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与丰富校园生活的建议

(2013-11-25 21:16:46)
标签:

教育

分类: 成果展示

鳌一中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

课题名称

关与丰富校园生活的建议

组长

杜王柽

课题成员

杜王柽.谢素芳.谢雨筝.焦新泽.严忠树.黄和鸣

指导老师

课题由来:

  高中生的校园生活是最枯燥的,每天只是教室.食堂.寝室,充其量也是在图书馆里度过那空余的时间,尤其是我们刚刚搬入我们鳌中新校,学校的很多体育设施,体育设备都好不健全,这样就令我们原本就极少的空余时间无法得到充分利用,也无法达到劳逸结合的地步。为此,我们小组设计了这个关于分丰富校园生活的研究课题。

目的与意义

通过对高中生校园生活的研究分析,了解高中生对校园生活的感受和看法,提出一系列可行的措施和建议,培养高中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为了使我们鳌中学生的校园生活更丰富,课余时间能被充分利用,使我们更爱学习,更爱校园。

目标:

让学生能够在学校里更快乐的生活.学习,达到劳逸结合的地步。


任务:

采访高三学生——谢素芳.严忠树

采访高二学生——谢雨筝.黄和鸣

采访高一学生——杜王柽.焦新泽

在鳌中贴吧上发表贴文——焦新泽

询问别校学生的校园生活——全体成员

通过上网查询收集相关资料——全体成员

讨论、分析问题,整理资料——全体成员

撰写结题报告——杜王柽

如何度过在校的时间

项目

人数

占总数比例

一直学习

12

60%

利用空闲时间参加社团活动

3

15%

没心思学习

1

5%

其他

4

20%

由这个表格可以分析得出,在20人中有,12人都在学习,人数占总数的60%。有3个同学利用空闲时间参加社团活动,人数占总数的15%,有1人没心思学习,占总数的5%,其他的有4人,占20%。

看来我校学生对于学习还是很热爱的,毕竟这关乎我们的未来嘛。

 


项目

人数

占总数比例

看电视或打电脑

15

75%

跟同学出去逛街

3

15%

其他

2

10%

总数

20

 

周末在家通过什么方式来放松自己

 

 

 

 

 

 

 

 

而从学生周未在家做的事情分析得出,15人在家看电视或打电脑,占75%,3人跟同学出去逛街,占15%,用其他方式的有2人,占10%。看来,学生们在学校里都憋慌了,在家里都有自己的方式来放松自己,但不要光放松自己,而忘了学习啊。

 

  为了以防同学在学校里产生不良情绪,我们在这里为同学提供几种方法:

一、    自我鼓励法

用某些哲理或某些名言安慰自己,鼓励自己同痛苦、逆境作斗争。自娱自乐,会使你的情绪好转。
二、 语言调节法

语言是影响情绪的强有力工具。如你悲伤时,朗诵滑稽、幽默的诗句,可以消除悲伤。用“制怒”、“忍”、“冷静”等自我提醒、自我命令、自我暗示,也能调节自己的情绪。
三、环境制约法
    环境对情绪有重要的调节和制约作用。情绪压抑的时候,到外边走一走,能起调节作用。心情不快时,到娱乐场做做游戏,会消愁解闷。情绪忧虑时,最好的办法是去看看滑稽电影。
四、 注意力转移法
    请你把注意力从消极方面转到积极、有意义的方面来,心情会豁然开朗。例如,当你遇到苦恼时,可以将它抛到脑后或找到光明的一面,则会消除苦恼。
五、 能量发泄法
    对不良情绪可以通过适当的途径排遣和发泄。消极情绪不能适当地疏泄,容易影响心身健康。所以,该哭时应该大哭一场;心烦时找知心朋友倾诉;不满时发发牢骚,愤怒时适当地出出气;情绪低落时可以唱唱欢快的歌

别校校园生活:

我们利用回家周,通过用QQ采访了别校学生。他们的作息时间跟我们学校差不多。不过,因为我们学校新落成,没有很多的体育设施.体育场地,所以我们的课余运动项目就少了。

建议:

一、为丰富高中生的校园生活,学校应建立设备完善的文体活动场所,例如:篮球场、足球场、羽毛球室、乒乓球室、天文台,生物园等等,激发广大同学参与课外活动的积极性,这样既可以使同学们放松自己,在紧张的学习中找到快乐,也可以认识更多的朋友,提高自身的交际能力,丰富课余生活。

二、班级之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最好是一些合作性比较强的活动,如拔河比赛等,以加强学生的合作能力,促进同学之间的关系,减少矛盾和冲突。

三、学会宽容,放开心胸,坦诚与同学相处,同学之间互相信任,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收获与体会: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两者缺一不可,这次研究性学习使我们充分体会到这一点。在研究本课题的日子里,我们为调查采访、搜集资料而东奔西跑,苦在其中,乐在其中,得也在其中。通过研究性学习,我们获得了一次亲身参与实践的机会,这是改变学习方式的一次新尝试。如何分工协作,如何把收集到的资料科学地整理出来,更是考验了我们的综合能力。因为任何一项工作的成功,都需要理论与实践互相结合,需要与同学、老师交流意见。分工合作培养了我们的团队合作精神。最重要的是,我们学会了研究问题的方法。严谨认真的研究态度将对我们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产生良好的影响。我们的能力、素质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高。当然我们这一路走来的收获,远远不止这些,里面还有太多珍贵的东西。能够参与研究性学习,真的很幸运,感谢学校和老师给予我们这样一个锻炼机会。

为了让我们有更好的学习环境,我们应该更加积极、主动、热情地参与这些活动,找到一些更好的方法,解决我们的实际问题——对我们的校园生活的改善,为创造和维护我们美好的学校环境作出应有的贡献。

报告到此结束,谢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