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激荡在体内的暗流

(2016-05-23 16:06:57)
标签:

范墩子

思想随笔

分类: 随笔

激荡在体内的暗流


                                                 范墩子

     渐渐发现,在如今这个社会里,我们往往会穷尽手段设法给自己制造出一个相对封闭的非理性存活空间,为什么是存活而不是生存,以我看来,存活比生存更纯粹,更接近人的本性,求生的欲望更为强烈。为求得这样一个空间,我们处处小心,卑微谨慎,有时不得不做出一些违背自己道义观的事情,我们如此胆怯畏缩,可能最初的想法仅仅是图个安宁。那这样行事,是不是一种人为对精神的限制或绑架?是不是明知虚伪而为之?但在这如此浩荡汹涌的世界洪流面前,我们每个人都无能为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和我们的日常“处世哲学”相对立的极有可能就是我上面所说的非理性存活空间,我想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欲望吧,为自己建立一个相对封闭的世界,将自由程度最大化,能够表达自己多样的情绪和观点,能够释放出身体内部最原生的思与辩,当然每个人对于世界和自己的认识不同,所以我所说的这个“空间”可能会在不同的人身上表现出种种差异,你对自己认识得越深刻,世界就变得越微小,在你的眼中,世界就变成了你精神领域所延伸出的一个小分支,你越是往深处挖掘,那些激荡在体内的暗流可能就会在某个时刻汩汩而出。
     至此,我们终于说到了主题上,以我的看法,这些暗流,正是我们的小说所要极力去表达的,这个时代,每天上演的新闻事件早已超乎了我们人类的想象,也就是说,故事已经无法详尽地阐释一些内在的复杂物质,已经很难深入现实肌理当中,很难看穿表象下面所潜藏着的真正意义上的逻辑关系。我们每天被一些虚假的东西所“遮蔽”,只是在看到一些表象的简单的东西后,就立即做出轻率的判断,事实究竟是怎样?我们很少去细细追究,很少向自己的内心拷问,这样的结果,我们当然比谁都清楚:躲开了人性深层的东西。我们不如继续往下深入,人性深层的东西究竟是些什么?直观来看,确实很难回答,但我以为,往小里看,这些东西正暗藏在人体内部,起起伏伏,暗暗涌动,波纹不时散开,形成各种奇妙的、独特的、模糊的、闪光的“图案”;往大里看,那便是全人类的一种情感,是一种普世情怀,是一种对世界执着而又无望的爱,即便世界过于肮脏,我们依然用最纯真的爱在其间挣扎、游荡,求生毕竟是最真切的。
    “悲剧在时间的流逝中会慢慢减淡,时间会给它们氤氲出蔚蓝的色彩。”既然历史是如此无情,我们为何不用较之宏大叙述更为柔软更为内向的写作手段去留住这些东西,在今天,传统的现实主义仍然称霸中国文学,但我想现实主义不能仅仅停留在关注人的生存上,生存,多么空泛的一个词,我们应该更细微一些,能够让自己的触角进入一个人的体内,发掘那些永远流淌在暗处的水,也许在那个层面上,我们对于美的感知,会比之前更为深刻,对于自由的渴望也会更加强烈。那个时候,我们对于神灵,对于一切精神领域的事物,渴望的目光将会比任何一个时候都要贪婪。精神是无限的,唯有时时刻刻向内挺进,文学的语言才会滋生出强大的魔力。

                                                                                              2016/5/22   杨凌

范墩子,1992年生,陕西永寿人。从事小说写作,2015年毕业于沈阳理工大学材料系。在《作品》《西部》《朔方》等期刊发表小说若干。现居陕西杨凌。


激荡在体内的暗流

激荡在体内的暗流

激荡在体内的暗流

激荡在体内的暗流

范墩子       秦巴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