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卜老秀:看看谁更花的花釉瓷器
花釉瓷器鲁山窑名满天下,舍我其谁。哪成想程咬金般的吉州窑后来居上,结果一个比一个花。花花世界,鸳鸯蝴蝶,长沙窑不一样的花法儿,搅得瓷界周天寒彻了:朴实的文字连同釉下的色彩,又花出了一代开山鼻祖。唐代瓷器世界的南青北白无视鲁山窑和长沙窑两个开山鼻祖的“花花世界”,黑青着脸,白话着瓷器世界的龙门阵。黑道,白道,花花道,自花釉瓷器已将,谁也挡不住瓷器世界的丰富多彩了。
花釉瓷器是唐代河南鲁山等地区陶瓷烧造中的创新产品。古玩界称之为“唐钧”,依地区而言也统称之为“鲁山花瓷”。作为一种“二液分相釉”新工艺,开创了驰名中外的钧窑窑变的历史先河。
唐代花釉瓷器以“大、厚、丰”为基本特征:大,当之不让的大气,器形庄重而坚实;厚,釉层肥厚区别于当时的青瓷、白瓷与黑瓷,
这也是后来的钧窑瓷器的重要特征;丰,造型以丰润、圆满的风格示人,犹如唐代丰满的美人。至于釉色对比强烈,率意醒目更是花瓷舍我其谁、当仁不让的特色。
唐代花釉瓷器,花,实在的花,花的圆润,花的丰满,花的敦厚,花的结实,一片一片,如彩云,花出了大气。
吉州窑花釉瓷器虽然花的晚一些,但后来居上。说起花釉瓷器虽不常被人提起,也并非自己的“招牌菜”,却有自己的花法儿,并且花的别具一格。
宋代吉州窑“花瓷”,花,也实在的花,花的飘逸,花的清癯,花的标致,花的玉立,一缕一缕,如彩带,花出了神气。
长沙窑的花属于另辟蹊径,但花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在南青北白自说自话的时候,曲径通幽,别具洞天。
虽说一个比一个花,长沙窑的花路已经与鲁山窑花釉瓷器、 吉州窑花釉瓷器不一个套路,这里暂不论述,容后再表。
下面举几例私人藏品加以说明
这件鲁山花釉双系盘口瓶,高26cm,口径8.2cm,底径8.5cm。作为经典花瓷,一览无余地展示了唐代花釉瓷器的基本特征。盘口,长颈,鼓腹,平足,绝对称得上大气与厚重。丰腴的形体亭亭玉立,活脱脱一唐代美人。随意飘洒的黑白双釉在窑变的升华中瑰丽斑斓,直叫人梦回千年。虽说它只是一瓷瓶尔尔,却折射出了大唐的豪迈气概。
该瓶胎泥淘练并不精细,釉下也未施化妆土,釉面不仅有爆釉现象,甚至有爆胎状况出现。这一切是在告诉后人,它是唐代较早时期的产物。缺陷作为时代特征尽管明显,却瑕不掩瑜。。
试着把这件鲁山花釉双系盘口瓶的双系换成双龙柄,突然发现,这不就是唐代中期在河南与山西、陕西等地曾经广泛流行的双龙柄盘口瓶嘛。不错,它就是去掉了双龙柄的唐代经典瓷瓶的典型器形!
如果说“鲁山花釉双系盘口瓶”是活脱脱一唐代美人的话,那这件唐代鲁山窑黄色人字纹花釉罐,无疑便是唐代活活脱脱的大将军。这种黄褐底釉饰以月白或蓝色斑点者,相对比较少见。他高20cm,虎背熊腰,傲然挺立,大有“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气魄,英雄爱美人,两件唐代花釉瓷器一美人一将军简直成了绝配。
如果说“鲁山花釉双系盘口瓶”是活脱脱一唐代胖美人的话,那这件私人收藏的宋代吉州窑梅瓶就是一宋代瘦美人儿。她高24cm,亭亭玉立,堪称范儿劲儿十足,老化特征明显,胎、釉、形俱佳,尤其是黑白相间,宛似游龙戏凤的双釉交相映辉,让这件梅瓶升华不少,称其为梅瓶中的佳品实不为过。
瓶与罐的的对垒,花与花的较量让一千多年前“南青别白”夹缝中生存的花釉瓷器大放异彩,虽然仅仅是“黑白人生”,鲜明的个性也算不枉此生。
鲁山花釉双系盘口瓶

唐代鲁山窑黄色人字纹花釉罐

宋代吉州窑梅瓶
后记:
日本大阪陶瓷美术馆有一款与私人藏唐代鲁山窑花釉瓷相似的一件作品,属于黑底白花款式,满釉烧造,所谓“旧器如新是个宝”,但黑底上无工,又缺盖。本来唐代器物饼足的较多,这两个却都属于深圈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