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沁色之石灰沁详解

标签:
收藏财富图片和田玉古玉 |
一起玩收藏网战汉古玉鉴定收藏栏目《古玉鉴定收藏之馆藏古玉沁色实物照片之一》、《古玉鉴定收藏之馆藏古玉沁色实物照片之二》、《古玉鉴定收藏之馆藏古玉沁色实物照片之三》等文章,对古玉的沁色和古玉受沁的种类进行了系统介绍。本文重点介绍古玉沁色中的石灰沁,请看《古玉沁色之石灰沁详解》。
一、石灰沁古玉特点
通常,白玉受石灰沁色如鸡骨,称为鸡骨白;黄玉受石灰沁色如象牙,称为象牙白;青玉受石灰沁色如鱼骨,称为鱼骨白;盘熟后各种白色都将变“孩儿脸”。
在古玉石灰沁中,最有特色的是“鸡骨白”,广义的鸡骨白有七十多种,真正的鸡骨白表面都会有严重的钙化特征,硬度也会比原来有大的降低,鸡骨白玉白中闪黄、闪灰或略显枯黄,即便有钙化现象,也不会呈现白色粉末状。生坑鸡骨白,白化层相对疏松,亲水性强;熟坑玉性得到一定恢复,表面会有一种极温润的光泽,称之“宝光”。鸡骨白会在局部玉质致密处留有一些可见原生玉质的地方,通常会呈现不规则的斑点或特有的纹脉状生长线,看上去极像透明的水线。有的脉络类似于杂草枝蔓,常被称之为“玉斑”或“出筋”。鸡骨白无论保存的再好也会慢慢变透,透露玉质,玉质会越来越明显,硬度也会越来越高。任何鸡骨白都会有杂质,鸡骨白容易发生在那些入土时间长久,玉器原本质地较差,埋藏地区比较温暖的环境中。鸡骨白是典型的石灰沁,古人有“冰清玉洁,境界全出”、“即觉道气沛然,悲悯之心如抚来人”的形容赞美。
二、石灰沁古玉盘玩
石灰沁盘完后典型的特点是沁色变得像浅粉色碧玺的颜色,俗称“孩儿脸”。盘玩石灰沁古玉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是多数生坑石灰沁古玉玉质出现疏松,要避免碰撞敲打,避免系绳佩挂,防止断裂;
二是生坑石灰沁古玉表面亲水性强,盘玩时最好戴白色薄手套,如果不戴手套,应当先洗手、并擦干,防止污垢吸入玉中。
http://s14/mw690/003duQtBzy6ROS43Xe5bd&690
http://s8/mw690/003duQtBzy6ROS43Ysn37&690
上图为笔者收藏的鸡骨白龙带钩
http://s3/mw690/003duQtBzy6ROS4iKMa52&690
http://s1/mw690/003duQtBzy6ROS4435Kd0&690
上图为笔者收藏的鸡骨白玉环
http://s12/mw690/003duQtBzy6ROS43ptpeb&690
http://s6/mw690/003duQtBzy6ROS4q3f765&690
上图为博物馆藏鸡骨白红山文化玉猪龙
以上是《古玉沁色之石灰沁详解》,谢谢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