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发挥针灸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作用

2022-03-16 16:52:06
标签: 健康 科普 针灸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疫病

国家卫健委发布最新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在强调中医药抗疫作用基础上,首次强调中医非药物疗法特别是针灸的应用。本文写于2020年3月初,未做改动。

针灸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2003年暴发的SARS疫情,使人们重新认识到了中医药对防治传染性疾病的作用,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以来,中医药在抗疫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迄今为止还鲜有采用针灸治疗的报道。事实上,和中药一样,千百年来针灸在治疗传染性疾病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且具有一定的优势,值得重视。

(图片源自网络)

一、针灸治疗传染性疾病历史悠久

《黄帝内经》有专篇论述针灸治疗热病、疟疾等传染病,其他篇章涉及的病症还有黄疸、痢疾、痄腮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素问遗篇·刺法论》认识到传染病的发生与自然界气候异常变化有关并且具有传染性强的特点,因此,十分重视对传染病的预防,既要“避其毒气”,更要扶助正气,“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而扶助正气的主要方法之一,就是根据五运六气的异常变化特点,制定了针对五种可能出现的疫症的“刺疫五法”,认为针刺“可以折郁扶运,补弱全真,泻盛蠲余,令除斯苦。”后世医家在继承《黄帝内经》思想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如东汉张仲景(c.150219)在所著《伤寒杂病论》中根据针刺泻热、温灸散寒的特点,采用针刺治疗三阳病实热证,而用灸法治疗少阴病、厥阴病等阴寒证。明代针灸名家杨继洲所著的《针灸大成》,对采用针灸治疗伤寒、霍乱、疟疾、痢疾等病都有详细论述。据清代一些县志记载:道光元年(1821)武强县“七月,疫大作,后传方,刺腕出血,活”(《武强县志重修》卷十);南宫县“七月大疫,死者甚众。刺手腕青筋出紫血,可活”(《南宫县志》卷七)。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针灸理论和临床都有了很大发展,特别是在19501970年代,中西医合作开展了对许多传染病的临床试验,包括流感、细菌性痢疾、霍乱、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猩红热、流行性腮腺炎、白喉、百日咳、肝炎、肺结核等,证实了针灸的疗效。

二、针灸治疗传染性疾病的机制

根据现代医学理论,导致传染病的主要原因是有害微生物侵犯机体,因此对抗微生物是治疗本病的基本原则。毫无疑问,简单地在人体上扎几针、灸几壮或放出少量血液不可能直接杀死微生物。那么,是否还有其他途径?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和变化,虽然错综复杂,但总其大要,不外正与邪两个方面。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就是在一定条件下正邪斗争的反映。正气虚是发病的基础,邪气盛是致病的外因,正胜则邪退,疾病趋向于好转和痊愈;邪胜则正衰,则疾病趋向于恶化甚至导致死亡。对于传染性疾病而言,致病微生物是“邪”,人体自身的抗病能力是“正”,其变化和转归与人体正气的强弱也是密不可分的。即使传染性极强的疫疠之气,也不是每个接触的人都会被传染;感染以后,即使不经任何治疗,也会有一些人自然痊愈。因此,在治疗传染病时,应该从祛邪与扶正两个方面入手,在寻找有效抗病毒药物治疗的同时,更不能忽视人体正气的作用。现代医学认为,免疫系统是人体最重要的防御系统,它的主要作用之一就是识别并吞噬外来病原微生物。临床实践和大量实验研究充分证实,针灸正是通过刺激人体穴位,调整并增强人体免疫力,扶正固本,从而起到防治感染性疾病的作用。以针刺对白细胞的影响为例,针刺可使白细胞总数增加,增强白细胞的吞噬能力,如针刺菌痢病人,在34小时后白细胞的吞噬指数即见显著升高,吞噬能力亦相应增强。

针灸是通过刺激体表一定的部位调动机体本身固有的治病能力达到治病的目的,从理论上讲,除少数由毒性极强的微生物所引发的烈性传染病外,针灸对大多数由微生物性疾病都有较好治疗作用。长期的临床实践也证明,针灸对许多种细菌、病毒、真菌、原虫等引起的感染都有较好疗效。尤其在治疗病毒性疾病方面,针灸具有明显的优势。病毒的最大敌人是人体内的免疫系统,当一种未知的病毒如新的冠状病毒入侵人体时,人体免疫系统能够自动地识别这些病毒并产生抗体杀死入侵者。针灸通过刺激穴位,激发并加强人体自身的免疫力,因此能够加速疾病的自然痊愈过程。

三、针灸治疗传染性疾病的优势

此次疫情发生至今,中西医在治疗上都强调增强人体抵抗力的重要性,与中西药物治疗相比,针灸具有以下一些特点:第一,在患者发病后的第一时间内,无论是已经确诊的病例还是疑似病例,都可以立即采取针灸治疗,阻止病变的进一步发展。第二,针灸治疗效果迅速,能快速改善高热、疼痛、咳嗽、呼吸困难、咽喉肿痛、食欲下降、呕吐、腹泻等症状。第三,针灸是通过增强机体本身所固有的抗病和调节机制,精确地识别哪些是正常菌群,哪些是致病菌群,可以恰到好处地调节各菌群之间以及人与各种微生物之间的平衡,因此不会有任何毒副作用。第四,针灸治疗操作简便,成本低,不受条件限制。

在具体应用中,可以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或以针灸为主,或以药物为主,或二者并重,能提高疗效,缩短病程,为早日打赢这场抗疫战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