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海捞瓷鉴别方法

标签:
收藏快速赚钱投资图片赚钱 |
海捞瓷是从海里打捞上来的古代沉船遗存瓷器。古代运载瓷器的船只在海上沉没后,随船瓷器也被埋藏在海底。随着沉船打捞技术的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海底沉瓷陆续面世。与此同时,为商业利润驱使伪造的海捞瓷开始在市面上出现。如何鉴别真假海捞瓷,请看《真假海捞瓷鉴别方法》。
http://s9/mw690/003duQtBzy6Ry0SKrKEa8&690
华光礁1号沉船打捞的瓷器
一、海捞瓷真品的形成原理
通常船沉入海底的过程中,船上货物会随货箱的破裂而倾散在海底,但有的包装较牢固且摆放位置恰当的货箱也会完整地保留下来。这两种情况下产生的海底沉瓷的外观和形态完全不同:
随货箱的破裂而散落在海底的瓷器,被海底海流、泥沙冲击掩埋,同时被海底生物附着,年深日久就会在器物表面形成程度不同的海底生物残留体附着并有海流泥沙冲击痕迹等;整箱保存下来的瓷器,由于存储在较完整的货箱或船舱内,或被深埋海底,除海水浸蚀外基本没有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此类瓷器出海后经简单清洗就可焕然一新,其外观无明显的包裹体,但海水的腐蚀会在瓷器表面留下痕迹,往往使瓷器表面呈现哑光,甚至出现腐蚀斑块等。而一些看似久经沧桑、粘满了奇形怪状海底生物残留体的瓷器,清洗出来也许是一件外观铿亮、釉水肥润的现代瓷器。当前一些人正是利用海底生物来伪造海捞瓷。
二、真海捞瓷的鉴定特征
瓷器沉入海底后,海底生物在瓷器上必然经过附着、生存、死亡的过程,并随瓷器一起经受海流冲击,最终被泥沙掩埋,因此,瓷器上的海底生物残留体都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看上去“干”、“老”,近期才“乔迁新居”的海底生物遗存基本没有。经过上百年时间,能在瓷器上附着生存下来的海底生物残留体已完全钙化,有的已成化石状,没有新鲜感。扳开个别海底生物残留体观察,会发现里外钙化程度相同,色泽基本一致,嗅之无异味,且基本没有锐角及特别突出的部位。但也有特殊的情况:有些瓷器由于刚好掉入海底岩石或珊瑚礁缝隙中,受海流、泥沙冲击影响较小,一些海底生物如珊瑚类还能在瓷器上长成一定的形状。
瓷器的瓷土与碳酸钙类矿物质有很好的物理亲和力,而海水中含有大量的碳酸钙类矿物质,海流运动和温度变化会使海水中这些盐类物质逐渐集结在瓷器表面并沉积下来。因瓷器表面釉层坚硬光滑,附着在瓷釉上的一些沉积物并不牢固,出水后用指甲也可以刮掉部分.利用渗透原理,以稀盐水浸泡这些瓷器数日后,瓷器表面那些盐类沉积物会逐渐剥落,个别附着较牢固的海底生物残留体,用超声波清洗机进行清洗,一般都可清理干净。
http://s13/mw690/003duQtBzy6Ry0SKuzW1c&690
万历沉船上的青花军持
三、假海捞瓷的鉴别方法
假海捞瓷多是将新瓷器装入网内沉入海中经浸泡数月而成。作伪者往往将装有瓷器的网一端系牢在水面固定物上,一端沉入海水中进行浸泡,以便回收。有趣的是,他们有时还定期将瓷器提上来下些饵料之类,以吸引海里的鱼、贝类来器物上附着、排泄,过半年左右,这些所谓的海捞瓷就可以出水了。
这种短期浸泡瓷器的破绽是:瓷器上附着的海底生物残留体看上去“湿”“新”。有的附着物还有新鲜感,扳开个别螺壳观察,里外色泽相差明显,外面陈旧,里面却很新鲜,有的还能嗅到明显的腥味。有的海洋生物残留体形体完整,有棱有角,没有磨损痕迹。这些“海捞瓷”绝大多数粘附的是螺壳类生物及其排泄物,偶有类似无机盐类的沉积物,实际上也是用一些物质捣碎后加粘合剂粘上去的,与真正的碳酸钙类沉积物相比很容易分辨。这些粘上去的东西用指甲刮不掉,用水长时间浸泡也不会剥落,用刀去刮也很难刮掉,当其被刮掉的时候,器物的表面也损坏了。
四、市场上海捞瓷的交易现状
目前市面上出现的海捞瓷中真品还是较多的,就整器而言,宋代以前的陶瓷器也经常可见真品,但多属普品,而品相较好的青花、青瓷类器物很难见到完好真品。
以上为您介绍了如何鉴别真假海捞瓷,谢谢欣赏《真假海捞瓷鉴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