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父母学堂家庭教育亲子教育情感杂谈 |
分类: 洪兰谈育儿脑心理 |
近年来,有关熊孩子的事件曾出不穷。但,孩子是无辜的,这世间本没有熊孩子,只是熊家长多了,便有了熊孩子。
很多熊孩子背后都是不明事理的父母,父母是怎样的言行,孩子未来都会毫无保留的复制到自己身上,穷养富养,不如好的教养。
1、熊孩子不可怕,可怕的是叫不醒熊孩子背后的熊家长
有一部纪录片叫《镜子》,里面的每个“问题孩子”都有一个令人窒息的“问题家庭”发人深思: 孩子,就是家庭的一面“镜子”,“问题孩子”的背后往往有一个问题家庭教育模式的存在。
每一个熊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个不懂教育的家长!
遇上蛮不讲理的熊家长还算幸运的,有网友曝光自己曾被一个小男孩摸屁股,只是说了几句,家长上来就开始动手,还骂骂咧咧“摸你一下怎么了!”
一味的爱孩子,而没有任何边界,是溺爱,而溺爱,是最容易养出熊孩子的沃土。
孩子的是非观最直接的来源是父母,很多时候孩子只是为了适应家长的要求,以求避免惩罚或得到奖励——家长用正确的是非观念要求孩子子,他就行为良好;家长是非观念混乱,赏罚不明,纵容宠溺,熊家长自然养育熊孩子。
2、“他还是个孩子”这句话,是裹着蜜糖的砒霜
北京一家书店里,一个孩子骂店员的视频被疯转。事情起因是一个孩子在书店大声念英文,已经持续了一两个小时,期间,其他顾客都在安静地看书。
店员好心提醒念英文的男孩不要影响其他人,却遭到男孩指着鼻子怒斥“你管我?我抽你,信不信!投诉你!”
店员始终面带微笑:“你声音太大,打扰到其他顾客,所以请小声一点。”
男孩却说:“他们看什么书啊,他们有什么可看的,你哪只眼睛看到他们都在看书。”
男孩的母亲站在旁边,全程没有制止或者道歉,只是一个劲儿说:他还小,别跟他一般见识!
“他还是个孩子”这句话,在现实生活中,常常被父母拿来为犯错的熊孩子开脱。
你以为它是保护伞,其实是裹着蜜糖的砒霜,不是所有人都能无限容忍你的孩子,如果父母不好好规劝教育,早晚有一天社会会帮你教育。
3、养育好孩子是父母的责任和义务
有一则家长在广东省博物馆留言簿上提的建议引起了网友关注。
家长嫌博物馆管“太宽”,不让孩子吃东西,不让跑和跳,希望馆方多多改正,这位家长觉得遵守规则是压抑孩子的天性,阻碍孩子自由发展。
从小就没有遵守公共场合规则的习惯,那么他长大后,必然也是一个漠视规则的成人。
“熊孩子”犯错误不可怕,只要能正确的教育和引导,每一个“熊孩子”都会成为“好孩子”的。合格的父母会身体力行,及时的制止和纠错,用实际行动告诉孩子,什么是责任和担当,什么是规则意识。
在这个世界上,不管是性本善还是恶,都没有无缘无故的好孩子,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熊孩子,养育孩子是父母的责任,养育出一个好孩子更是父母的义务。
穷养富养,不如教养,教养是家庭传承给孩子最原始的灵魂,孩子生来是一张白纸,父母用心的引导,才能让孩子在符合社会规则的环境里无忧无虑成长,这也是父母能给孩子最珍贵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