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父母学堂家庭教育亲子教育情感杂谈 |
分类: 洪兰谈育儿脑心理 |
有孩子的家庭里,父母最希望的就是孩子能够身体健康,听话,因为孩子听话,父母就会少操很多心,许多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常常都会有相同的感受,就是孩子太过于调皮,不管说什么,孩子都不听,经常跟父母对着干,你说东孩子偏偏往西,让孩子做的事情,孩子偏偏不做不让做的事情,偏偏去做,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叛逆期越来越明显,这种表现也会越来越明显。
但是许多父母并不了解孩子,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
在亲子关系中,许多父母和孩子之间有这样的矛盾,主要是因为做父母的不会去倾听,而不是说是不会去如何教育孩子,许多父母输在了不会听上,经常听到一些孩子会互相沟通,说对父母没有什么好说的,这句话虽然有赌气的成分,但同时也饱含了孩子对父母沟通的不满,孩子在倾诉的过程中,父母经常都是居高临下的指责,不以为然的态度,罗里罗嗦,给孩子讲一大堆道理,很少有父母会真正地去关心孩子的真实想法。
但孩子有事情想和父母分享的时候,父母都会对孩子用以应付的态度,如果孩子犯了错误,父母并不是想着如何帮孩子解决问题,而是直接指责孩子,这样是最直接的,忽略了孩子的感受,父母总是喜欢讲道理,说教孩子总是向孩子倾诉自己的不容易,并没有考虑到孩子的这个年龄阶段,真正的烦恼,在倾听的过程中,常常表现出不耐心,不专注,不会共情,导致孩子越来越不愿意沟通。
有的时候孩子的愿望很小,可能孩子并不奢求父母能够理解自己的行为和态度,但是孩子最起码想让大人做一个好的倾听者,不需要讲那么多的大道理,但很少有大人能够意识到孩子表达背后的心事,要知道能好好听孩子说话的,大人是很了不起的,我们常常可以发现,听话的孩子,父母都是一个很好的倾听者,有时候孩子在父母面前喋喋咻咻几个小时,父母都会耐心地倾听孩子说的每一句话,并且耐心地去回应孩子,这样孩子会有一种被认可,被关注的成就感,并且孩子能从父母的态度里感到踏实和温暖,这就是倾听的魔力。
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能够被父母听见,只要给孩子足够的时间表达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和态度,就会慢慢的拉近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离大人,在表达的时候,往往都是极力的,证明自己是对的,自己是最权威的,而在倾听的时候,则表示他们愿意花时间去了解孩子,许多人都会误以为教育孩子是大人,单方面输出讲各种大道理,但是慢慢地通过孩子的表现,你会发现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如果不听孩子怎么说这些道理?就会很难被孩子接受和认可。
我们常常都说倾听是一种美德,同时倾听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式,好好听孩子说话,也是一种教育,同时也是父母需要修炼的一种能力,只有学会了如何倾听,才能够很好的与孩子沟通。
倾听首先就是认真专注地听孩子说,今天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当孩子给父母倾诉的时候,最好放下手头上的事情,专心地听孩子讲,我们可以坐下和孩子保持目光接触,专心致志,不要心不在焉,中途不要打断孩子说话,等孩子把话说完再给出合适的建议和想法,孩子被倾听,他们会感受到尊重,只有父母尊重孩子,孩子才有可能听得进去,父母的建议以后也更愿意对父母敞开心扉。
还有个最重要的就是换位思考,重视孩子的感受,对孩子来说,最好的安慰就是感同身受,父母需要多从孩子的角度去看待某件事情,当孩子犯错的时候,父母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想,如果自己是当时的主角,自己会怎么做?如果自己会和孩子做相同的选择,那么即使孩子是错的,父母也应该学会理解,同时在孩子犯错的时候,尽量少教育说教,而是做到宽容理解。很多大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如果一个人不开心,安慰他的最好方式不是和他讲多少大道理,而是和他站在同一条战线上,理解她,支持她,倾听她,这个道理同样可以用在与孩子沟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