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扬州玉雕大师,山子雕第一人-----顾永俊

(2013-07-30 23:25:54)
标签:

顾永俊

扬州师傅

扬州玉雕大师

山子雕

非物质文化遗产

分类: 玉雕知识与名家工作室

http://s9/middle/59bbb351ha7ec595d6498&690

http://s13/middle/59bbb351ha7ec596cad1c&690
顾永俊

1962年到现在,顾永骏和玉打交道已有45个年头。换言之,他已经被玉浸润了整整45年。中专毕业后,当时21岁的他进入了扬州漆器玉石厂学徒。开始是在车间里从事雕刻,从开玉到琢玉,一步步熟悉着玉石的纹理、脉络。

顾永骏出身于画家家庭,父亲是省国画院画师顾伯逵。小时候,就是在父亲的挥毫中慢慢成长起来的。可惜的是,顾永骏对父亲的中国画并没有完全继承下来。但是,耳濡目染的潜移默化,中国画布局、立意、构图的各种理念,还是在他的意识中埋下种子。顾永骏的玉作,也以山水、人物居多。

父亲去世后,顾永骏忽然感到家中的大树倒地了,从那时开始,他认识到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他都必须要真正独立起来。

工作上,他开始夜以继日地加班加点,不甘落后;生活中,他到处收集散落在外的父亲画作,临摹后又返还给别人。

提到这段生活,顾永骏用了无比艰苦四个字来形容。结婚后,夫妻俩和两个孩子挤在16个平方米的房间里。自己每晚研习时,都要用纸把灯罩起来,轻手轻脚地,不想打扰孩子们的休息。他还大量阅读古典书籍,增加文学修养。现在顾永骏的绝大部分玉雕作品都会雕刻着一首古典诗词。

从众多玉雕师傅中脱颖而出,顾永骏靠的是恢复了失传200年的山籽雕。故宫博物馆内,曾有扬州师傅雕刻的山籽雕作品《大禹治水图》,被誉为国宝

山籽雕是玉器的一个品种,其创作保留了鹅卵石形状的天然外形,以各种人物和诗词典故为内容,施以山水花草、飞禽走兽,用圆雕、浮雕、镂空雕的方式雕刻出玉器。这种源于宋、盛于清的绝技也已失传很久。

1978年开始,扬州玉器厂就成立了攻关小组,力求恢复山籽雕,四五年后,攻关小组只剩下顾永骏一人,重任落在了当时还是20岁出头的小伙子头上,可是,要找到失传了近二个世纪的技艺,无疑像在黑暗里找寻一根失落的针,百无头绪,困难重重,他就着重于先学传统,只有一个办法,到北京到故宫去,经常坐火车到北京故宫去看苏州老祖宗雕的《大禹治水图》、《会昌九老图》、《丹台春晓图》、《秋山行旅图》等,那时没有照相机,故宫也不允许照相,顾永俊就不辞辛劳,一趟趟跑去记忆,回旅馆后赶快记下图,记下它的构图方法、雕刻技法,回苏州后赶快进行实践,就这样一点一点地摸索、揣摩,慢慢地一点一滴地学起来,再加上他自己的观点和设计理念在里面,后来慢慢创作,他不断从扬州文物商店借来明清时期的山籽雕作品,终于让山籽雕重现当世。

http://s5/middle/59bbb351ha7ee4d3563e4&690

http://s8/middle/59bbb351ha7ee4d44ae47&690

http://s5/middle/59bbb351ha7ee4d44a8f4&690

http://s9/middle/59bbb351ha7ee4d53ff28&690

http://s9/middle/59bbb351ha7ee4d53fd08&690

http://s4/middle/59bbb351ha7ee4d632833&690

在顾永骏创作的各类山籽雕中,《汉柏图》的创作最艰辛。那是1996年的春节,厂里放假了。他独自面对1吨重的玉石,想到了用苏州光复镇四棵名为清、奇、古、怪的柏树为主角,再辅以文人墨客。当时只有5天的时间,到了最后一天,他头脑里的各个人物还没有各就各位,顾永骏心急如焚,尽管北风呼啸着,大雪飘洒着,但他还是急出一身汗。他不由得对着玉石作起揖来,祈祷这些人物能尽快找到自己的位置。说也神奇,仿佛是他的诚意打动了玉石,他的思路豁然开朗,一气呵成地完成了整幅作品的设计。当他走出车间时,大雪也停了,太阳也出来了,就连小鸟也开始叽叽喳喳地报喜了。

不走前人路,让顾永骏的作品永远充满了新意,除了《汉柏图》,他还创作出《聚珍图》、《潮音洞》等大型玉雕作品,被誉为国内山籽雕第一人。

现在的顾永骏已经退休,每天在家把玩玉石,自有大自在。每日与玉对话,人与玉共神游。

顾永骏并不担心扬州玉雕的传承,他认为扬州玉雕总是在不断发展的,尽管会出现人才的流动,但绝不会影响整体的欣欣向荣。他带的徒弟薛春梅,也已经成为了国家级大师,师徒皆大师,也成为了扬州玉雕历史上的一段佳话。


http://s13/middle/59bbb351ha7ec594e14ec&690

此照片算是一张非常失败的照片,光线没打好一片白,没有突出山子玉雕的层次,表现不出玉质的细腻和润,也看不出顾大师的雕刻技艺,很遗憾。
尺寸:60cm*41cm*32cm 作品表现佛教中最普遍、最广泛信仰的观音題材,在雕琢技法上才用传统山子雕和外形雕相結合的方法,使作品层次分明。《潮音洞》构图丰满,气势可观,紫竹林中潮音洞内,观音端坐其中,慈眉善目,和蔼安详,表現出“紫竹林中观音在,白蓮台上現金身”的观音菩萨大慈大悲,普渡众生的功德和能力。作品布局合理,主次分明,构成一幅广博无限的神奇妙景。


http://s2/middle/59bbb351ha7ec593eda41&690

作品原料源于新疆玛纳斯地区,重两千余斤,色泽碧绿深沉,玉质细润,天然一绝。作者利用其天然优美的玉石造型,吸收了我过四川大佛、大足石刻、河南龙门石窟和山西大同的云岗石窟等石刻艺术宝藏中的珍品,使之汇集一石,溶于山水之中,体现了山子自然美和人工雕琢美浑然结合的艺术特色,以多种雕刻手法琢制出大佛四尊、小佛十四尊、游客二十六人,加之山峰飞云、寺院楼台、花草树木,形成了一幅立体的画面。赵朴初先生欣然提词“妙聚他山”。作品以其选材之绝,构思之巧,造型之妙,工艺之精,手法之奇的艺术特点,使扬州山子雕工艺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据专家评议:此件作品较之清代《大禹治水图》等大玉山更为精细,且具有浓郁的扬州玉雕特色,为继清代之后又一难得的扬州玉山之主珍品。

http://s3/middle/59bbb351ha7ec593ed882&690

仕女,指的是我国古代那些美丽聪慧的女子,也是历代画家热衷描绘的对象。中国画中还有专门的“仕女画”类别,历代画中还有专门的“仕女画”类别,历代画家们都在按照自己心中“美”的理想来塑仕女形象,但是,在男性至上的中国古代,理想的仕女更像是一件温雅不俗的文房清供,与琴棋书画相伴,点缀着历代文人墨客的悠闲生活。因而,我们今天看到的古代仕女大多是平画形象。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顾永俊先生用自己独到的视角,以及精湛的雕工技法,用玉雕的形式诠释了我国古代仕女形象。玉乃“美石”,也比喻翩翩君子之德,用玉雕来解读中国古代仕女,可谓是“天人合一”。

http://s11/middle/59bbb351ha7ec595d578a&690
尺寸:14cm*8cm*4cm 人物的刻画是扬州玉雕工艺的一个特色。人物侍女婀娜多姿。此件作品既属此类,更何況玉质的洁白细润又是那样令人过目不忘!真是一件玉雕工艺中的珍品。




青岛匠品玉雕工作室 玉器加工 和田玉、翡翠、珠宝    www.jonpin.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