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洪兰谈育儿脑心理
洪兰谈育儿脑心理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190,777
  • 关注人气:43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怎么给孩子讲道理有效果?聪明家长要知道4点

(2022-07-17 07:51:25)
标签:

父母学堂

家庭教育

亲子教育

情感

杂谈

分类: 洪兰谈育儿脑心理

孩子听不听话,与家长讲道理的方式、技巧有很大的关系。那么,家长应该怎样给孩子讲道理呢?

https://p5.itc.cn/images01/20210717/23ff127d6fe34647b96f24bb049c53ce.jpeg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编辑

一、站在孩子的角度

爸爸妈妈在跟孩子讲道理的时,不能用大人的方式,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以小孩子的方式去讲,这样孩子才会听得懂。

往往有些父母总是用大人的方式给孩子讲道理,久而久之,因为爸爸妈妈讲的道理自己都听不懂,因此会产生厌烦的心理。更有甚者,孩子有时候听不懂还会遭到爸妈责怪,长此以往就会让孩子产生叛逆心理,以后孩子就不会再听父母讲话了。

例如,有些孩子挑食,不喜欢吃青菜,总是浪费,这时爸爸妈妈可以告诉孩子,蔬菜都是农民伯伯辛苦种出来的,过程辛苦,来之不易。如果条件允许,父母还可以亲自带着孩子到菜园里去看看。这样,孩子会更好的接受青菜,而不是父母一看到孩子不吃青菜就责怪孩子,甚至是强迫孩子吃。

父母在给孩子讲道理时,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态度不能过于刻板和严厉,这样只会在无意中将父母置于孩子的对立面。父母应多些宽容的态度,用建议的方式与孩子沟通,让孩子没有被家长强迫和限制的感受,从而可以消除孩子的戒备和抵制心理。

https://p5.itc.cn/images01/20210717/3e78013e58ef4da6a14b2f7ae64d1aa9.jpeg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编辑

二、方法得当

故事法。3—4岁的孩子正处于爱听故事的年龄,父母可以投其所好,化身童话作家、寓言大师,“编造”一个故事劝说孩子。这样做既可以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又可以起到教育孩子的作用,还可以在孩子专心听故事的同时,帮助他不知不觉地完成他原本不愿意做的事情,比如自己吃饭、穿衣等。

https://p1.itc.cn/images01/20210717/12c477fe808647e28868c94d0af8604b.jpeg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编辑

情景法。父母与孩子一起观看儿童节目时,可以让孩子指出电视节目中小朋友的不正确行为,并且表扬做得正确的行为。这时,父母可以发现,孩子的是非标准其实是很分明的,能够辨别好坏。比如,孩子不讲卫生,父母虽然多次对孩子说,如果不讲卫生,病菌就会钻进肚子里,人就会生病。可是,不论父母提醒多少次,孩子始终不当回事。但是,如果父母和孩子一起看讲述人体免疫系统与感冒病毒对抗的科教片,通过科教片的引导,孩子在卫生方面会有很大进步。

https://p8.itc.cn/images01/20210717/796093c510fd4c3fa46e03c65aa328ab.jpeg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编辑

换位法。父母在与孩子一起做游戏时,可以与他们互换角色。比如,孩子怕打针,打针时会又哭又闹,那么父母就可以让孩子扮演医生为爸爸妈妈打针,父母则模仿孩子在医院里哭闹,以及向父母提出诸多要求的情景。通过这样的方法,教会孩子改正以前的错误行为。

https://p1.itc.cn/images01/20210717/b4ccb71eee9f4176b6cda8fe84dacb42.jpeg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编辑

三、父母的言传身教

爸爸妈妈也要自己做好榜样,孩子很会观察模仿的他人,如果爸爸妈妈都做的不好,那么孩子也会跟着父母学会不好的行为。如果孩子因为跟爸爸妈妈做了相似的行为,却受到爸爸妈妈的责怪,孩子就会认为爸爸妈妈都可以做的事,为什么自己就不行,因此父母要为孩子做好榜样。

不仅如此,行动就是最好的道理,有时候父母跟孩子讲很多的大道理,可是孩子未必能够听懂。反之,如果父母用自己的正确行动来引导孩子,那么孩子有可能马上就明白了。

幼儿的模仿能力是极强的,父母的言谈举止和行为方式都对孩子起着举足轻重的示范作用,要使教育深入到孩子的心中,就必须靠父母的实际行动和人格魅力去影响孩子。

https://p7.itc.cn/images01/20210717/195d70a52a664578918fffa8ad32cea7.jpeg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编辑

四、激发孩子的自尊心

孩子的自尊心和荣誉感往往很强,如果父母能细心地挖掘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并能够及时加以肯定,就会激发孩子的荣誉感与自豪感,进而促使孩子养成好的行为习惯。例如,孩子喜欢听自己小时候的故事,那么妈妈就可以虚构一些他小时候的优点告诉孩子:“宝宝小时候可乖了,他最讲卫生,吃饭也很乖……”孩子听了会有自豪感,这时如果妈妈再要求他照小时候那样去做,孩子往往很乐意去做。

https://p7.itc.cn/images01/20210717/f644d9eabed840f7a2e479b2e2865721.jpeg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编辑

父母教育孩子,总是以大道理来压人,强迫孩子接受来自家长口头似的“道理”,这是在使蛮力,是父母思维懒惰和粗糙的表现。这样做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使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甚至影响亲子关系。所以,父母讲道理用对方法,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