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扬州的匾额

(2012-10-04 21:59:40)
标签:

旅游

文化

杂谈

分类:

    摘自《扬州晚报》

    扬州悬挂匾额的范围很广,园林名胜、庵观寺庙、名门宅第、工商店铺等处都有,大致可分为四类。

   第一类是堂号匾,一般悬挂在民宅的堂屋内。个园挂有“汉学堂”匾,两边配有楹联:“咬定几句有用书可忘饮食,养成数竿新生竹直视儿孙”,用以训勉子孙要专心读书,养成像竹一样刚正不阿的品格。阮元家庙挂有“克遵儒风”匾,是子孙后代遵从儒家遗风的写照。汪氏小苑挂有“树德堂”匾,是屋主人培养后人树立良好道德的训示。何园楠木厅挂有“与归堂”匾、家祠挂有“光德堂”匾,卢氏盐商住宅挂有“素志秋豪”匾等,这些家族以传统的伦理道德规范堂号,书写成匾额挂于厅堂,训勉后代,弘扬家风。

   第二类是牌坊匾,一般嵌于牌坊中间。扬州现存的牌坊有大明寺山门前为怀古栖灵塔和栖灵寺而建的牌坊,中门之上朝南有篆书“栖灵遗址”匾,又因该地旧属大仪丰乐区,因此牌坊朝北有篆书“丰乐名区”匾,两匾皆为光绪年间盐运使姚煜手书。东关城门外水码头处牌坊嵌有“东关古渡”匾,表明该处曾是古渡口;琼花观前有石牌坊,中间嵌有“蕃釐观”匾,标志着这里是琼花观故址;文昌中路牌楼嵌有潘德华题写的“教场”匾,指出这里是古教场的入口处。

   第三类是风景名胜区文人、名人题字匾,悬挂于楼台亭榭显眼处。瘦西湖中的“静香书屋”匾是扬州八怪之一的金农题写,小金山下的“梅岭春深”匾是清代盐运使刘桂年题写,小金山上“风亭”匾是阮元题写。康熙帝南巡时为平山堂亲题“平山堂”匾,咸丰年间毁于兵燹,同治九年盐运使方浚颐重建,并自题“平山堂”匾。平山堂中的“放开眼界”匾系清代彭玉麟所题;“风流宛在”匾系光绪初年两江总督刘坤题,书法流畅,其“流”少一点,而“在”多一点,用字活而非错,回味其意欧公风流仍在。

   像平山堂匾一样,许多古代名人题写的匾额损毁后,重建时匾额由今人补题。乾隆皇帝南巡时,扬州官商为接驾,在竹西寺内建竹西精舍,“竹西精舍”匾系乾隆亲题。竹西精舍后遭兵火不存。现大门上方“竹西精舍”匾系书画家王板哉所书。欧公祠有“六一宗风”匾。原匾为两淮盐运使欧阳正墉所书,后损坏。1980年由著名书法家武中奇补书。罗聘故居内郑板桥、金农、罗聘等人论画处称朱草诗林,檐下一匾原为罗聘自书,已损毁,现为书法家邓重仁补书。

   扬州许多匾额由外地名人题写。湖上草堂屋内悬“湖上草堂”匾,是曾二任扬州太守的伊秉绶题写,他是福建宁化人;卢氏盐商读书会友处的石洞门有“水面风来”匾,是光绪十八年进士汪洵题写,他是阳湖(今常州)人;另外,现代外地人题匾有启功题“扬州盆景园”、舒同题“卷石洞天”、刘海粟题“宜雨轩”……

   在史可法纪念馆的飨堂里有一块“气壮山河”匾。这四个字笔力雄浑,端庄潇洒,然而此匾既无上下款,且与其他匾相比还短了不少,后经了解,此匾系民国时期的国防部长、将领何应钦题写,在“文革”时锯掉了上下款。

   第四类是字号匾,或称商匾。许多名店、老店悬挂名人题匾为店名增色。丰乐下街有冶春茶社,园门上方的门额“冶春”二字系清代冶春后社诗人王景琦所书;国庆路百年香粉老店谢馥春店内牌匾系冯其庸所书;百年糕点老店“大麒麟阁”店名系魏之桢所书;百年茶叶老店“绿杨春”系陈大羽所书,等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