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歌诗教学课堂观察与课后研讨(一)

(2015-03-25 11:44:19)
标签:

365

 

2015年3月24日星期二

课堂观察:

       今天下午1点半,带领歌诗教学实验团队中的摄像师和录像师(新闻专业学生),赴德州学院附属小学,开始第一次歌诗教学课。刘娟老师和张弛老师安排的两位同学早早地到达附小校门口等我了。为这两位尽职尽责的孩子点赞。因为事先已经与实验班的刘老师沟通了,晓平与阳阳1点50 分到达课堂。

我和摄像师和录像师、阳阳,静静得在教室的后面等待试验课的开始。在这里,我是一个“观察者”,如实记录课堂是我这80分钟的任务。

       晓平用瑾华老师编写的童谣导入,机器猫学前班的小朋友们七嘴八舌地猜测,有的小朋友说是《鹅》,有的小朋友说是骆宾王的《咏鹅》,幼儿园的学习成果展现了出来。接下来的教唱歌诗环节进行得出奇得快。不知是已经背诵了,还是戴奶奶的歌诗调优美易学,教了两遍,居然大部分小朋友都学会了。晓平的教学机智再一次显现,她把自己预先设计好的每句的动作学习,变成了让小朋友一起创造歌诗动作。这下小朋友们热闹起来,居然还形成了小小的争鸣场面。呵呵。经过几个回合,四句诗的动作设计出来了。第一句是    ,第二句是头往前探着。第三句是双手扶着拨水,似蛙泳的拨水,这个我感觉似乎不妥,如果我设计,会是双手伸开,轻柔得忽闪着,做漂浮状。第四句是双手前后波动。

      边吟唱,边做动作吧。两边的代表小朋友剪子包袱锤,展示从北侧方队开始了。一组一组,北侧方队、南侧方队,54个孩子三个、四个一组,一次进行,最后还有五组时,我感觉到了轻微的心理不适,单调了点,时间也有些长了。幸好,后面领头鹅的表现各异,使我感到有趣一些了(我以自己的感受去体验孩子们的感受)。可能是面对摄像机的缘故,孩子们有些拘谨。或许习惯了摄像机的存在就会好了。后面几个小组展示越来越好了,晓平不适时机地选出优秀团队,最后一期做了展示。(过于长了,下次展示环节更有效些吧)

      充分的展示,孩子们重复了这么多遍,《咏鹅》该都会吟唱了。下面得让孩子们了解骆宾王创作的故事了。怎么这么安静?孩子们没有一点声音,原来故事对孩子有这样的魔力,晓平的讲解也值得点赞。

画甲骨文的环节,晓平认为用“写”字好。“向、曲、白”这三个字画到黑板上了,孩子们的猜测不是很顺畅,得需要老师提示。说明这几个字的形象性不是很好呢。建议下一节课设计几个易识别的字。此环节重在激起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如果不易识别,激趣效果就失去了。

      画画的环节开始了,教室里热闹起来。晓平、阳阳分头指点。一个小朋友问:“老师,你是美术老师吗?”“不是。”晓平回答。“那你怎么教画画啊?”哇,分科教学好厉害啊!学前班的孩子已经形成了分科教学的刻板印象。设计画画环节时,晓平也这样质疑过我,于莉校长,代我回答了,“让孩子自由得画,现在的美术教学不主张过早教给孩子们绘画技巧。”看来这个刻板印象还不是那么容易打破的。综合性教学的开展,改变从这里开始吧。有效的综合性学习,是让各科有机融合,整个教学达成如太极般的柔和而有力道,那就是教学的通达之境了。

       我询问了几个没画出鹅来的孩子,孩子说:“没见过鹅,只吃过鹅肉。”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多媒体开始陆续展示孩子们的作品,孩子在讲解自己的作品,思维好灵动啊。展示完毕,晓平在预告下节课学习内容《风》。这是做在前边,穿红色衣服的小女孩,再次要求展示自己的画。寻求晓平未果,走到后面征询了刘老师的意见,又走到晓平面前,最后落寞得坐回座位。关注孩子,时时落实,还得继续努力啊,晓平。

课后研讨

      课后,在学前班教师办公室,我、刘老师、晓平、阳阳一起研讨。下面是晓平现场做得记录:

      1.课时太长,展示时间太长,人数问题.

      2.展示完了之后讲故事,

      3.注意画画的时候,有的孩子画的和主题不符.

      4.甲骨文注意形象性.

      5.教学环节上要注意时间控制.

      6.注意画画的想象,和诗联系.

      7.注意观察孩子.

      8.口令注意强化.

      9.画画环节纪律问题.

     10.播放轻音乐,静心.

     11.学完甲骨文和画画连接不是太好,在甲骨文上注意更像画画,写意性更强一些.

     12.两节课衔接的时候,温故而知新.

     13.可以注意诗的意境,画画的时候.

     研讨结束,挑选了课堂拍摄的照片。刚刚上任的摄像师,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精彩的瞬间,为他点赞。孩子们好可爱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