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雷雨》中周繁漪的人物浅谈--(陈嘉)

(2012-11-03 23:47:48)
标签:

杂谈

分类: 习作:《雷雨》专题

初读《雷雨》,我对其中的角色周繁漪印象最深。下面是我个人对周繁漪人物性格与形象的浅析。她,出生于封建家族,受过“五四”新思潮的冲击;她,17岁时嫁给了比自己大20岁的男人。他,是一个资本家;他,是一个封建专制的头子。她和他,没有爱情、没有共同语言,有的只是“周冲”,仅此而已。年龄上的悬殊和感情上的隔膜让她痛苦万分,在精神上没有丝毫自由,并且要事事绝对服从于他的独裁。她像是被关在笼子里的鸟,实同周家的囚徒。她就是周繁漪,他,是周朴园。

她的生活一直都是死灰色的,十八年的囚徒日子,她甚至忘了自己儿子的年龄了,已不记得时日了。早给自己预备了棺材,只等自己闭眼。如果生活就一直这样静如止水,周繁漪的人生也就没有任何波澜,但周萍的出现,让她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周萍让繁漪活了过来,于是在堂堂周大公馆上演了一出半夜“闹鬼”的丑戏。繁漪对周萍的爱不能自拔,使她本来被压抑的灵魂更加灼热。此时的繁漪,在别人眼中是周朴园的妻子,在私底下是儿子周萍的情人。两年来,她一直安于现状,既不有失身份又拥有爱情。如果生活就这样继续,繁漪也会欣然接受,但四凤的出现,让周萍抛弃了她。她为了挽回她的爱情,为了拆散周萍和四凤,她采取了种种措施:拿周冲对四凤的爱作借口,开除了四凤和鲁贵,迫使四凤离开周公馆;一次次找机会“开导”周萍,希望周萍能回心转意;甚至深更半夜,冒着狂风暴雨跟踪周萍,监视周萍的行踪。对于繁漪的疯狂举动,周萍毫不理会。于是,痛心疾首的繁漪,当着周萍的面,撕下了周朴园伪善的画皮,控诉着周家的罪恶。

“你父亲是一个伪君子,他从前就引诱过一个良家姑娘......”“你是你父亲的私生子......”“一个女子,你记着,不能受两代人的欺侮......”从这些言语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繁漪不顾一切地与命运抗争!可周萍背叛了她。为此,她疯狂的报复举动开始了!先利用周冲,但周冲没有顺从!于是她在众人面前毫无顾忌地说:“你不要以为我是你母亲,你的母亲早死了,早叫你父亲压死了,闷死了。现在我不是你母亲。她是见着周萍又活了的女人,她也是要一个男人真爱她,要真真活着的女人!”繁漪像雷雨中的闪电,将周朴园试图维护的“最圆满、最有秩序”的封建专制家庭劈得粉碎!但繁漪最终一无所获,并失去了她唯一的儿子周冲。

剧作对繁漪第一次出场的描写是这样说的:“她的性格中有一股不可压抑的蛮劲,使她能够做出不顾一切的决定。她爱起人来像一团火那样热烈,恨起人也会像团火,把人毁灭。”

这就明确揭示了繁漪殊异的性格特质和情爱复仇的深层潜因。在与周朴园形成的逼迫与挣扎,摧残与抗争的关系中,繁漪始终保持着抑制与不可抑制之间的内在张力而使自己最终没有沉沦绝望,在情感的寻求与失望关系中始终保持着一线微弱希望。

周繁漪是一个真正要活下去的女人,“郁积的火燃烧着她”,让她始终能够辗转于周朴园的情感冷漠,精神摧残和情爱禁锢中而保持觉醒和隐性抗争的精神状态。她在与周萍形成的那种热恋与遗弃、逃避与阻拦的关系中,其性格中那种不可压抑的“蛮劲”和“一团火”似的激情以及自然人性中那种原始生命力量,从潜在状态转向显示状态,忧郁沉静外貌下蕴涵着冲击一切的情感旋涡,因而使她作出不顾一切的决定。当事情无可挽回的时候,繁漪索性害豁出一切,如雷电般怒吼爆发,万般柔情顿时化为极度憎恨,不可欺辱的个性和不甘罢休的心理使其选择了疯狂报复的方式,其撼动人心处正是生命底层蕴藏的野性活力。

周繁漪性格的关键之处是犹如一团火的暴烈狂热、敢作敢为、执著而偏执,倔强而冲动, 不惜一切代价,采取极端方式(甚至不惜采用自毁方式),陷入一种绝对化的两极对立思维方式所形成的。从性格上看,偏执和狂热是其性格悲剧的内在原因,繁漪向专制、无情的家庭、丈夫挑战,近于枯竭的生命开始复苏,然而她很快发现周萍并非是她所能依靠的人,却又不甘心就此罢手,她开始行动,做出周密安排,万般无奈之下甚至表示愿意周萍带她和四凤一起离开,但得到的却是周萍轻蔑的一笑,这使周繁漪彻底地爆发了。在这爆发中,我们看到了周繁漪“雷雨”式的性格。

周繁漪就像是一把——利刀,她的爱和恨都带着一道道的血痕和深重的创伤。她是那么软弱无力,她对自由的渴望真像大旱之年盼着几滴雨露。但是,她终于逃不出那漆黑的残酷的秩序。曹禺用力刻划了这个人物的内心世界。周繁漪对周家庸俗单调的生活感到难以忍受,对阴沉的气氛感到烦闷,对精神束缚感到痛苦,她要求挣脱这一切。在一定意义上她也是一个被侮辱与被损害者。而剧本又使她在难以抗拒的环境中走向变态的发展:爱变成恨,倔强变成疯狂。作家曾说:“这类的女人许多有着美丽的心灵,然为着不正常的发展和环境的窒息,她们变得乘戾,成为人所不能了解的。她们受着人们的嫉恶,社会的压制,这样抑郁终身,呼吸不着一口自由的空气的女人,在我们这个社会里不知有多少吧。”(注:《<</font>雷雨>序》)

曹禺的《雷雨》所塑造的繁漪形象,是十足创意的别具特色的叛逆女性形象,其最鲜明特色在于具有独特的雷雨性格,并以不屈的抗争和个体生命为代价,谱写了一曲激荡人心发人深省的性格悲歌。

 

参考文献:

《阅读与鉴赏(教研)陆由      

 关于《雷雨》欣赏问答录文艺理论研究  钱谷融,殷国民

永远的雷雨,《读书》王蒙

《浅析繁漪》秦毅

《雷雨女人》易琴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