来完成。可是我们往往受教学进度的限制,一堂课结束一课时,完不成任务就匆匆了结。我应该将学生课堂上制作的作品收集上来,进行展览,增加学生的成就感,或课后让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完善或改良,关注制作后的反思讨论,这个环节的教学其实是非常重要的,我往往忽视了。

科学课的教学要意识到操作的重要性,要运用教材中的因素,为学生提供动手的机会,使其在实践操作中,动脑、动手、动口,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