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洪兰谈育儿脑心理
洪兰谈育儿脑心理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4,417
  • 关注人气:43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普通孩子也可以成为不平凡的人?家长一定要做到3点

(2021-07-02 09:51:38)
标签:

父母学堂

家庭教育

亲子教育

情感

杂谈

分类: 洪兰谈育儿脑心理

屠呦呦团队有新突破了!经过多年攻坚,终于在针对青蒿素在全球部分地区出现的“抗药性”方面取得了新突破,此突破不仅对“青蒿素抗药性”有了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案,并在“青蒿素治疗红斑狼疮等适应症”“传统中医药科研论著走出去”等方面取得新进展。

父母们一定会想,如此伟大的科学家年少时一定很优秀,肯定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吧?

然而,屠呦呦的老师和同学曾介绍,她读书时成绩平平,并没有表现出特别的学习天赋。宁波效实中学保留的屠呦呦读书时的成绩单里也是参差不齐,有90多分的,也有60多分的。

即便在获诺奖之前,屠呦呦也只是中药研究所的一个普通研究员,待遇不高,不为人所重视。

如此“平平无奇”的屠呦呦怎么华丽转身变成伟大的科学家的呢?我认为这与她的家庭教育息息相关。

从小的屠呦呦是个精神富足的孩子。诗经有云:“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屠呦呦的名字就出自这句话。

据说屠家顶楼那个摆满古籍的小阁间,既是屠濂规的书房,也是屠呦呦最爱的去处。平时父亲去看书时,屠呦呦也会坐在一旁,摆本书看。

重视教育的父亲不仅从小给了女儿完整的教育,更支持女儿去北大医学院读完了大学,屠呦呦曾表示:在那个年代,身为女孩在接受完高中教育后能上大学,自己很幸运。

慈爱的母亲总会在繁忙的求学生活中给爱吃香螺的屠呦呦做好腌香螺,捎给自己心爱的女儿。

开明的父亲,慈爱的母亲,给了屠呦呦丰足的精神世界,即使她读书时曾平平无奇,但有了努力的方向便可一头扎下去,为目标而努力。即使在诺奖之前她曾默默无闻,但她平凡而不平庸,凭借一腔热爱与韧劲,不羡名利,不慕繁华,终有一朝,一鸣惊人,横空出世。

有人说,精神丰富而饱满的孩子,有丰润的心灵,有纯粹的喜爱,有发自内心的真实,有朝气蓬勃的神气。能在不同的境遇里,焕发不同的光芒,照亮自己前行的路。

孩子成为精神富足的人呢?

1.艰苦朴素不等于一毛不拔

有些父母认为,如果想要让孩子学会艰苦朴素的优秀品质的话,那么不管孩子想要什么,只要他们觉得没必要就都不可以。

例如,孩子想去游乐场,但是父母觉得游乐场只是一个娱乐的地方,去不去都没有关系,不如把钱省下来给孩子买文具。但是从孩子的角度来说,游乐场是非常好玩的地方,如果连游乐场都不能去的话,孩子的童年就失去了好多乐趣。

2.物质满足不等于富养。

有些父母认为只要给孩子买他们想买的东西就算富养了,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如果一味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只会让孩子养成花钱大手大脚的坏习惯。孩子由于没有缺少过什么东西,所以容易变得自私,不会考虑别人的感受,也不懂得珍惜。

例如孩子不小心弄坏别人东西的时候,可能会说“不就是个玩具嘛,有什么了不起。”类似的话,而这样会让孩子被小伙伴讨厌。

3.明白孩子真正的需求。

如果想要培养一个三观正确的孩子的话,首先要了解孩子到底需要什么,并且尽力去满足。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相信父母们都不陌生,人的需求包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当孩子低层次的需求被满足后,自然会寻求更高层次的需求。如果需求一直不能得到满足,孩子可能会通过一些不正确的途径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所以父母需要与孩子进行深入的交流,了解孩子的内心需求,并且尽量满足或者疏导孩子。

有人说,心灵丰富而饱满的孩子,像一片肥沃的青草地,在那里,他遇见花的种子就能开出艳丽,他遇见草的种子就能长出繁茂,他遇见树的种子就能伸展枝叶,他遇见一个吃剩的果核也能创造一片丰收。

精神富足的孩子一定也是个不缺爱的孩子。他们眼里的世界都是善意的、积极的,他们生活的态度都是乐观的、向上的,他们活着的状态也是多彩的、浪漫的。

因为心灵的丰富,会给予他们更多的抚慰和智慧。他走过的路、读过的书都会藏在他的气质里,随时随地赐予他需要的力量和勇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