莳花弄草,生活本就是一首禅诗

禅给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是静寂,一种不敢惊动的静寂之美。
在徐文治老师的讲堂上就是这样的静寂之美。一个深青色的瓷瓶被静静地放在桌子上,一根枯枝,两朵暗红的菊花,静谧、安然,仿佛生命的荣枯,从繁盛到颓败,不动声色。
子曰:必也名正乎。说起插花,总让人想起日本的花道,但今天徐文治老师分享的却是中国传统插花艺术—瓶花。
中国传统插花讲究“外师造化,内发心源”。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徐文治老师讲,瓶花艺术与中国的传统绘画有着天然的联系,但其必须顺应植物自然的特性,又使它不同于绘画艺术。
正如古人所言:俯仰高下、疏密斜正,得画家写生折枝之妙,方有天趣。
而瓶花比画图的高明之处,在于瓶花艺术给人一种鲜活、有生机的感觉。这就要顺应植物自然的本性,体会一花一叶的生机与气势,然后通过一些艺术手段让它与器物、环境相融合,从而形成一件艺术品。
美国艺术家李欧纳·科仁,在介绍侘寂之美的一本书中有一段话:削减到本质,但不要剥离它的韵,保持干净纯洁但不要剥夺生命力。
是了,就是这种感觉吧。
莳花弄草,当生命在你信手拈花的过程中慢下来、静下来,变得简单干净,这便是生活的本质吧,如一首禅诗一般……
徐文治老师现场制作的瓶花作品欣赏
文:殊胜和善古典艺术馆
领略瓶花艺术的雅致与美妙
赏玉之美 品玉之韵
殊胜和善古典艺术馆出品
▼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回复「帮助」了解殊胜和善古典艺术馆
- 互动 -
你喜欢中国传统瓶花艺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