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坐井观天”新解

(2013-03-01 20:45:56)
标签:

传统文化

历史

人文地理

《庄子·秋水》讲述了一个井底青蛙的故事,唐代文学家韩愈则把青蛙换成了人:“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原道》)。这两则成语常常被用来讽刺那些见识短浅而又盲目自大的人。事实上,它们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一个人因所处的环境不同,就会对世界有不同的认识和看法。今天,人类不仅可以像鸟儿一样俯瞰大地,甚至可以从太空中遥望这颗蓝色的星球。在古代,由于交通不便,人们的活动范围十分有限,加之文献匮乏,人们从书本上所能了解到有关其它地方的信息也很少。《易传》说伏羲氏“俯察地理”,实际上,这个“俯”是和“仰”相对的,那时人类对大地的认识主要有两个途径,一个是登高,另一个就是远行。登高所开阔的视野有限,旅行又谈何容易。《易经》讲“利涉大川”,就是对渡大河有利。在没有大型船只和桥梁的古代,一条大河仿佛就是一个天堑,成了一个不可逾越的鸿沟。有时候,为了过河,必须等待一定的季节,如冬季封冻,或者旱季河水水位下降。

 

http://s3/bmiddle/afdf12f6gd6dd74fc5cb2&690

图:希腊德尔菲(Delphi)阿波罗神庙,著名神谕“认识你自己”就出自该神庙

毫无疑问,与全球化时代的现代人相比,古人都是生活在一个个井里,只不过这些井的大小、深浅不同而已,他们所了解的世界都是一个个局部,他们也理所当然地把自己的生存之地视为世界的中心。如古代中国人的宇宙观是天圆地方,中国就是“中央之国”(Central State),位于今河南一带,古称为“中州”、“中原”。古埃及人的世界是以尼罗河为中心的,他们认为宇宙是一个方盒子,南北的长度较长,底面略呈凹形,埃及是处在凹形的中心,天则是一块平坦的或窿形的天花板,四方有4 个天柱,由中峰所支撑,星星是用链缆悬挂在天上的灯,在方盒的边沿上,围着一条大河,河上有一条船载着太阳来往,尼罗河是这条河的支流。古希腊人则认为,距离希腊150多公里的Delphi是“Navel of the Earth”(地球的肚脐),也是中心的意思。

事实上,正是由于这种地理的局限,才有了丰富多彩的以地域性为特色的传统文化。人文地理学认为,作为思维的产物,如文字记述的书、图形与发明创造,都反映着作者创作时代的领域感,因此对它们的研究和使用,不能只留意以时间维度为重的史料价值而忽视创作者的空间感。文明越是古老,这种领域感就越强。以古代书写文字的载体为例,两河流域的人使用泥板,埃及人使用纸莎草,中国人则使用丝帛和竹简,都是因地取材。正因为如此,才有了丰富多彩的以地域性为特色的传统文化。也恰恰是由于这种地域的局限,才使得我们今天能够通过对相关地理环境的研究,探寻和重构某种传统文化的早期形成和发展图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