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孩子被嘲笑怎么办?介入和安抚都不对,睿智的家长懂得这样做

(2021-01-05 08:45:23)
标签:

父母学堂

家庭教育

亲子教育

情感

杂谈

分类: 洪兰谈育儿脑心理

绿山墙的安妮》这本书,讲述了一个从一开始超级自卑,到最后成长为一个超级正能量学霸姐姐的故事。

书里的主人公小安妮,因为自己的红头发和雀斑而自卑,但她想象力丰富,热爱生活,非常真诚,认真学习认真工作,同时又超级倔,有点儿小叛逆,安妮不断惹祸,不断成长,在生活的摸爬滚打中渐渐成为一个有担当、懂感恩、独立自主的女孩。

这本书是加拿大作家露西·莫德·蒙哥马利的一部描写儿童生活的小说,讲述了一对上了年纪的,住在绿山墙农舍的独身兄妹马修和玛丽拉,为了给患有心脏病的马修找个帮手而决定去孤儿院收养一个小男孩,却阴差阳错收养了一个满头红发、说起话来总是喋喋不休的女孩安妮,从而发生的一系列的故事。

作者在书中传递出来的生活智慧感染了无数的人,以至于这本书一经出版就成为畅销书,一年中再版了6次,成为了世界上公认的文学经典。尤其是面对书中玛丽拉和马修兄妹对“闯祸精”安妮悄无声息却强有力的教育,值得所有的家长学习。

01孩子被嘲笑,家长的安慰和介入必不可少

教育专家Janna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难免受到别人的嘲笑,不管是偶尔被取笑,还是长时间、经常性地受到周围人的嘲弄,虽然这些嘲笑大多是无恶意的,但是对孩子来说,却是一件非常苦恼的事。”

《绿山墙的安妮》里的安妮就经历了这样的痛苦。

在书中,安妮是一个天真热情,乐观豁达的可爱女孩。虽然身世凄凉,历尽苦难,却满脑子都是浪漫的想象。她有着一头红色的头发,瘦削的脸上布满了雀斑,为此,刚在绿山墙农舍安顿下来,就被住在隔壁的林德太太狠狠地嘲笑了一番。

面对嘲笑,她气得直接冲到林德太太面前,气鼓鼓地用脚使劲儿跺着地板,大喊着:“我恨你,我恨你,我恨你,你这个冷酷无情、粗鲁无礼的女人。”完全失去了该有的礼貌和尊重,让在场的玛丽拉十分尴尬,也让林德太太不知所措,十分生气,让原本愉快的下午茶尴尬收场。

在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不可避免别人的嘲笑,有些当作笑话,听听就好,也无伤大雅;但有些却可能成为标签,给我们带来一生的伤害。

拥有红头发的安妮,本来就对自己与众不同的发色感到不安,在孤儿院也时不时受到其他小朋友的排挤和嘲笑。当乐观的她在绿山墙这个新环境中准备开启自己崭新的生活时,林德太太的嘲笑无疑是一把尖锐的匕首,再次挑开了自己心里的伤疤,让她本能地梳理身上的“尖刺”,狠狠地回怼了林德太太。

孩子被嘲笑了,会本能地保护自己。美国著名心理医生兼儿童社交技能领域带头人凯西·科恩认为:“深受嘲笑困扰的孩子,即使是善意的嘲笑也会给他们造成很大的威胁。”

心理学家提醒父母,孩子在遭到嘲笑后,一般会有以下几种表现:

变得爱哭爱闹,爱发脾气,精神状态不佳;

经常抱怨身体不舒服,比如头疼、肚子疼、腿痛等;

经常弄丢东西,比如本子、橡皮擦等;

不喜欢和同学、小伙伴一起玩儿;

不愿意上学,成绩下降。

如果孩子出现以上情况,父母就得寻找一个合适的机会,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下,询问孩子相关的情况。耐心地倾听,等待他打开心扉,向我们吐露心声。

02帮助孩子区分嘲笑,善意还是恶意

很多父母知道孩子被嘲笑后,首先想到的就是安慰孩子,或者告诉孩子“你别理他!”但这句话,真的太空洞无力了。只会让孩子觉得,即使向你求助,你也给不了他任何的帮助。

在书中,林德太太走后,玛丽拉沉着脸走进安妮的房间,准备找安妮谈谈。但看到安妮趴在床上哭得那么伤心,一时之间又很心疼,毕竟自己小时候也受到过别人的嘲笑,被骂“黑黑的小东西”时那种伤心现在都还记得。

玛丽拉不自觉地放轻了自己的语气,安慰安妮的同时承认了林德太太做得不对,但也指出安妮的做法是错误的,并希望安妮能够去给林德太太道歉。

不过,安妮直接拒绝了玛丽拉提出的给林德太太道歉的事情,本以为会受到惩罚,没想到善良的玛丽拉却给安妮时间让她自己想清楚再做决定。这样的玛丽拉是安妮完全没有想到的,她以为会受到惩罚,毕竟林德太太可是玛丽拉的客人。

帮助孩子分析自己的行为,区分哪些是错误的,哪些是正确的,对被嘲笑的孩子来说十分重要,毕竟有些嘲笑只是善意的,孩子要学会区分判断。

一般来说,嘲笑可以被分为“取笑”、“恶作剧”、“背地里讲坏话”、“骂人”、“恶意中伤”等类型,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语言和行为进行区分。比如别人笑你傻,成绩不够好,就属于“取笑”;故意模仿被嘲笑者的语言动作等就是一种模仿,或许毫无恶意;骂别人“大笨蛋”、“四眼狗”等就是恶意的嘲笑了;再或者几个孩子在一起窃窃私语,说被嘲笑者的坏话;再或者故意说“他不洗澡”,“他就是爱打小报告”等就属于恶意的中伤……

帮助孩子分清被嘲笑的言行,就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对孩子进行不同的引导和帮助。如果只是善意的嘲笑,可以告诉孩子没有必要反应过度,比如动不动就大哭大闹、动手打人等,只需要轻松看待,若无其事,一笑了之,这样反而让对方感到无趣,自然就不会来嘲笑自己了。

如果孩子受到的是恶意的嘲笑,家长就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了,尽早帮助孩子建立起对自己客观而全面的认知。告诉孩子别人怎么看你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如何看你自己。

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两面镜子,我们给予孩子的评价,是帮助孩子建立自我认知最重要的来源和基础。

03 应对嘲笑有技巧

主人公安妮不愿意玛丽拉难堪,也感受到玛丽拉的善良和宽容,心里那道坎过不去,但也有不安在心里。于是,当马修悄悄地到阁楼上和安妮聊了几句后,安妮马上意识到自己确实应该去给林德太太道歉。

孩子的世界就是这样简单,当他们感受到温暖,所有的委屈也就不会放在心上。

安妮去给林德太太诚恳地道了歉,也获得了林德太太的谅解,甚至林德太太也为自己的行为道了歉,真诚地夸赞安妮的红头发与众不同。

帮助孩子认识到自己受到的嘲讽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就可以用相应的办法教孩子如何应对。但千万不要直接给孩子正确的做法,而是引导他自己想办法如何去解决。

具体来说,可以引导孩子这样去做:

第一、“冷处理”善意的嘲笑

当孩子面对的是善意的嘲笑,就可以引导孩子采用“冷处理”的办法,对这些善意的嘲笑一笑置之,让对方自讨没趣,闭上嘴。

第二、语言反击言语的挑衅

如果孩子在学校或者生活中遭遇到伙伴的言语挑衅,可以引导孩子适当地用语言去反击。比如直接问对方一个不相干的问题或者直接指出对方具体的错误等,在说的过程中不要反讽,也不要用攻击性的语言。

第三、用难看的表情震慑对方

面部表情传递着我们的喜怒哀乐,当孩子遭遇嘲笑,可以引导孩子使用生气、横眉恶像等难看的表情来震慑对方,让对方看到自己的情绪,也让对方知难而退,马上闭嘴。

第四、结交朋友,“抱团取暖”

如果这些都不管用,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结交朋友,“报团取暖”,和小伙伴一起上下学或者玩耍,避开那些喜欢嘲笑别人的小霸王。

孩子被嘲笑并不可怕,父母的安慰和介入也不一定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只有让孩子学会相关的应对技巧,巧妙地应对,才能让孩子拥有健康良好的伙伴关系,让孩子身心健康地成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